分享

传习录精讲:恢复心地本来的善

 愚人道缘 2019-09-04

《传习录》184

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曰:“请问如何?”

曰:“只是致知。”

曰:“如何致?”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

学:我读这一段,对“善便存,恶便去”这句话,有点疑问。对一般人来说,这么讲当然可以,但王阳明是非同一般的人,他这样讲,应该不是一般的意思。善不也是相吗?如果要去恶存善,岂不是着了相?

学:我理解,王阳明讲的善,其实是恰当,恰当的就是善。一般人把善和恶分成两个,但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所以他说存善去恶,只是恰当不恰当,不是在讲是非、好坏的分别。

学:王阳明讲“致良知”,说“知善知恶是良知”,又说“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不就是有善有恶吗?善恶明明是分开的,怎么能说是一个呢?“良”这个字,讲的肯定是好的、对的。善应该是对着恶讲的,否则善怎么能立呢?

学:我听程老师讲《心经》时说过,心是真实存在,所以本来就是善,我当时听了有点懵。现在看王阳明,有点明白了,讲善和恶,是相对说的。但本心不是相对的,这才是真正的善。所以王阳明讲的善,是心,不是外在的事物。为善去恶,应该是回归于本心。

程:对,遇到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好。理不辨不明,讨论是为了相互启发,把问题讲透。

看来大家对如何理解“善”,还有问题。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善有外说和内说之别。外说就是一般的说法,也是有相的说法,这是讲事物的善恶;内说则是讲心的状态,不在有相上说,不在事物上说,而在是否自觉、是否圆满上说。外说与内说用的是同样的概念,但意思却完全不同,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讲善恶,如果不作内外分别,就会混为一谈,讲不清楚。

王阳明说的善,是良知,这是在心上说的,属于内说。他讲的是心所处的状态,是心的境界。心在什么情况下才是善的呢?在本来无欲、纯净无物、清晰明辨的状态,这个时候无偏无倚,无欲无取,无遮无染,所以是善的。

善就是完全、完美、完善。完全而无欠缺,这就是善。心本来就是完全的,无所欠缺,但是一旦对物生欲,向外追求,有所偏执,心就处于不完善的状态了。因为你取了这边,就失了那边。所以外求必偏,偏就偏失。心有偏失,这就是恶。所以“恶”字从心,“亚”是偏的意思,心处于亚的状态,就失去善了。不全则偏,失善即恶。

我们看王阳明这段话,他的意思是说,良知就是善。什么是良知呢?就是本来的、完全的、光明的知,这就是我本来的觉知。这个知是什么都知的,在知上是完全的,是一点都没有缺失的。因此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我们内心不管着了什么,生了什么,有了什么,自己都知道,这就是良知。这个知是完善的,是没有遮蔽的。但是一旦着上了什么东西,就可能把这个知给昧了,然后用某种标准来给事物定是非善恶,这时的善恶就有私心了,就不是王阳明讲的良知的善了。

人心本来即知,因此对心上的一切皆知,对心中的每一动皆知,而我的心动在何处,为什么动心,自己心里也都知道。这是什么?这是天良。天良就是良知。但是如果有了欲望,为了利益,我们就会给自己的欲望找理由,把这个欲望合理化,把竞争对手妖魔化,于是心中的善恶标准就改变了,变成了以一己私利立善恶。于是天良就泯灭了。

我们最初的心,天赋予我的心,具有天良的心,是本来就善的。但是这个心没有为私欲立善恶,因此也就没有善恶。但我们生活在世间,不可能没有利益需求,于是会因为自己的利益需求而产生善恶观——凡是有利于我的就是善的,不利于我的就是恶的。可想而知,这样的善恶是立在私利上的。如此立善恶,就会遮蔽自己本来的天良。因此从天良来说,持这样的善恶观,这就是恶。

由此可知,一个人总是口称善恶,总是以善恶标准来评判别人,这正是恶的表现;而一个人不说他人善恶,遇事总是反思自己,看看自己的发心是否有不善之处,这就是善。

所以这是两种善恶,不可混为一谈。一种是立在私利上的善恶,一种是立在天良上的善恶。王阳明讲的致良知,是立在天良上的善恶。这样的善恶,可以知道立在私利上的善恶,因为天良在本来;而立在私利上的善恶,不知道立在天良上的善恶,因为私利在后来。本来当然知道后来,而后来却不知道本来。所以良知不容易得到,须致而得之,这就是王阳明讲“致良知”的原因。

人有私利心,并不奇怪,因为人人都有利益需求。但是后来的东西再多,本来也还在,它只是被掩盖了。这个掩盖本心的东西就叫恶。可虽然有了恶,天良却是丢不掉的,所以再恶的人也有天良。一个作贼的人,你说他是贼,他也不高兴。所以天良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天良,都可以发明本心的善,都可以致良知。

怎么致良知呢?慢慢把掩盖本心的东西去掉,让天良显露出来,这就是格物。所以“格物致知”不是向外致知,不是要致外在事物之知,而是在心上致知,是格去心中之物,致本具天良之知。

王阳明把“格物致知”改成了“致良知”,就把方向正过来了。原先他以为“格物致知”是向外在的事物求道理,找规律,于是他就去格竹子。最后他终于觉悟了,转向内心格物致知,才知道我的自心本来就是善的,本来就是虚灵不昧的,只要能去掉本心上面的遮蔽物,本心的光明自然就恢复了,良知自然就呈现了。所以王阳明讲致良知,就是要恢复本来。

这个“庚辰”指的是庚辰年,这段话应该是王阳明的学生陈九川所记。他说:“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他说的“头脑”就是我们说的“要领”。他感觉自己有点得要领了,但还是不太透,说明他还没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王阳明说:“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直接点出来,说他还在外面找天理,这就是“理障”。因为天理就是本心,不能把心与理分开,这就是王阳明说“心即理”的意思。但怎么才能体会“心即理”呢?王阳明接着告诉他:“此间有个诀窍。”

他问王阳明这个诀窍是什么,“请问如何”?王阳明说:“只是致知。”他又问:“如何致?”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这是直接指示他的本心,本心所知,就是良知所在,所以“更瞒他一些不得”。直接指示何为良知。

然后王阳明又说:“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这就是致知良的方法。王阳明讲了良知,接着就讲如何致良知。如何致呢?“只要不欺他”,就是不要用私欲、私念、私意去遮盖他,不要在他之上再增加什么东西,不要强加给他什么解释。一切依他,不动私欲,就可以“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自然“善便存,恶便去”。因为本心不动而知,这就是善在;而不动私意,无物蔽心,这就是恶去。

所以王阳明说:“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这是王阳明的真实讲解。只要真的这样做了,自然就“稳当快乐”了,也就不用再去寻个“稳当快乐”了。这就是“格物”的诀窍,是“致知”的实功。

“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王阳明说的很实在。格物就要这样格,这才是格物的“真机”,也就是格物的下手处。如果理解错了,找到别的地方去了,那就总是不得要领,结果也就“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这句话是王阳明自己的真实体会,他一点没有隐瞒,全部端给别人。他说自己开始也以为只凭本心可能还不够,“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但是“精细看”,即仔细体会,“无些小欠阙”,没有一点欠缺,无欠阙即善。所以欲求“稳当快乐”,致良知就够了。

学:王阳明讲致良知,但什么是知呢?

程:知就是心。心是无形无像的,看不见,但是一说知,我就可以体会到。为什么可以体会到?因为知是心的功能。所以讲心其实就是讲知,讲知也是在讲心。

王阳明很务实,如果讲心,心又见不到,就成了一个概念,讲一堆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而讲知就落到实处了,就可以体会到了。我们常说“知道不知道”,就是在知上说的。

王阳明讲知,加了一个“良”字,成为“致良知”,讲得就更好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知,一般讲知,就是一般的知,没有深度,但是“良知”就不同了,就与一般的知相区别了,成了本来的知。而这样的知不容易得到,所以再加一个“致”字,成为“致良知”,表示即使是本来的知,也必须追求才可以达至。

学:我查了一下,“致”有追求的意思,还有送的意思,然后才能达到。我理解,“致良知”也是“知行合一”,就是一定要行,才能达到良知。但是我有一个疑问: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说明他已经达到良知了,是不是可以改成“至良知”呢?

程:“致”又是追求,又是达到。“至”是达到,没有反文旁;“致”带反文旁,是追求的意思。如果是“至良知”,就已经到了,不用再追求了。王阳明为什么不用“至良知”,而用“致良知”呢?因为没有所谓的到,所以用“至”不对。

良知虽在,但是因为人心不定,时时在动,生生不息,所以要时时致,时时追求,一刻不致,心就跑了。因此“致良知”的这个“致”字有深意,表示要不断地行,不行就没有了,所以不能一至即止,从此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地行,时时行,这才是道。所以“致”就是行,“致良知”就是行于道。

人不可能没有私欲,时时有欲,时时有各种各样的念头,所以时时都要致良知。每一念生起,都要致良知。“致良知”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意识,不是追求到了就没事了,而是要永远不停地追求,时时刻刻地追求。所以王阳明用“致”而不用“至”,道理是很深刻的。

“致良知”就是提醒我们:不管你在想什么,心里一定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想;在你心动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动的是什么。觉到自己心里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就不知道自己。

其实人在心动的时候,心里都有东西,但是心里的东西很难察觉。王阳明讲致良知,就是要你知道自己心里有什么,不断地发现它,然后把它去掉,最后恢复到本来什么都没有的真纯之心。

所以致良知就是体察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有力量。

我们的心,本来是最有力量的。但是心里着了东西,就把心的力量拘束在那个东西上了。这一点大家可以体会。

当你觉得心里苦的时候,是什么让你苦?其实就是自己的一个想法。你的心一旦被拘束在一个想法里,什么光明都没有了。

心是一个光源,你把光源禁闭在一个屋子里,光就没有了。把屋子门窗一打开,光芒立刻就发散出来。王阳明最后说:“吾心光明,亦复何言。”没有东西再能遮蔽心的光明了,还讲什么?什么都不用讲了,这就是“致良知”。


作者程东:现代心学创立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潭柘书院大先生。出版《真性论》《明心讲谈》《觉自在》《金刚经谛鉴》《坛经谛义》《心经揭谛》《传习录精讲》《解老子第一章》等专著。

现代心学:是立心为学、认识自己的学问。我是真实存在,我的存在是可以认识的。现代心学是一门新学,通过理解与实证的方式,开启心门,把握规律,悟证本来,解决自我认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破解大惑,真正自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