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营气,是指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是气的一种。 《黄帝·内经》中有《营气》篇。“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讲的是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由精华部分所化生的为营气,并进入脉中运行全身。营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中医所说的营气,一是指脉中之气,与脉外之卫气相对应,卫属阳,营属阴,故又称之为营阴。二是指来源于水谷的富有营养的气,在脉中化赤为血,故又常称之为“营血”。 中医认为“营气”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注于脉中,化生血液。《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二是营气可以营养全身。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是全身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