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 3 × 2 = 6.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和 相同加数的个数 相同加数 和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3 × 2 = 6 因数 乘号 因数 等号 积 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 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 求4个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 用 几×几. 如:2和4相乘 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如:2个8相乘 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 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12、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或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6、 角: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7、★画直角的方法: ①画一个点 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1个三角形中只有1个直角或者只有1个钝角。七巧板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上都有24个直角。
第五单元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七单元 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如:有12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4份,也就是12里面有4个3。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12÷4=3中12是被除数,÷是除号,4是除数,3是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有关0的除法。 1)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2)0不能做除数。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第八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量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本单元主要是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在可能性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第九单元 混合运算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两个:在算式里有加(减)法,先算乘法;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教学重点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并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十单元 总复习 复习共分为九个部分: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解决 一、“倍”数问题 解题思路:1.如果在问题中只出现“倍”这个字,要明确解此题要么用乘法,要么用除法。 看最后的问题,求小数用除法,求大数用乘法。 2.如果一个题中有“倍”这个字并且最后的问题中出现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或者一共这几个字,那么这种题要分两步来做。 比谁多,比谁少的问题第二步用减法 一共或者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第二步用加法。 一:⑴ 有黄花37朵,红花是黄花的2倍。红花有几朵?两种花一共有几朵? ⑵ 新华书店下午卖出小人书24本,是上午卖出的4倍。 ① 上午卖出小人书多少本? ② 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小人书多少本? 二、几个几的问题 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问法 例1. 3个5是多少,这时候可采取画图法并判断出此题是求大数用乘法 例2. 42里面有几个6? 这种题是求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也就是求较小的数,用除法
三、平均分的问题 .“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例1 看图6-9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分析 这是一个平均分的问题,根据题意和我们学过的除法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方法是把24个乒乓球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的个数; 第二种方法是把24个乒乓球按6个为一堆,,求它的堆数。 解 24÷4 = 6(个) 24÷6 = 4(堆) 例2 学校买来15个皮球,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几个? 分析 此题要分的数是15,要分的份数是3份,可用除法计算。 解 15÷3 = 5(个) 习题1.填空: ⑴ 母鸡捉到20条虫,分给5只小鸡吃,平均每只小鸡吃( )条;如果分给4只小鸡吃,平均每只小鸡吃( )条? ⑵“30÷5 = 6”表示把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__。 “30÷6 = 5”表示把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__。 2.写出4个商是6的除法算式: ( )÷( )=6 ( )÷( )= 6 ( )÷( )=6; ( )÷( )= 6 3.用下面每组里的3个数,分别写出2个乘法算式和2 个除法算式。 ⑴ 3、12、4; ⑵ 20、4、5。 4.从20里每次减去4,要减几次才能减完? 余数的妙用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余数要比除数小; 3.会解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例1 如图1-1。把14个乒乓球平均分给三个班,每班分得几个?还余下几个? 解 14÷3 = 4······2 每班分得4个还余2个。 例2 下面三个竖式,哪个对? 哪个不对?为什么不对? 解 第一个竖式不对,它的余数8比除数5还大,还可商1,即商应为8; 第二个竖式也不对,因商和除数的积不能大于被除数; 第三个竖式是对的,余数3小于除数5。 说明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时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是: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例2今天是星期三,再过20天是星期几? 解 今天是星期三,因为一个星期有7天,以星期一为星期的第一天计算,因已经过了3天。所以有 (20+3)÷7 = 3余2 即再过20天是星期二。 例3 把4、7、18、2四个数填入括号中。 ( )÷( )= ( )余( ) 分析 第一个括号是被除数,它必须填最大的一个数18。其次,除数比余数要大,因此,第二个括号中的数必须比最后一个括号中的数要大,但是7×4大于18,所以最后一个括号中只能填数4。即题中式子填数如下: ( 18 )÷( 7 ) = ( 2 )余( 4 ) 1.正确理解余数的性质,是正确解决有关余数问题的关键。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习题精选]1看图填数。⑴ 11÷3 = ______( 根 )……______( 根 )⑵ 14÷4 = ______( 份 )……______( 个 ) 14÷3 =______( 个 )……______( 个 )
1.下面各题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过来。 ⑴ 38÷5 = 6……8 49÷6 = 7……7 49÷8 = 5……9 33÷4 = 8……1 17÷3 = 5…… 3.( )里最大能填几? ( )×8<55 ( )×5<19 ( )×7<33 (3) ( )×9<62 ( )×6<50 ( )×4<14 4.55除以7,商几余几?除以8呢?除以9呢? 被4除没有余数的:________________ 被9除没有余数的:________________ 10.在机场上停着20架飞机,准备每3架编为一组起飞,可以编成几组?还声几架? 11.⑴ 把16张风景画片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⑵ 把16张风景画片分给同学,每人分得5张,可以分给几个同学?还剩几张? 12.有30千克水果糖,每盒装4千克,剩下的装在纸袋里,纸袋里装多少千克糖? 13.一个星期有7天,十月份有31天,十月份里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15. 学校开会庆“六一”,有9面彩旗,平均插在会场两边,每边插几面?还剩几面?
复习提纲 7、装橘子。 2)如果每篮装9个,需要几个篮子?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39-40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带领学生回顾8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对口令练习。 2.第2题“对卡片、说口诀”的游戏。 3.请学生自主计算。 8×3 1×8 8×4 6×8 7×8 8×2 8×8 5×8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 5.第5题是综合运用6、7、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在单位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每天工作多少小时么? 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你能算一算爸爸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妈妈每天工作7小时,你能算一算妈妈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我们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小时,你能算一算每周在校学习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6.第7题是填乘法算式中未知因数的问题。这些题目是用乘法口诀进行逆向思考。 7.第8题是一道乘法综合应用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图提供的素材来解决多个实际问题,练习内容有乘法、有加法、有开放性问题,第(1)(2)小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小题要灵活处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二、总结。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 课后反思:
课时7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25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正确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学生尽情猜想,自由回答。) 二、新授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学生仔细观察教材40页的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画内容编儿歌。 3、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4、你们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5、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 6、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7、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课后反思:
课时8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26 教学内容:自主练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凯蒂又来跟同学们学艺了。她在学什么呀? 学生观察信息窗4,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图画的内容。 二、新课 1、师:哎呀,小朋友的剪纸可真漂亮呀。一个小朋友想考考我们,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找一找,他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图画中的问题: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红灯笼? 2、师:老师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直接列出算式,有的学生可 能推算出得数,如1串有9个灯笼,2串有18个灯笼…) 3、教师根据学生的推想列一个表,让学生自己填表。 4、师:你们能根据求出的得数编出9的乘法口诀? 独立编9的乘法口诀。并且熟记口诀。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根据图画内容提出其他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桌上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墙上有多少个幸运星?) (2)独立列出算式。小组讨论:用哪一句口诀。 6、师:同学们提出那么多问题,真是太棒了。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桌上一共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还有哪个算式可以用“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 7、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乘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你们能猜想出乘法竖式怎样列吗?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猜想乘法的竖式的写法。 (2)讨论完后,集体交流。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乘法的竖式及各部分名称。 (4)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可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让教师给予解答。 三、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作业设计:背诵有关九的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
课时9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 案序:27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口算 开火车口算。 二、自主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把口诀填完整。用卡片出示题目。 学生用抢答的形式完成此题,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要给予表扬鼓励。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出示题目。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并用乘法意义解释。然后进行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1)师:9的口诀怎样记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 (2)学生探索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口诀。最后总结出自己最喜欢的记忆口诀的方法。 4、完成自主练习的第6题。教师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个购物角。 (1)学生拿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购物活动。 (2)购完物后,先独立解决第1小题,列出算式。 (3)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第2小题。 “聪明小屋”是一道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用连线的形式,找出搭配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加深体验合理的思维方法。 作业设计: 整理一至九的口诀;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背1——9的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
回顾与整理 案序:28 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对口诀。仔细看好了,老师拿的是什么数字,它们可以组成什么口诀?(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 1、学生抢答这两个数字组成的口诀; 2、师生游戏进行4-5轮 3、同桌玩游戏。 二、回顾整理 1、整理口诀表 师: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学过的口诀吧!(出示小黑板) (1)学生独立完成口诀表。 (2)班级内交流:指名将口诀贴到合适的表格当中,进行整理。 (3)检查整理正误。 (4)齐读口诀表。 2、寻找规律 师:仔细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参与。 (2)班级内交流。学生可能发现:几的口诀就有几句;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都得9…… 3、记忆口诀 师:这么多的口诀,你想怎样记忆?学生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数学儿歌 (1)1个 6个角,2个 个()个角,3个…… (2)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 )条腿,3只……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四、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及以1——9的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吗 案序:29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开火车口算。 二、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第1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你们知道这些球分别该往哪个球门踢吗?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班级集体校对。 (3)让学生说说这些球还可以踢进哪些球门? 2、综合练习第2题。 (1)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 (2)在小组内交流。 (3)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3、综合练习第3题。 (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 (2)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说说解题的过程。 4、综合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弄清题意,再填表;小组交流,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5、综合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人板演;集体纠正。 三、我学会了吗 1、师:仔细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货架上有多少支中性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指名回答,说说计算过程。 4、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5、班级内进行交流。 四、丰收园: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用多种方法背1——9乘法口诀 |
|
来自: 风清云淡bpqx1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