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日记: 易经第二十三讲:豫卦

 莫为天下先 2019-09-06

这一讲我们讨论易经的第十六卦——雷地豫卦。

豫:利建侯行师。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1. 释卦名

关于豫卦之“豫”,历来易家皆释作逸豫、安乐,这不能说是不对,但这只是豫卦的延伸义,而并非豫卦本义。

《说文解字》:象之大者曰豫。豫字的本义是一种已经灭绝的远古象科动物,类似于猛犸象(或者就是?猛犸象不同于现存的象,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寒带地区的象类,最后一批大约灭绝于公元前2000年),它的体型高大,所以说是象之大者。

《老子》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这里的豫即是大象,因其体型巨大,冬天涉冰过河时要极其小心,生怕一不留神就把冰层踩塌了。而犹则是另一种犬科动物,以生性胆小闻名,稍微有动静,它就躲起来或跑掉了。后来这两者组成了词语,我们叫作“犹豫”。

老子的“豫兮,若冬涉川”是对豫卦最好的解释!还有一句是《诗经·小雅》“小旻”篇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看到这里,大家大约会疑惑,为什么前儒皆固执的认为豫卦是安乐之卦,哪里有安乐?明明是战战兢兢的危惧之卦。

我们看豫卦卦象,上震为足,下坤为水为阴,亦有深渊与冰之象,坤卦初六“履霜坚冰”即此。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人在冰上走(豫兮若冬涉川,如履薄冰),或者说是临于深渊(如临深渊),是一不小心就要跌落下去的,根本不可能有安逸之想。

如上图所示,右侧的谦卦我们说是裒多益寡,九三阳爻要上升而上面的阴爻要下降,这样变动的结果,就变成了左侧的豫卦。

豫字后来的引申义成为了大,进一步变作了安乐、逸豫,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的豫卦卦象上来的。

谦卦345爻成震为龙,456爻为坤为地,这是地下之龙向上升,将要出地面而还没有出地面之时,于节气好比是立春雨水之时。而豫卦则上卦为震为龙,下卦为坤为地,这是龙出现在了地面之上,豫卦卦象对应的即是乾卦之九二——见龙在田。

你想呀,在黑暗沉闷的地下等待了那么久,如今一下子出到到地面上来,在春风里见到了充满阳光的天下世界,当然会有快乐之感。

一边是惊惧小心,一边却又是舒心快乐,有些人会说,这不是精神分裂吗?到底应该听谁的呢?豫卦和豫字本义是惊惧小心的,所以这个卦称之为“豫”;但是一旦卦象画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天然的带有了见龙在田的意味,于是豫字又衍生出了快乐、安逸的意思。就是这么分裂。

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就不会出现分裂了,大家根据现实情况,灵活的选择最恰当的一种即可。

2. 豫卦卦辞

卦辞:利建侯行师。

这句卦辞分两个意思,“利建侯”与“利行师”。

先说利建侯。

我们在第九讲屯卦的时候讨论过利建侯的问题,建侯的本义是树立一个布制的靶标,然后拉弓射箭,以取得在群众中的威信。侯即射箭用的布制靶标。

豫卦上卦为震为足为动,故有“建”象;下卦为坤为布,而345爻为坎为箭矢,所以有建侯之象。

再说利行师。

师者,众也,下坤为众;行者,足也,上震为足。故曰行师。

我们在上一讲中说谦卦是武王伐纣之卦,那么接下来的豫卦呢,则是周公东征之卦。武王伐纣大家都比较熟悉,周公东征或有耳闻,想必熟悉的人就少一些,但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以说周灭商是经过了两次战争,一次是武王伐纣,一次便是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亦即周公东征。

《史记·周本纪》中对于周公东征是这样记载的:

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其时成王年少,就好比是豫卦之六五,以阴而居王位。周公摄政当国,就好比是九四爻,以阳履柔,受信于天下,是权臣之象。管叔蔡叔和武庚则是地方分封之诸侯,于位居三,因是作乱之群小,故以阴居之,即六三。

利建侯行师,即周公树立威信,率师东征,剿除叛乱。

占得此卦者,当念豫之小心谨慎之义,不可麻痹大意,宜建树威信,及时剿除不轨。

3. 豫卦象辞。

象辞: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豫卦上震雷而下坤地,故有雷出地上之象。奋是形容现龙在田的那种新鲜兴奋。

豫卦上震为作,下坤为乐,乐即礼乐之乐,礼实而乐虚;上震下坤,故称作乐。

豫卦234爻为艮,艮为山,故有崇象;345爻为坎,坎为心实,为德;故称崇德。

春天河开而獭祭鱼,古时的人们也在开春之时郊天祭祖,豫卦上震下坤,好比是地上安放一钵盂,这是祭祀社稷(土谷之神)的仪式。陆游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即是形容这种场景。

殷荐之上帝,即备殷勤恭谨之心而祭祀上天。以配祖考,配是配祀,即在祭祀上天的同时也要祭祀祖宗。

传说中的周公制礼作乐,概是取诸豫卦。

4. 豫卦爻辞

(1) 初六:鸣豫,凶。

初六爻变,则下卦成震,震为雷,雷有声,故曰鸣。

“鸣豫,凶”是指爻变则凶,即要贞定无为。

初六以阴居初,正应于九四,当周公东征之时,初六之下民应该心向周公,而不应该受到六三的蛊惑。初六爻变,则成阳,便与六三相合,不与九四相应了。此所谓鸣豫之凶。

初六爻之下民不动,则管蔡无所得其民,这就保持了社会的安定,便是对周公最大的支持了。如果初六之民轻举妄动,随着管蔡一起造反,那么终将遭到灾害,故曰凶。

占得此爻者,当贞定不动,静观时变。

(2)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蒋先生,名中正,字介石,他的名字即是取自豫卦之六二爻。

介于石:介字旧说是坚硬之意,于是前儒把“介于石”解释为比石头还要坚硬。尚秉和先生认为介于石即触于石,碰到石头上。这些说法都欠妥当。

罗振玉在《增订殷墟书契考订》中,认为介字“象人着介(甲)形”,介即甲胄也,此说是对的。

六二爻变,则234爻成离,离为刀兵,且离内柔而外坚,亦有甲胄之象。

艮为山,有石象。介于石,是指变艮石而为离介,即“介”变自于“石”。这就是一个对爻变的一般描述,并没有所谓比石头还坚硬的意思。(蒋先生的爸爸: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觉得有比石头还坚硬的意思,OK ?)

不终日:不终日描述的意思与介于石相同。豫卦234爻为艮,艮为止为终。六二爻变,艮象消失,故曰不终。六二爻变,则234爻成离,离为日。不终日即变艮终则卦象成离日。

贞吉:即贞定则吉,六二居中履正,是士绅阶层,变则下卦成坎,为寇盗,是欲与管蔡共同作乱之象,所以会有灾祸。如果不动,不与管蔡同流,而是安定待时,等周公平定管蔡,自当会有封赏褒奖,故曰贞吉。

占得此爻者,当可守正道,贞定待时,不可希图侥幸。

(3) 六三:盱豫,迟有悔。

盱(xu)是睁大眼睛看的意思,在此处并无睁大眼睛之象,故当为讹字。我的推测,盱当为訏或吁字的讹写。

另有一个证据,1977年出土的阜阳汉简本易经,在此处的写法为“歌豫”。虽然歌字与盱字古音相近,但歌字显然更合于卦象。六三爻变,则345爻成兑为口,故有訏、吁、歌之象,唯独没有盱象。大家知道“盱豫”是爻变为兑即可。

盱豫,迟有悔:是说六三要赶紧作出改变,好比告诫管叔蔡叔要立刻悬崖勒马,否则周公东征,将会将他们消灭。即立刻改弦易辙,迟则有悔。

占得此爻者,此途不通,须要即时调整策略。

(4) 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由豫:由者,行也,上卦为震,震为足,故有行由之象。

大有得:阳大阴小,九四为阳,故曰大。大有得者,九四作为豫卦唯一的阳爻,好比是成王年少时摄政的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上下众阴皆归心于此阳爻,故曰有得,即大有得。

勿疑:345爻成坎,坎为心为疑,九四爻变,则坎疑之象消失,故曰勿疑。

朋盍簪:盍者合也。簪应是撍(zen)的假借字,意为迅速。九四爻变,则变卦成坤,坤卦卦辞曰“西南得朋”,故有朋象。朋盍簪者,同道之人集合迅速也,即登高一呼,则天下云集响应。

杜甫诗《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这里面的“盍簪喧枥马”,即用以比喻友朋,来自此爻。想来还是学易好,不学易,老杜这么好的诗亦读不懂,岂不可惜。

占得此爻者,得众友人之帮助,所行无不利。

(5) 六五:贞疾,恒不死。

贞吉:疾字的甲骨文,是一个人中了一箭,即中箭为疾。345爻为坎为箭矢,故有疾象。

贞是贞定,即爻不变,六五爻不变则有坎疾之像,故曰贞吉。

恒不死:恒者,常也,六五以阴居刚,是不当位,故不恒,变则以阳居刚,是当位,此为恒常之义。不死者,是说六五变则上卦成兑,为口为悦,故虽中箭而不死。

这是九四之权臣在位,君主受到威胁。白居易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周公作为权臣当然没有问题,但依然会流言四起,人们都以为他会取成王而代之。但若换作王莽鳌拜,那在六五之位的君主就危险了。

所以,六五要有心疾之患,要像成王和少年康熙一样赶紧长大或作出改变,避免九四之权臣威胁到自己,如此即是恒不死。

占得此爻者,注意在下之人,须及时的果断处置之。

(6)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冥豫:冥者,暗也,上六以阴居柔,本即阴暗之爻,冥豫即此爻不变。上六爻变则上卦为离为日,所以不变则没有日,故以冥形容之。

成有渝:看甲骨文,成字有刀兵之形,上六爻变,则上卦成离,为刀兵,故曰成。渝即变,有渝即此爻有变。成有渝是倒装句,应该是“有渝成”,即上六爻变则有离成之象。

无咎:上六处后宫之位,九四权臣当道之时,不宜有为,安静度日则无咎。如果欲有所变动,则凶。此处无咎当是指冥豫,而不是成有渝。

占得此爻者,宜无为而待时。

豫卦到这里就讨论结束了,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交流,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