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学校的教育方式 1. 传递儿童和童年这一重要概念,使人们了解儿童具有无限潜力和能力。 2. 在教育实践中推广和施行同理心的教育,特别注重通过推广创意团队来培养孩子对自身创造性的信心。3.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文化,提高其对团队合作价值的认同,增强教师对与儿童及其家庭建立有意义的关系的意识。4. 注重有关儿童知识构建和思维过程的研究、观察、理解和记录的价值。 5. 在教育和童年文化方面,通过开展教育对话、会议、专业发展课程等活动分享学校的最佳做法。河滨学校的关键阶段架构 河滨学校相信“我可以”(I Can),校长从设计师变身教育工作者,在校舍和课程安排等方面,能处处发现设计的印记。Kiran Bir Sethi 女士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潜力和学习方式,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公民意识,鼓励孩子从社会问题出发,模糊生活和学校的界限。 只有走出学校,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孩子才能亲身获取知识和体验。 依照不同年龄的学习风格和偏好,河滨学校将学龄分成三个关键阶段(Key Stages,简称KS): 第一关键阶段—知能(Aware)(幼儿园到二年级):这个阶段注重让孩子“觉察”周遭环境,当中的人、事、时、地、物,并且让孩子开始发展了解复杂问题的框架,“看见改变的起点”(See the change)。
第二关键阶段—启能(Enable)(三年级到七年级):这个阶段注重于让孩子“启能”,开展经验、与人接触并且归纳结论,“成为改变的一份子”(Be the change)。 第三关键阶段—赋能(Empower)(八年级到十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是成熟的学习者。此时注重“赋权”给孩子,让他们使用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主动引导世界的改变”(Lead the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