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彝族分白彝和黑彝吗?为什么?

 广州玉 2019-09-08

先简要回答一下问题:

黑彝属于彝族社会中吐司以下最高阶级,白彝次之。这两个阶层存在一些共同的祖源,这两个阶层基本上是封闭的,不和其他阶层通婚,其他低阶家族也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晋升这两个阶层。

凉山彝族后期奴隶社会全体成员被严格地划分为“兹莫”、“诺合”、“曲伙”、“阿加”、“呷西”各个等级。

兹莫

“兹莫”汉语称“土司”,土司以外还有小土司叫土目、土舍,约占总人口的 0.1%。元代开始接受封建王朝的封官职位,成为最高统治者。

“诺”称诺伙,汉语称“黑彝”,约占总人口的 7%。依靠严密的父系氏族或家族血缘联系,摆脱土司控制的黑彝是凉山彝族社会享有完全权利的统治者,其社会地位与政治 地位低于土司。他们十分注重所谓血统纯洁,保持严格的等级内婚,如果黑彝妇女与低下等级男子发 生婚外性关系,被发现后双方必须处死。习惯法维护他们的贵族地位,不允许被他人掠占为奴。

“曲” 称“曲伙”,汉语称“白彝”,约占总人口的 83%(白彝 50%、阿加 33%),是被统治等级。曲伙居住在奴隶 主的管辖区内,一般不能随便迁徙,奴隶主可将其赠送、转让,甚至可将他们作为赔偿冤家械斗中的“命价”或“赌注”押给另一黑彝,但一般不能将他们任意杀害和买卖。他们有独立的经济生活,占有平 均数量的土地和少数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他们在处理自己的财产时要受到黑彝奴隶主的一定限制,遗产可由儿子继承,不过绝嗣遗产归家支,有的则归其主子。有自己的白彝家支。部分曲诺占有较多的土地和牛羊,并占有几户或几个呷西的,能把对奴隶主的负担转嫁到所占呷西的身上,有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生活较为富裕,甚至有少数人成为奴隶主。“格吉”也叫“独立白彝”,例如甘洛“沙呷”、“尔吉”既不归土司管也不归黑彝管,没有主子,不交贡赋也不服劳役。

阿加

“阿加”意为奴隶主门里门 外的人,占总人口的 10%。由于来源不同,因此又有彝根和汉根(掠夺来的汉族)阿加之分。个别阿加与其所属的呷西来说,阿加是主子,呷西是娃子,这形成个别阿加既是娃子又是主子,表现出一种复杂 的等级占有关系。

呷西

“呷西”等级,一般叫锅庄娃子,处在凉山彝族社会的最底层。三道娃子意为买卖了 三次的奴隶。

彝族的来源

隋唐以来的乌蛮和白蛮是形成彝语支民族的主要族体。彝族自称“诺苏”,包括黑彝和白彝也主要来源于乌蛮和白蛮。

元明时期云南和贵州逐渐向封建社会领主制过渡。而凉山彝区则在奴隶制社会原有基础上重新洗牌,部分“诺苏”家支在自己地盘上赶走土司并取代土司统治, 成为新生贵族统治者“黑彝”,其人口比例:黑彝占总户数的 6.9%;被统治者百姓(包括曲诺、曲伙即白彝阶层)占总户数的 83% 。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将其画图比较如下:交汇图中间横线阴影部分表示黑 彝家支,同称为“诺苏”的凉山彝族包括了“诺”和“曲”两大支系,两大支系除了少数黑彝家支外,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属于被统治的家支阶层。

总结历史资料,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从早期五个等级过渡到晚期奴隶社会四个等级即兹莫、诺合、曲伙、 呷西。凉山彝族家谱所反映的等级分化和民间传说的情况说明自称“诺苏”的部分家支上升为黑彝贵族,成为凉山事实上的统治者。他们与原来的白彝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根据种种历史资料 推测,黑彝和白彝等级的分化年代约在元末明初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