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贺山 有网友问,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是不是太短了。关于仓颉造字的时间问题,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一】时代背景: 黄帝时代是一个经历过长时间战争创伤的年代,百废待兴,黄帝已在阪泉附近建立皇城,采铜首阳山,仓颉临危受命造字,有一种使命感,迫切感,他已感到肩上的担子之沉重,偌大使命不容他慢慢从容造字,因为黄帝急等着使用文字,国家也需要使用文字,他深知,尽快造出文字,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将意味着什么,尽快使人民安定、团结、富裕,尽快迈进文明的门槛。 【二】仓颉、沮诵是黄帝的左膀右臂。 他们的社会经验相当丰富,常年跟随黄帝南征北战,是经风雨,见世面的谋士,胸滔大略,运筹帷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人事,有洞察力,对未来,有预见性。黄帝让他们二位造字,本身就是相信他们的能力,信任他们能完成此项重任,果然仓颉和沮诵没有辜负黄帝的重托,尽快尽早的完成了造字任务。 【三】仓颉造字用五年的时间可信吗? 当时的情况是,战争结束以后,各方面都需要恢复、发展。生产力得到了解放、飞跃,一个大发明,大创造的时代已经到来。黄帝等鸡下蛋,人民等米下锅,时不我待。形势容不得仓颉和沮诵慢慢造字,必须只争朝夕,加快步伐,这就是使命感,责任感加上自觉的行为的结果。仓颉造字到底用了多少时间,今日已无法考证,史书也无记载。但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推测,进行合理的总体计算。今天我们常用汉字有5000字左右,有人做过精确统计 ,4500字已够普通人应用自如了。往前上推到3200年前的商朝晚期,发现的商朝甲骨文的文字总数为4000字多个,这是著名的古文字专家徐中舒的统计,再往前提1700年,也就是5000年左右的黄帝时代,我根据当时的人口、政治、经济及生产力的综合考虑,估计人们使用的常用字在3000字左右,也就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而仓颉、沮诵二人又同时受命造字,这样造字的时间、速度一定会加快。从仓颉发现鸟迹造字始,两人一天造两个字,是能够完成的。因为只要定下具体的办法,实施起来就比较快了。仓颉发现鸟迹,就是发现了象形,象形就是象物体之形,如下图: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一】鸟迹图
【二】人足印迹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三】人手印迹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四、五】小的为犬足印迹、大的为熊足印迹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六】以下为虎足印迹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 [转载]为什么仓颉从造字到完成文字体系仅用五年时间?](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9/0816/170478417_1_20190908042023719.gif)
两个人一天造两个字,实际上是一种很保守的推测,仓颉以鸟迹为蓝本的方案定下之后,他们一天至少可以写出绘出100个鸟迹、兽迹、人迹、物迹之花纹,其中包括天上的,地下的,人世间的,凡是有形状的物体,都可反映、表现出来。用不了几天,就会将上千个有形之迹弄完。这时,他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鸟兽之迹、人物之迹,虽然都保持了原来的自然地形态——花纹,但写起来,绘起来,都很麻烦,很费事,不易书写,现在必须化繁为简,变花纹为线条,为笔道,以少胜多,用简笔写出迹之形。这是从鸟迹到象形,由花纹到线条的一次突变,为象形文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为仓颉造字的第一次飞跃。
仓颉造字的第二次飞跃是:象形文字是有限的,而且都是名词。众所周知,记录语言光名词还不够,还要有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形容词,语气词等,他还得寻找新的造字方法,造出能与口语的词汇相匹配的文字。最后他在已造出的象形文里,发现文与文之间,可以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新字,这个方法让仓颉造字大大加快了速度,造出了更多的会意字,不但解决了记录口语中的动词,连词,形容词等,还为形声字的出现,做了充分的铺垫。 仓颉造字的最后一次飞跃是:象形与声符相结合,产生形声字,这种方法使文字大批量的创造,出现转机并使记录语言成为可能。今天我们用的文字百分之九十都是形声字,这功劳不能不归于形声字的发明创造。 任何一种发明创造,都有熟能生巧,越造越多,越造越快的特点,文字也不例外。当仓颉发明了象形文并突破了象形文的羁绊之后,会意字,形声字的出现,象雨后春笋一般,俯首即拾。那时,决不止一天创造两个字,您想,在独体字边,再加一个偏旁或部首,就会出现一大串新的文字,这一串起码得有30至50或更多的字吧。 总之,仓颉造字用五年的时间,是足够用的,五年最少可造3650字,如果在使用的时候,不够的话,还有假借字,转注字可以运用,很方便,很灵活,六书随时间发展变化,物体的引进和增多,还会不断产生许多新字,真是文文字字无穷尽也。 我爱我家,我更爱真相,文字是仓颉圣人造的,用五年的时间,从鸟迹为文到汉字系统完成,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