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我懂得并从内心感到儿童对我的无限信任并因此对我敞开心扉时,只有当我把支配儿童的权力建立在这种信任和敞开的心灵的基础上时,我才有权利去做他们的导师。孩子们越是信任我,越是满心情愿的跟着我走,我对自己和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
教育是一种责任,一种信任,是一种共担的责任,一种共享的信任。要想做好教育,成为学生心中的孩子王,必须要走近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尊重,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必须要以人为本,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开始,尊重是教育的保障。
2 信任,教育就是沟通和交流,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在心理上不设防,才能让学生与老师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信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3 感化,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心灵的感染和熏陶,相互感化的结果吧。
教育就是:灵魂深处闹革命,灵魂深处才育人。只有打开心灵这扇窗,心中才能进阳光,教育才会不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