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方家黄成义——《草菅人命》8【转帖】

 小宝阿阿 2019-09-10

肝   藏     血

肝纳肾气,造血入心。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肾主气,肝主风,风动气行,气行则血行,无风则气血滞而不行……等等由此可知,肝肾之间的关联密切。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乙(肝)癸(肾)同源之说。因此,肾水不足,则肝木枯败,故而方书上的治肝之药,多为补肾药。肝肾同虚则百病丛生。因为肾主气,肝主风,无风则气不行,气不行则荣血不行。 肝虚除了肾水不足以滋肝外,还有胃土虚弱,不能养肝木,久而成为虚性肝炎者。B 型肝炎、C 型肝炎多为药物伤肠胃的后果,可用千金养肝茶慢慢调养。若为肠胃大虚者,用加味异功汤,补虚养肝,自有回春之妙。详细的肝炎论治请参考依医倚犄「肝炎、胆囊炎、肝硬化」篇。

肝实则为本脏有病,即为本身肝火。 在经者,主以龙胆泻肝汤; 在脏者,主以泻青丸。 若夹阳明胃火,则用当归龙荟丸, 肝硬化者再加牛黄,肝硬化兼有腹水则用十枣汤。

若为脾脏火,则用左金丸。肝癌论治请参考医林浩劫「肝痈论治」篇。


肝藏血,血病皆与肝有关。肝细胞强健,造血功能才会好。养肝、养血之道,在医方集解的「理血之剂」中有很详细的说明,以四物汤*为主。血要有热,才能化气循行; 吃冰、寒凝会造成肝有瘀凝,眼下有黑点,初起为褐色,后转为黑色,严重者眼下黑点扩散成一大片,随时会心肌梗塞之危。应先温化气血,再用血府逐瘀汤去除脏腑瘀血。


「肝主筋」,筋包括全身控制运动机能的肌腱、筋膜、韧带以及肌肉、皮肤、肠胃道、脏腑内的筋。「甲者筋之余」,从指甲长相即可看出肝的健康情况,肝气足则爪甲匀而美。无血润筋者,甲有直纹,甚者呈现波浪状横纹。甲裂两半者严重,夜里睡觉常易抽筋,可用辣椒叶熬煮糙米粥。甲有斑点者为胃弱肝虚,用滋燥养荣汤。但灰指甲是瘀血所致,与肝无直接关系。若相信西医的霉菌说而乱吃药,保证出事!

「肝主风」,风吹肾气才能动,细胞也才能够活化。但风太强则为肝风,常造成肠风下血,肝风上扬等危症。肝风上扬即为脑血管病变,俗称中风,此病由热生风,摧毁之力急又快。风助火势,火仗风威,所以人身之火不可过旺,否则诸病蜂起。由此观之,风病应尽快除风,若因气血虚,引动肝风,用羌活愈风汤。肾水虚者,用大小定风珠。暑火所致,用清荣汤加丹皮、羚羊角、钩藤。暴怒伤肝者,治之以五磨饮子。外风邪客,大秦艽汤主之。外风寒邪,小续命汤加减。

肝不藏血则血脉妄行,必因热胀,胀破血管,而为肠风下血、衄血、吐血、咯血……等等。务必找出何脏之火所引发,除火并同时平息肝风。切不可直接输血,风火未除便输血,是火上加火,常造成衄孔更大,当下即大吐血而亡者,不在少数。

俗语说肝胆相照,胆依附在肝上,是人体惟一相连的器官,不若其他相表里的脏腑,相隔很远,故在中医治法里,肝胆同一治。肝在中医学里,不单指肝脏,还包括脾脏。荣血经小肠透析后,送入脾脏扑杀败死血球,被分解之败死血球送入肝,以为胆汁原料,胆汁循胆管入十二指肠,帮助分解脂肪,腐熟水谷。除了胆汁入肠胃道,胆红素入肾出红骨髓,帮助造血。去除败死血球之后的荣血,行手少阴心经,由心入肺,排除废气,再由肝补充新血,接着由脾统血,将血气输布,刺激脏腑分泌消化酶,帮助腐熟水谷,而后荣血转入肾中,由手少阳三焦经代膀胱行军令,注入足太阳之气以补充腐熟水谷时所耗的水气,此夹肾气的荣血再回归心脏,刺激心脏做规律的跳动,最后由心回归手太阳,完成荣血的循行。所以,五行相克者,实为荣血循行五脏之路径。由此观之,身体不要的,由肝脏经胆汁到肠胃道直接排掉,所以肝脏没有解毒的功能,只有排毒的作用。若肝气热,则胆气上蒸,口苦咽干是其证,肝开窍于目,还会目眩,火旺则水涸,久则胆结石现形矣。胆结石用胆道排石汤、或大小柴胡汤泻其肝热,加六角英熬汤,透析结晶水使结石崩解即可。若听西医一刀割除,日后胆汁不足、消化不良、胆红素不足、造血功能异常、肝有病毒无处可排……种种疾病,不知该如何是好!草菅人命不仅于此,车祸失血过多,或热胀破血脉,瘀血过多,脾脏来不及扑杀败死血球以致肿大,西医不识复元活血汤、正骨紫金丹……竟然直接切除脾脏。后续人生,缺乏扑杀败死血球器官,活过 10 ~ 15 年后,若为邪侵,常有全身发黄而死者,是谁之过?若为往来寒热,肝胆病积久成疟母,以致脾脏肿大者,鳖甲煎主之。

肝胆一体,肝虚胆薄者,夜半不敢独睡,常见于受牛奶伤害的小娃,可用仁熟散治之。若为小儿夜半哭闹、大人脾气大,西医列为躁郁症之一的脏躁症,则用甘麦大枣汤。按躁郁症属脾胃病,非一、二日造成,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为:(1)骨节移位压迫环跳穴,少阳相火受扰,心主不宁。(2)肠胃虚弱,脾主忧思。(3)肝胆的脏躁症。


心 主  血  君  主  之         官

太阳引动地气的春升、夏散、秋敛、冬藏,而为春温、夏暑、秋燥、冬寒之变。天地有太阳,应之人身为即为心。心主血,纳肝血而疏布全身,生热以温暖四肢百骸,温养器官,行手太阳,排诸细胞之气,入小肠,清洗后回归于心,复出于心入肺,随呼气排出废气,净荣后回归于心。星球错乱,则宇宙随之毁灭;人之心有邪变则亡矣!

故心主受邪者,朝发暮死,急用九痛丸护住心主。是故心痈者,也就是心脏的癌症者,会急速死亡。太空之陨石飘浮,即在平衡宇宙之引力。故心主不可伤,由心包代主受邪,欲救心主,需由心包络下手。心包为手厥阴,肝为足厥阴,两厥阴同气相求,用药也相似。所以,温病条辨所谈的心包问题,即西医所谓「无菌性脑膜炎」,或为「日本脑炎」,用安宫牛黄丸清热。

荣血由心带动,荣血也会入心,故荣中火邪也会伤心,清宫汤主之。火邪入荣血,用犀角地黄汤、或清荣汤除血中之热。热盛则肝风内动,赶紧在肝风上扬引发中风之前,用清荣汤加羚羊角、丹皮、钩藤治之。寒则凝,凝则瘀,心有瘀血,颧骨一带有小黑点,就该用血府逐瘀汤,不要等到黑点连成一片,已是瘀血造成心肌梗塞,随时有性命之忧。瘀血散后,黑点即消,有些人会转淡或转为褐色,当用通窍活血汤,尽除其瘀。若用雷射去斑,难免有倒灌回去,伤心脏之忧。不幸如此,玩笑开大了,只好用炙甘草汤先把心救回来,再好好用血府逐瘀汤。象棋中,将军旁有士及相辅佐,人身亦有命门相火及少阳相火以佐君火(心)。命门相火指肾气推动心脏跳动,气行则血行。若命门相火熄,则瞳孔放大,神仙难救。心脏衰竭除了肾气不足的肾气丸证,还有瘀血栓塞的血府逐瘀汤证、年老气衰的延龄固本丹证、年纪大脾气坏的肝厥病,五磨子饮主之、以及死人甚速的心痈。

足少阳经脉通过环跳穴,若受压迫,相火不能顺利通达,则心君火不足,胸口常闷,稍微剧烈动,就上气不接下气。少阳相火受压迫的原因,以大腿骨移位,压迫环跳穴者最多。初期会有胸闷、吸气不足、心悸、心慌、心痛、难以入睡,若伴随血管受压迫,则有血压高、腰腿酸麻的现象,时间久了,心室肥大、瓣膜脱垂、瓣膜破损……等一一现形。但心脏瓣膜闭锁不全者,除了环跳穴受压迫,主动脉输血下行之路受阻,往回冲的血和后续来到的血对冲,造成瓣膜破裂之外,也有身上水湿之气太重,造成筋弛无力者,苓桂朮甘汤主之。若为无水润筋,瓣膜干则收缩者,则用生脉散。

少阳胆与厥阴肝相为表里,肝主风,若压迫的情况不严重,只是风弱,代偿性体功能会起来运作,而为躁郁症;若压迫情况严重,风不动则气不行,气不行则血也不行,剧烈运动后有猝死的危险。卫气行膀胱经,由背后各俞穴入内,供应各脏腑营养所需。俞穴在脊椎两旁各寸半,一但大腿骨移位,牵动脊椎侧弯,就会压迫俞穴,营养供应失调,所对应的脏腑就会衰败。  这种情况,除了利用整复手法使骨节归位,配合壮筋续骨丹固定筋骨,别无良策。站立时若发现腰带一边高一边低,或是屁股高低边,亦或是屁股大小边,走路时摇动不稳像在跳舞般婀娜多姿者,或是坐时肩膀高低边,脖子歪一边者,小心骨节移位,要尽早处理。



第四章      六  淫  论  治


一、风   

一年四季随时都有风,而风乃万物长养所必有,风不动则气不行,万物将闷绝而亡。但邪风却能伤人之(水)气,气伤则无以制火,发热、自汗出、颈项强痛。卫(卫气行于足太阳膀胱经)中有邪,反壅入肺则鼻鸣,入胃则干呕,见到这些证状,就可确定为风邪所伤,病名中风。发热是为了产生(水)气,以补充受外邪所消耗的卫气。所以,用辛温的桂枝汤来帮助体功能化(水)气,则邪退人安。若风中夹微寒,气凝为水滴,呛支气管而喘咳者,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以破气止咳。此时若反用退烧药,使体功能受到伤害,则病情开始起各种转化,衍生许多不良的病变。

(一)循经变:   病邪循足太阳经下行,水气蓄于细胞中,微有水肿,即以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朮汤解太阳之邪,顺便引水气下行入膀胱。若邪入膀胱,则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用五苓散,散太阳下沉之热邪,则尿顺矣。有时,气反壅入胃,饮食入则吐,也用五苓散含化,药力到,则邪解而尿利。别呆到去洗肾,那可是没完没了的灾难。用桂枝汤后,万一大汗出,急用桂枝汤加附子,救其亡阳之变。

(二)越经变:   邪由足太阳殃及手太阳,影响到心主,即为越经证。渐变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目赤口干,不饮水,与粥则咽,不与勿思,形如醉人,颇类似现今人称的自闭症,用导赤各半汤,解荣卫之邪,初病易愈,久病难痊。

(三)传经变: 邪由足太阳转属足阳明胃经,常伴有柔痉病,角弓反张,离席一竖掌者死。万一惹上了,仍以桂枝汤加葛根,外解风邪,内解陷入的热邪,吐者加半夏,降逆止呕。错过病机,热邪陷入足阳明,则有协热利发生,下利腐臭如烂泥,腹中痛,西医称为肠病毒,急用葛根芩连汤解阳明之热,吐者加半夏、生姜。若热邪大部分都已入阳明,发高烧而有大汗出,大烦渴时,就要用白虎汤,虚者人参白虎汤,清解阳明经之邪。热邪也可能循经上行,壅在乳房,胀破气脉或乳腺而结成硬块,可用和乳汤破肿消核;胀破血脉而成全红色、瘀青色、或外围瘀青内为红色者,是为血瘀型,可用桂枝茯苓丸攻破瘀凝;瘀肿久则化脓,用托里黄耆汤加排脓散祛腐生新,再用黄葵叶捣红糖外敷,效果更快。此二种绝非乳癌,不想要命的,就去开刀切除吧!不关我的事。

热邪上入牙齿,则为热火牙痛,可用清胃散,清热止痛。若连两太阳穴,头痛不堪,可加葛根、白芍以解头痛。火中夹湿则为口疮,用甘 露饮治之。牙龈肿痛时,合清胃散、甘露饮治之,亦无不可。口唇疱疹属风热上炎,用钱乙泻黄散。邪热也会上炎两眼下的承泣穴,而有鼻干不眠的现象,治之以柴葛解肌汤。若痛在两太阳穴连前额、眉棱骨痛,又当用川芎茶调散以解之。

(四)传经变:     邪由足太阳转属足少阳,用柴胡桂枝汤。进入少阳,协热利,则用黄芩汤,吐者加半夏。等到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甚者两耳聋无所闻,以小柴胡汤和解之。此时不好好医,不知大祸已降,呆呆地在做检查,等到殃及足阳明时,大便不通,赶快用大柴胡汤下其热邪。若处理不善,常有败血症出现,命危矣!也有邪入肝胆经者,可用龙胆泻肝汤。邪入肝脏或胆腑而为肝炎、胆炎时,快用泻青丸,或足阳明也有邪时,用当归龙荟丸,清泻肝胆中之邪。并发腹水,可用十枣汤。莫待变成肝癌时,才来求救,机会就很小了,可参考依医倚犄「肝痈」治法,多有生者。风中夹温,是为风温。也是伤足太阳经之卫气,仍主以桂枝汤,咳者加厚朴、杏仁。其循经变、传经变和中风相同。但温气上浮,常伤及手太阴肺经而口渴明显,用银翘散解之。邪若循肺经入肺脏而为热燥咳,肺部纤维化,是西医所谓 SARS 用桑菊饮治之。失治则伤气而殃及荣血,气血两燔时,以竹叶玉女煎去牛膝改熟地为细生地加元参,大清气血中之热。莫待血从上溢,西医称为出血性登革热,才来跳脚,此时可用银翘散加犀角地黄汤施救。若热胀破血球,吐粉红血水者,西医称为噬血性登革热,要救就难了,用清络育阴法,或有生者。也有温热伤荣血伤及心脏,速以清荣汤或清宫汤救之。心包代心主受邪,而引发无菌性脑炎,有时西医会说是日本脑炎,用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则安。也有荣血热,引发肝风内动,随时有脑溢血的可能,人称急惊风,急用清荣汤加丹皮、钩藤、羚羊角以镇肝熄风,否则命危矣!口干舌燥,甚者吐白沫,黏滞不舒服者,雪梨汁、五汁饮主之。

伤风者,伤于风。中风与风温者,系风邪客于足太阳。而伤风者风邪伤及足太阳,系风邪混杂于卫气之中,其证为鼻流清涕,其他与中风同,当用桂枝汤加防风、桔梗、前胡、细辛,咳者加厚朴、杏仁,痰多者更加半夏。失治必殃及足阳明、少阳,用柴胡升麻汤。化为热痰时,用清气化痰丸,依其变化施治,参考痰病论治。


二、暑

夏天地气升散,若其人本虚不能推送暑邪外出,或有寒气外束皮毛(尤其吹冷气、电扇者)致暑邪不能透发,头痛、口渴、腹痛、重者吐泻交作,用香薷饮,二香汤类以解阴暑。赤日炎途,大太阳下工作者,汗出气伤,中暑而口渴,头昏重而痛,腹中痛者,是为阳暑,用   人参白虎汤加苍朮,祛其暑热之火,再用清暑益气汤,疗其余邪,伤不重者,可直接用。但有更严重者,昏仆不识人,名为中暍。此时万不可将人置阴凉处,违者必死。以气乃热所化,气不足人才会晕倒;凉则气不生,缺氧必死。必须置烈日中,频喂热水,若有大蒜捣汁,拌水频喂更佳。汗出人必清醒,再按中暑治法,人必恢复如昔。西医的反向治法,造成死亡者多矣!但暑邪易留于络脉中,可用清络饮,热邪由胃经入肺,邪火伤金,咳音清高者,用清络饮加甘草、桔梗、麦冬、杏仁、贝母。热邪胀破微血管吐血者,用清络饮加滑石、杏仁、薏仁,病属难治。伤及荣血、心包或心主者,比照风温处理法。


三、寒 

寒邪伤荣气,在手太阳。寒则凝,凝则气血不通,因此,寒邪伤则身痛、腰痛、骨节痛、甚者一身尽痛。加上腠理密闭,如同天冷关门窗。因此,体功能起来抗寒时,体热无法外泄,邪也不得出,体功能更发热以驱邪,但邪被关出不去,于是滞体内肆虐。所以,伤寒未发热时,赶快用吹风机加温,打开皮毛孔,使邪能排出体外即可。不要等到发烧以后再来不知所措,此时亦可用辛温发表的麻黄汤来解决。但手太阳受伤发热,就很难不波及足太阳和足阳明,以致烦躁不安,此时就要改用大青龙汤来处理。无烦躁现象不可用,否则反引邪入阳明。用药后邪未全退而转属足太阳时,可用桂枝汤除去余邪。但余邪也可能反壅入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用麻杏甘石汤以清之。注意,此病初用药,不可误治,否则引邪入肺,日后变成肺肿甚至肺痈时,会让你哭不出来!若病解,但恶寒仍在者,是表阳虚,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温补之。若用药后身疼痛不解,用桂枝新加汤温补荣卫即解。

中气虚的人,往往受不了寒邪之伤,有心中悸而烦之证,此时万不可用麻黄汤,即使证强而必须使用者,也务必要加人参一两,以护住真元,否则药到命除。证不强者,用小建中汤慢慢养正排邪也是安稳之法。最怕脉结代、心动悸、心律不整者,误用麻黄汤而常造成死亡,必须用补中生血复脉的炙甘草汤来通行荣卫,慢慢排邪,急不得也。病后胃痞硬,噫气不除者,用旋覆代赭石汤消之。

(一)循经变:   

手太阳荣血有邪,则易胀破微血管而出血,引发鼻出血最多,在未出血前就该用麻黄汤解。退烧药解决不了问题,反使热邪久留,必衄。影响足太阳,则卫气不顺行,小便不利,用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朮汤,温气行水则愈。若热邪循经入小肠(泌尿系统),就常出现尿赤,尿管热痛,西医称尿道感染,导赤汤主之。口渴尿少,用猪苓汤。

热旺水涸为淋;淋甚则结晶析出,是为结石,磨破皮出血,而为血淋,用琥珀散治之。热强直接胀破微血管,其人如狂者,是为蓄血,抵当汤主之。若直接胀破出血而尿血者,可用桃核承气汤。

(二)传经变: 

  寒邪初入足阳明经,常伴有刚痉,用葛根汤,其他变证与中风同。

(三)传经变:   

寒邪初入足少阳经,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其他变证与中风同。


四、坏病治法坏病治

生病不以正常的治疗法,却用退热、肛门塞剂、打点滴、或误用药物,常常变成坏病,一误尚可期,再误催人命。君可曾见过感冒患者,到医院后就没回家的,是否时有所闻?就是这个原因,务必谨慎。用药伤了体功能,外邪必趁内虚而陷入脏腑,从而出现各种坏病。辨证不易,且有性命之忧,切莫小看,等出事了,才来哇哇叫,谁理你!最让我生气的,莫过于亲人被医死了,还在向西医致谢的笨蛋。他既要命又要钱,你还感谢他?奇哉怪也!

邪陷肺中,痰涎涌盛,气上冲者,瓜蒂散吐之。胸中滞而烦热者,虚热也,虚烦不得眠,甚者心中懊憹,栀子豉汤吐之。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吐之。呕者,栀子生姜豉汤吐之。心烦、腹痛、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吐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栀子干姜汤吐之。热邪内陷胸中而有结胸证者,按证施以大陷胸汤、大陷胸丸、或小陷胸汤。

寒邪发热,反用退热药,寒气直接进入胃中而为痞证,系寒在胃中,体功能生热以化之。若热大于寒,则独留热于胃中,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寒大于热,变成寒热一起积在胃中,下利完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胃中不和,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若为少阳邪陷,宜半夏泻心汤。服后小便不利,渴而烦躁者,五苓散主之。最怕寒气入肠中,温之仍利者,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风证用桂枝汤造成大汗不止,手足微急者,此大汗亡阳,用桂枝加附子汤救之。

寒证用麻黄汤或大青龙汤也有这种情形,使人站立困难,那可要用真武汤救之。若胡涂到风证用寒证药,那可真的要死人了。温病误用伤寒药,别以为不可能,因各种外邪伤人的症状都很像,一个误判就会出事。常见发斑疹,发斑者化斑汤,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丹皮、倍元参主之。更有甚者,邪热深入手厥阴而为脑膜炎,即用安宫牛黄丸清之。千万记住,发烧是人体为了排邪而产生的现象,你不除邪,反而用退烧药去热,打击体功能,不变成坏证,那是你祖上积德。


五、热邪入胃腑热邪入

风、寒、暑、温之邪热,都会入胃中,热涸水则便硬。口渴无发热现象的,只宜增液汤、五汁饮或益胃汤;有微热者润肠丸;大便卡在肠道,一点或二、三点按之痛而下利清水或污水者,属热结旁流,用调胃承气汤散结清热,肠道清则利可止,万不可用止泻剂。若大便不通,口干舌燥,可用小承气汤;若绕脐痛或大汗出者,急用大承气汤,泻胃火以救肾水,否则神昏谵语,循衣摸床;属屎中毒时,赶快用新加黄龙汤。若等到脑中长瘤,才来鬼叫,能治好的就不多了,开刀更解决不了问题。但是要注意,温邪伤人,若殃及手厥阴而变成脑膜炎,可用安宫牛黄丸,更兼有大便不通时,用牛黄承气汤。小心热蕴三焦的便秘,一并要用小陷胸加枳实汤,甚者小陷胸汤合承气汤,上下焦之热邪并清。否则清下焦,徒留上焦之邪,又不好处理了,因为寒药性下沉,而病热却又上浮之故。伤寒的寒邪也会入胃中,造成腹胀,饮食不化,可用理中汤辈;更有甚者,下利清谷,又该用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之类温之。也有朝食暮吐者,宜吴茱萸汤、或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之类以温之。阴寒直中,吐利交作宜参附汤加茯苓,感寒深者用救急回阳汤、救腑回阳汤之属。


六、湿   

湿有天候之湿,有脾胃蕴五谷之湿,也有内外合邪。以其藏于细胞之中,而阻塞经脉的运作,令人身痛、腰痛、骨节痛、一身尽痛,微热昏倦。寒湿者,温之即化。湿温者,却是真水邪水齐聚,除邪必耗真,所以要藏真又排邪,实非易事,故病难速已。湿伤于表,羌活渗湿汤主之。久处湿地,如渔民、挖井工或久着湿衣,除湿汤主之。酒客湿,渗湿汤主之。寒湿伤于表,桂枝姜附汤主之。寒伤于表,心下有水气,咳而多痰,鼻流清水,小青龙汤主之。痞结胸满,不饥不食,半苓汤主之。腹胀大便溏,小便不利者,四苓汤加厚朴秦皮汤。四肢乍冷,下利,神倦不语,邪阻脾窍,舌蹇语重,四苓加木瓜厚朴草菓汤主之。中焦痞滞,草菓茵陈汤,面目俱黄,四肢常厥者,茵陈四逆汤。湿温先伤肺,胸闷不饥,午后发热,三仁汤主之。咽痛喉阻,银翘马勃散主之。喘咳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咳音重浊,痰涎涌盛,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里虚内陷,神识如蒙,人参泻心汤加白芍。大便黏腻,肠胃蠕动不良,大便不顺畅,加减正气散主之。这种病进入人体后变证百出,治疗也是繁杂无章,基本上以温病条辨所列的证治法则为基准,随证施治。若真要列出来,保证看到打瞌睡,实在太多了。


七、燥  

 秋感燥气,肺中燥而咳者,桑杏汤主之,桑菊饮亦主之。燥伤脾胃之津液,纤维化严重的,沙参麦冬汤主之。若燥气化火,造成耳鸣目赤,龈胀咽痛,翘荷汤加减。胸部闷造成痿、喘、呕之因为秋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若因暑湿阻经窍致肺气不得沉降者,东垣清燥汤主之。感秋凉之气,咳嗽稀痰无汗者,杏苏散、参苏饮随证施治。金克木,身寒热、胸胁痛,甚则疝瘕痛者,柴桂各半汤加吴茱萸、川   楝子、木香、茴香。燥伤下焦,伤血而为症者,化症回生丹主之。燥伤下焦气分而为水瘤者,复亨丹主之。其他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依医倚犄的「秋燥篇」。


八、火   

热邪火深入下焦,伤及肾水,加减复脉汤救之。真阴欲竭,壮火正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青蒿鳖甲汤、清骨散随证施治。肾水不足以制火,肝风内动,手大指、次指但觉蠕动,小心脑血管病变,急用二甲复脉汤。手足厥冷,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以肾水无法制心火,三甲复脉汤救之。若转脉细而劲,肝风已动,大小定风珠主之。神昏瘈瘲,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肝风已动,随时有性命之忧,大定风珠救之。若已出事了,先用安宫牛黄丸泻其热,三甲复脉汤养肾水,临证仔细辨证,否则徒害人命。邪入大肠,迫血下利而为痢者,桃花汤、桃花粥主之。其他的自己去看各方书吧!


总之,各种疾病都会有脉络可循,绝不会平白无故一跳出来就是什么病,一定是由肌表、肺部开始,逐渐蔓延扩散。小病不生,大病不长,病就要找病因。菌乃天地之物,人要与菌共生。胃中无菌,食物不得腐化。卫气乃胃气所生,所以,治病之根者在胃,其本在肾。绝不可伤胃肾,否则百病丛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