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被领导抛弃的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快乐者生存 2019-09-11

石头说

说了就要动,错了要记住,不满也别说,精彩!精彩!

最近,领导秘书小A 的饭局多了。是步步高升了吗?是乔迁新居了吗?

都不是。主要是心情不佳,只能借酒消愁。

作为秘书,有什么值得郁闷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领导不再重用自己。

每当进入微醉,小A就处于滔滔不绝或低声抽噎的状态,声泪俱下,闻者无不动情惋惜。

从风光无限到潦倒落魄,有几人能承受这样的打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言又有几人能参透?

此情此景让我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小A从被重用到被冷落,到底哪里出了差错?我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小A?

追问其衰落原因、研判其所言所行,对于我们每一位职场人,都具有深刻的镜鉴之义。

01

把领导的话当成耳旁风

领导经过小A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乱糟糟的,顿时皱起了眉头,委婉地批评:“办公桌不仅是办公的场所,更是展示形象的平台,赶紧收拾一下,该归类的归类,该扔掉的扔掉。”小A连忙点头。

看到小A诚恳的态度,领导继续说:“最近,我总结了一些整理办公桌的小技巧。

比如:1.养成哪里拿、哪里放的习惯;2.物品应按使用频率分类,最常用的东西放在随手能够拿到的地方;3.把同样、同类、同时使用的东西放在一起。

最后,领导补充道:“收拾办公桌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寻找物品轻松容易,我们的大脑才有精力去抓重要事项、去思考关键问题。”

小A说:“请领导放心,今天一定收拾完毕。”

领导走后,小A想:“还是先刷会抖音吧。”在哈哈大笑中,领导交办的事情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几天过去了,办公桌“江山依旧”,丝毫没有被收拾的迹象。领导来了,看了一眼就走了,但是眼神好像有些不对。

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领导冷落你,一个眼神就够了。

领导想:物品没有改变,办事拖拖拉拉,说明执行能力不强,要是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会不会耽误工作呢?

另外,摆放杂乱无章,没有次序和层次感,说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如果让其负责一项工作,肯定没有招法、抓不住重点,只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来小A能否重用,还需要观察。

02

同样的错误竟然出现两次

小A的办公桌上贴着一张便签——“事交我办请放心,文经我手无差错。”这是刚来单位时,领导送给他的箴言。

可是,小A好像从来没有认真体悟过这句话,总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是正常的。

蒙洛迪诺《思维简史》序言中有一句话: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首先还不是在学识上,更不是在金钱上,而是在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上。

小A有如此轻率大意的想法,决定了其办事自然会犯错,事实也确实如此。

有一次,小A负责全委会报告起草工作,既要高度评价工作成绩,又要绘就发展蓝图,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小A披星戴月、废寝忘食,数易其稿、多次推敲,终于打磨出了一份初稿。该初稿确实是上乘之作,在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遣词造句上可圈可点,深受领导欣赏。

但材料中出现的小失误,让小A尴尬无比。

全委会召开时间预定在2018年12月25日,回顾2018年一年的成绩,应使用词语“今年以来”。

后来,全委会推迟到明年,即2019年1月10日。回顾一年成绩,应使用更准确的词语,从“今年以来”变为“去年(2018年)以来”。

可小A忽略了这个词语,幸好被领导审核发现。领导问小A平常如何校稿,小A支支吾吾说不出。

领导语重心长地说:

校稿要讲究技巧:1.要慢慢地读出声音,千万不能骑马观花地快速浏览;2.要抓住重点,比如看时间是否正确、看标题一二三四是否漏数字等等;3.开会前再看一遍,重要的讲话稿,到最后时刻一定要检查一下,极有可能会发现新的错误。

小A吃一堑长一智,告诫自己一定要认真校稿。谁知后来又犯了错。2019年3月3日,要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小A为领导起草讲话,标题下面的时间是2019年3月3日。

谁知会议推迟了一天,等开会的时候,小A直接打印材料,没有修改时间。

虽说标题下面的时间领导不读,也不影响会议效果,但领导看在眼里,却急在心上:“接二连三的犯错误,这已经不是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工作态度的问题——浮躁。方法可以学,但态度不易改。

写材料是件苦差事,如果耐不住寂寞、静不下心来,是写不出精品的。写材料在机关单位是安身立命之本,材料写不好,未来的发展就有局限性,看来小A还需要好好打磨自己。

03

抱怨起来没有底线

领导经常鼓励大家:“我们单位工作忙、事情多,早出晚归、夙兴夜寐已是家常便饭。但只要坚持下去,不断修炼自我,最终都会有好的归宿。”

同事们之间比学赶超,都无怨无悔。时间长了,小A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思想有了波动,特别是每天听着媳妇的唠叨,简直烦不胜烦。

后来,朋友请他吃饭,如果去不了,他就抱怨:“哎,不能和朋友一起嗨了。”

媳妇让陪着去旅游,如果无法去,他就抱怨:“哎,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

有时候自言自语:“我用尽全力,却过着平凡的一生。”引得同事们哄堂大笑。

总之,只要是因为工作耽误了私人事情,他就抱怨。

机关是个神奇的地方,你发下牢骚,有“好事者”就会立即传到了领导耳朵里,而且还是“放大一百倍”。

领导知道大家辛苦,偶尔发一下牢骚也可以理解。但小A时不时地就发牢骚,让领导非常不满意。

感冒会传染,负面情绪也会传染,小A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了单位的士气。

《飞越疯人院》中讲到: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

听着小A的抱怨,领导想:一个人抱怨生活,就是逃避生活,没有鼓足勇气去改变现状,没有深思熟虑去规划未来。

如果让其去收拾单位的烂摊子、去攻坚克难干事业,肯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最后,领导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看来小A确实不能重用。

此时此刻,用深邃的眼光、宽广的视角,把小A的一系列事情串联起来,我们就会明白:从被重用到被冷落,问题出在“细节”上。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一张凌乱的办公桌、几个错别字、几句牢骚话,看似风轻云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却早已昭然若揭。

领导历经沧桑,早已拥有“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领导从来没有抛弃我们,只是我们放弃了自己。

所以,“精益求精、如履薄冰”必须铭记于心,“从最坏处着眼、从最好处努力”必须念念不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