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

 曌贇king贇曌 2019-09-11
中国古代识人法,看透人心不走眼,从此不被小人欺!(建议收藏)

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不仅如此,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

1、魏人李悝提出识人的五视法:

\t (1)居视其所亲。即考察该人经常和谁在一起。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从一个人平时所喜欢亲近的人那里,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t (2)富视其所与。即考察该人在生活富裕时将钱花在什么上面。

\t (3)达视其所举。即考察该人身居高位时,提拔重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t (4)穷视其所不为。即考察该人在身处逆境时的作为。是否会人穷志短,牺牲原则换取利益。

\t (5)贫视其所不取。即考察该人在贫困境地时的作为,看能否洁身自好,不取不义之财。

中国古代识人法,看透人心不走眼,从此不被小人欺!(建议收藏)

2、诸葛亮提出的识人七法:

\t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通过观察该人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t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通过和该人展开辩论以观察应变能力。

\t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请该人出谋划策以了解其学识和视野。

\t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通过将灾事、祸事等告诉他,看他的反应,由此来观察他是否有勇气直面苦难的现实。

\t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将其灌醉以后,观察他的真实性情。

\t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用物质利益引诱他,以观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洁。

\t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给他办一些事,看他是否讲信用。

中国古代识人法,看透人心不走眼,从此不被小人欺!(建议收藏)

3、吕不韦提出的“八观六验”和“六戚四隐”两个考核人的标准:

(1)八观。

\t八观,就是依据人在不同环境的表现来识才。

\t通则观其所礼:显贵之时看其所行的宾礼,即有地位时看是否趾高气扬,蛮横无礼。

\t富则观其所养:富裕之时看其所养的门人宾客,即富足之后他结交什么样的人。

\t听则观其所行:即听他们所言之后看他做不做,如何做。

\t止则观其所好:即看他业余时间追求崇尚什么。

\t习则观其所言:习是“亲信”的意思。当他身处领导周围,有一定的发言权时,看他出好主意还是坏主意。

\t穷则观其所不受:即穷困之时看其是否不受非分之财。

\t贵则观其所进:任要职之时看其推荐什么样的人。

\t贱则观其所不为:贫贱时看其是否不为非义之事,尽管地位低下,决不做有损国格人格之事,堂堂正正,掷地有声。

\t(2)六验。

\t六验,也就是依据人的情感来识才。

\t喜之以验其守:使之“得意”是否“忘形”。

\t乐之以验其僻:使之高兴是否不变操守,是否邪僻不正。

\t怒之以验其节:使之发怒,看其是否能自我约束。

\t惧之以验其持:使之恐惧,看其是否意志坚定,不变信念。

\t哀之以验其人:使之失败,看其是否自制、自强。

\t苦之以验其志:使之劳苦,看其是否不变志向。

(3) 六戚四隐:

\t所谓“六戚四隐”的标准就是:鉴定一个人的品质,除了要有以上标准之外,还要听取他六类亲戚、四种接近他的人对他所作的评价。

\t六类亲戚是:父、母、兄、弟、妻、子;

\t四类接近他的人是:朋友、老相识或同事、乡亲和邻居。

要全面的考察一个人,不但要能看清他的表现,而且还能够洞察他的内心品格,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则任何人的本来面目不论是虚伪贪婪还是诚实谦让、不论是卑鄙庸俗还是磊落高尚、不论是邪恶阴险还是正派善良都将一一明察而不会有丝毫的疏漏。这就是古代圣贤之所以能知人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