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穴”治疗急性肩痛

 yygltj 2019-09-12
指导专家
  陈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记  者 陈晓琨

  通讯员 锁卓琪

  生活中,不少老人因为过度运动、搬运重物或意外摔倒等造成急性肩痛,患者常因疼痛难忍,出现坐立不安、活动受限等问题。因此,更需要立竿见影的治疗手段。

  “对穴”表里同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兴华表示,“对穴”又称“穴对”,是针灸治疗配穴的方法之一。临床上,常将两个对应的穴位配伍应用。

  用穴“精疏”,寓有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气一血、动静相随、升降相承的意义。通过两个穴位之间的搭配应用,更深入了解每个穴位的特性,更利于针灸穴位的理解及临床应用。

  阳陵泉“对”太冲

  治疗急性肩痛,常用的“对穴”为阳陵泉穴和太冲穴。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之腧穴,为合土穴,又是筋会,有疏泄肝胆、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为俞土穴,有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平肝息风、疏泄湿热之效。

  “因胆为腑,属阳;肝为脏,属阴。二穴配伍,因对应‘一表一里、一脏一腑’,所以能发挥调和肝胆、理气止痛、疏土抑木、消胀除满、活血散瘀、缓急舒筋之功,治疗作用更加相得益彰。”陈兴华说。

  而在针刺手法的选择上,临床医生会在“得气”的基础上,边行针、边让患者活动肩关节,使活动范围逐渐加大,但切勿用力过猛,否则容易导致软组织损伤。

  再者,对于证属肝胆火旺、肝阳上扰的眩晕者;证属肝郁气滞、络脉不和的胁肋疼痛患者;以及下肢不遂,膝、足疼痛的老人,都可辨证使用阳陵泉穴和太冲穴,以表里同治。

  阳陵泉

  太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