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艾薇波弟,又到了周五的TOD时间,你兴奋吗?激动吗? 哦不,今天周四,明天中秋, 所以,我们提前奉上这道硬菜,包括第一个开工站点——陆肖站建设进展实踩, 祝粉们节日快乐!(建议收藏阅读) 上周推送了 《盘了N多案例,才知道不是所有TOD都是你以为的那样!》 之后,后台差点就被挤爆了,八成都是来问成都TOD站点情况的。 急大家所急,其实产爷早就准备好了,是时候展示你们的热情了。 根据此前公布的《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成都共计规划了180个TOD项目,用地约为9万亩。这些TOD项目分布在各区(市)县,可谓“遍地开花”。 目前,成都已开工6大TOD综合示范项目,计划年内开工14个(呃,原谅宝宝翻遍了所有资料只找到13个信息,谁来帮我补上差的那一个)。 ▲ 13个TOD示范项目点位 成都TOD大事记2017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颁布,确立了TOD综合开发的顶层设计; 2018年4月,成都首批7个TOD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出炉,分别位于7大中心城区,占地达8000亩,相当于8个环球中心; 2018年9月,TOD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召开,表示要“深刻认识TOD综合开发重大战略意义”“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此项工作”; 2018年10月,《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实施细则(送审稿)》形成; 2018年11月,《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正式发布,为成都TOD综合开发提供了工作指引和技术指南; 2018年12月,成都首批TOD建设的综合开发项目开业; 2019年伊始,全市13个TOD示范项目建设时间表出炉,2019成都市TOD商业发展大会召开,各示范项目陆续开工。 别一听TOD就一颗赛艇先搞清楚自己家门前的站点属于哪一级按照规划,在2035年成都线网将达1696公里、线路将达35条,拥有714个站点和80个车辆基地。 成都的TOD规划,以城市功能与轨道交通功能为主要分级影响因素,结合发展实际,将轨道交通站点分为四级—— 城市级站点 片区级站点 组团级站点 一般站点 ▲ 成都TOD四级站点分布 城市级站点共有16个,位于总规中确定的城市主中心、综合型副中心及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 片区级站点有45个,位于各区(市)县的城市主中心或次中心,以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约3—5公里,服务面积约30—50平方公里。 ▼ 组团级站点有125个,位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或特色镇中心,以及农业类型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约2—3公里,服务面积约10—15平方公里。 ▼ 一般站点规划为528个,位于其他一般区域。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1公里,服务面积3至5平方公里。 例如 ▼ 在“东进”战略下备受关注的简阳市,其简阳城区TOD综合开发站点分为三级(片区级、组团级、一般站点)四类型(交通枢纽型、公园导向型、产业服务型、社区服务型)。 ▲ 简阳市TOD站点规划 以组团级站点简阳南站为例,TOD一体化设计规模约1670亩,核心区设计范围约220亩,产业功能布局为三大产业区和12个产业功能模块: 1、枢纽新片区形成综合枢纽板块、young主题商业板块、站前商务板块; 2、创享城片区形成宜居宜业、汽贸创意板块、传媒文创板块、创新社区板块、高端产业服务板块; 3、梦想镇片区形成电竞文创板块、航模研发板块、山水文旅板块与leader山居板块。 ▲ 简阳南站效果图 还有龙泉驿,按照规划,龙泉驿区共有76个地铁站点需要进行TOD综合开发,其中包括: 城市级站点1个(连山坡站) 片区级站点3个(东部新城站、龙华寺站、香炉山站) 组团级站点18个、一般级站点54个。 今年,龙泉驿将重点启动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主导实施的市级首批TOD示范项目行政学院站,以及区级主导实施的音乐广场站TOD项目。 行政学院TOD项目一体化设计范围约1305亩,最大的特色是生态,站点东临环城生态带、西近绿地468、南邻三圣花乡旅游区。所以该TOD项目除了有大型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超甲办公等,将会主打高端生态住宅区,打造新一代城市精英栖居地,并串联起东进城市经济发展新脉络。 ▲ 行政学院站效果图 “中优”战略下的青羊区,正在有序推进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规划,蔡桥片区、红碾片区、天府锦城核心区的西大街站(一般站点)已完成TOD综合开发规划方案并通过审定,马厂坝片区(市级综合示范项目)由轨道集团编制TOD方案,下半年将开工建设。 天府锦城核心区的骡马市站(城市级)和天府广场站(城市级),TOD综合开发规划方案正在加紧落实推进,骡马市站TOD将以站点为核心,重点发展金融业及相关服务产业,打造综合性CBD发展区域。 ▲ 青羊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金牛区是五城区中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开通站点最多的区域。 在TOD方面,金牛将形成人北TOD片区、茶花TOD片区、老会展TOD片区等5个核心圈。其中,人北TOD片区涵盖火车北站、北站西二路、人民北路站等3个主要站点,将着力打造“TOD枢纽型商业商务中心”,通过棚户改造、旧城改造释放近1500亩土地。 ▲ 金牛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双流区作为南拓中的重点区域,有1个城市级站点、3个片区级站点、22个组团级站点。 其中,城市级TOD站点彭镇站位于花园路与双楠大道交汇处,临杨柳湖城市主中心,地铁17号线、14号线在此交汇,规划面积约3平方千米。未来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为主导,文博旅游为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现代商贸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智慧生态科技高端居住区,成为成都中心城区的综合型副中心。 ▲ 双流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不难看出,在四级综合开发体系的指导下,各区市县的TOD规划都将产业策划、形态控制、文化植入、商业运营、公园城市理念等五大要素融合其中,力争实现站城一体化,引领城市发展。 有了TOD的成都未来有什么不一样?国外TOD已经具有10年20年的发展史,国内大型城市也在大干快上TOD项目,一线房企也在纷纷涉足,那么,对于成都来说,TOD的规划和建设又意味着什么? 成都从旧有的“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到现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以及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都把成都推到了愈发重要的位置上。 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加速扩大的进程中,TOD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产业加持的TOD将改变过去新区光有城没有人的状况,让“人城产”的公园城市能尽快变成现实。 TOD给成都城市建设带来的不一样,我们也分不同的类型来看: 1、城市更新 产业重新定位,改变的不仅是旧城的城市界面,更重要的是区域的产业地位和城市功能 位于金牛区的火车北站是成都规划的16个城市级站点之一,是旧城改造的典型。 目前,火车北站给人的印象依旧是“脏、乱”,周边居民和城市都有着迫切改变的需求。 在人北TOD片区的规划下,火车北站将对标世界一流的TOD综合开发项目,采用站点上跨、下穿隧道贯通人民北路打破南北空间阻隔,依托片区丰富的轨道交通资源、产业资源以及棚改旧改释放的土地资源进行发展。而这样的变化,对于金牛乃至成都的城市结构优化、城市功能价值拉动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 火车北站效果图 龙泉驿区的音乐广场站TOD也是老城更新的一个项目代表,该项目位于龙泉驿老城区核心商业圈,公服配套相对完善,人流车流密集,但周边建筑多老旧、低矮。 音乐广场TOD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旧城更新的起步区,专项规划面积约1019亩,将主要以实现原有商住设施、公服配套等业态升级,在存量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发展与更新,为旧城注入活力。 ▲ 音乐广场鸟瞰图 2、交通与TOD同步规划的新城建设 “人、城、产”的迅速导入,将带动片区及辐射区域整体快速发展,新旧区域均衡同步发展 三岔湖站则可以视为激发新城活力的一个TOD代表,三岔湖站为在建地铁18号线与远期规划中的地铁24号线换乘站。 三岔湖TOD位于东部城市中心,项目占地约2090亩,其最大的亮点是要打造一条空中慢行系统,成为“成都版”的高线公园。产业布局上,三岔湖TOD将打造活力轨道生态圈,中央CBD和城市枢纽消费中心。 ▲ 三岔湖站TOD效果图 由于项目处于高新东区、空港新城内,因此这个项目建成后或将大幅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并积极促进成都东进实质性的发展,缩小高新东区与高新南区的差距。 3、已有新城建设 TOD是区域发展升级的最强补丁 按照规划,成都在2035年线网将达1696公里、线路将达35条。这样快速的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将轨道交通与产城融合,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解决建设运营资金筹措难问题。 目前,乘客在轨道交通中都扮演着“过客”的角色,而随着轨道交通TOD的规划建设,能让站点与人居、商业、产业等产生良性互动。 比如,天府新区昌公堰站是6号线(在建)与15号线(规划)的换乘站,周边未来还会有19号线、26号线的设点,总建筑面积51. 5万平方米。项目将打造“活力时尚 高尚居住”两大片区,构建站城一体高品质生活消费场景。 ▲ 天府新区昌公堰站效果图 建成后,项目还将辐射周边三大商务区:天府大道沿线商务区、青岛路站商务区、秦皇寺中央商务区。这样的辐射范围和消费场景规划,不愁没人来。 如此一来,轨道交通可以带来大量客流,极大地带动沿线站点所在区域的产业、人口集聚、房地产开发和物业增值,促进站点周边形成商业居住新业态; 另一方面,沿线站点地区的集聚发展反过来会增加轨道交通的客流,为轨道交通提供稳定或不断增长的票务收入,而通过地铁沿线的土地利用获得收益也能维持地铁的正常运转,也能减少政府财政负担。 4、TOD将使土地利用更加高效 让平原成都也能拥有“立体美” TOD的开发模式能将以轨道交通导向下的土地开发利用做到极致。这在其他国家和城市的成功案例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每一个TOD项目,都会对相应区域的地上、地下、空中进行了统筹规划设计,不仅有公园绿地、开敞空间、也有办公、居住区域,疏密有致。 比如,成都火车站综合枢纽扩能改造将开发利用约6.6万平方米地下空间;高新区陆肖站规划了24小时开放的地下慢行交通,连接地铁站、商业及住宅区域,形成站城一体化交通系统,并通过下沉公园,立体连接地上地下慢行系统;金融城东站的空中廊桥将金融城绿轴、四座核心塔楼以及各个地块紧密联系,构建空中步行体系,并与北侧交子公园有机衔接,打造空中花园。 ▲ 金融城东站效果图 综观目前已开工的6个示范项目——高新区陆肖站、龙泉驿区行政学院站、温江区万盛站、武侯区双凤桥站、郫都区梓潼宫站、天府新区昌公堰站,无论设计还是业态规划,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区域特色。 作为今年首秀的陆肖站TOD项目,经过半年的建设,部分建筑已经开始拔地而起。产爷也去位于吉龙路的项目现场拍回了最新进展。 ▲陆肖站TOD综合开发项目(A区地块二),工程总工期预计715天 ▲陆肖站TOD综合开发项目(A区地块二),工程总工期预计715天 吉龙路的另一侧是陆肖站片区商业用房、住宅用房等设施所在地,目前正在进行地块土方及基坑支护等工程作业。 ▲吉龙路两侧陆肖站片区开发项目 因另外5个已动工示范项目皆为8月开工,所以现场基本都还处于土方开挖阶段。而剩下的7个示范项目也将在年内陆续开工,并预计三年左右完全建成。 随着各区TOD项目的逐渐成型,也将形成新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生活中心,构建起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后记成都秉持着“以TOD开发主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理念,把TOD开发作为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手段,在站点周围进行混合功能及高密度开发,以期创造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社区和城市。 成都拥有全国最高的在建以及规划轨道线路长度,其地铁未来将服务2000-3000万级别人口,这是TOD一体化实践的潜力。但由于真正意义上的TOD在成都开始时间较短,居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包括工作理念、出行方式等对于TOD仍存在一定的磨合期。成都老城区,由于开发时间及开发深度的原因,再进行TOD开发也会存在一定困难。并且,也有不少网友疑惑,如此大规模地建设,会不会造成商业过剩? 所以,成都究竟能不能上演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TOD传奇?真的是一件考验功夫的事!除了科学的顶层规划,TOD的落地也必须严谨并与时俱进,站点与站点之间、站点与人之间、站点与产业、站点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考虑,一样也不能少。 申明:以上所有区域TOD规划以官方最终公布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