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非暴力沟通”有用吗?

 流水笑清风 2019-09-12
“我问他,‘如果我把你的头发也绑在钉子上,也给拽掉一大把,你会怎么想?’他说,‘你揍我的话,我立马去教育局告你,让你连老师都当不了。’这个男生的父母在外面打工,因是家里的三代单传,家人宠得很,根本管不了。”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计划第八期的培训上,一位一线乡村教师说。
非暴力沟通认证培训师候选人李迪老师问:“当你跟孩子说‘如果把你的头发也绑在钉子上’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身体里有一股怒火?有时候当这样一股气顶上来的时候,我们曾经看过的书、明白的道理统统都没用了,就想把心里的愤怒直接释放出来。这两天我们要一起学着怎样把握身体里的这种能量,如何与它相处。”

主动建立连接的“非暴力沟通”

在家校沟通中,容易陷入互推责任的困境中,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多管管孩子的学习,家长则认为老师是专家,把教育责任推给老师。“因为这个世界节奏太快,我们每个人都要处理很多事情,有意无意之间,我们开始用类似‘老师’、‘家长’之类简化的符号和标签去看待‘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都会认为自己很有道理,这种视角造成了冲突。但是只有从那种符号化的世界里走出来,重新回归到一个鲜活的意识世界,看到彼此的真实和脆弱,这些‘问题’才有解。”李迪老师说。
《非暴力沟通》(NVC,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将这种沟通方式称之为一种“爱的语言”,并总结了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李迪老师认为非暴力沟通这种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种心与心的连接,“只有(对话双方)彼此的心连在一起了,彼此间的情意和资源才能流动起来”。这是一种需要主动运用注意力的方法,倡导人们在沟通时把注意力主动放在“四要素”上。
李迪老师在培训中呈现了一名校长与一名教师之间的对话。刘校长希望王老师去县城参加一场培训,而王老师问:“为什么又是我?怎么不让另外的老师去?我坐车不方便,找个方便的人去吧。”校长却说这是一场针对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王老师必须去。王老师最后说:“我不去,什么都不懂,培训回来还要做活动,很麻烦。”双方就此僵持下去。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处理教师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我们拭目以待。

描述观察,而不是发表评论

“观察是对已经发生事件的尽量如实客观的描述,包括听到、看到、想到的。”
人们在描述自己的观察时,常常会夹杂着评论,李迪老师说:“有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在对事件的描述中加入一些评论,里面实际上蕴含了我们的情绪和立场。”在描述一个客观事实的时候,如果带入评论,常常会让对方听到指责,觉得不舒服,甚至产生防备、敌意。
非暴力沟通主张一种基于特定事件和情境的观察,不鼓励绝对化的评价。比如现场有学员认为案例中的王老师不负责任、懒散、不求上进,也有人认为刘校长太霸道强势,这些都是评价。“如果我们被这些评价所遮蔽了,就没办法再看见面前这个鲜活立体的人。”另一方面,李迪老师认为评价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帮助,比如了解对方的性格,有助于在未来安排更合适的工作内容。只是如果要用非暴力沟通来建立心的连接,应该以描述客观的观察为主。

询问别人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

“感受是人身体的感觉和心情。”
培训现场,每一位老师都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卡通人,试着回忆自己生气时,身体的变化,有人在肝脏的部位画了一团火,表示“气得肝疼”,有人涂红了双脚,是因为气得跺脚,还有人画了快要爆发的脑袋
非暴力沟通倡导双方能去理解彼此的感受,因为只有明确了感受,知道一个人当时到底是高兴、失望、愤怒、焦虑……才能设身处地体会彼此的状态,进一步去探寻对方真正渴望什么。
在前面的案例中,大家根据经验猜到刘校长的感受可能是失望、尴尬、无奈、遗憾……王老师则可能感受到委屈、压抑、为难、生气……这些都是隐藏在“强势”或“不负责任”背后的个人感受,如果对话双方能坦诚地表达出来,将有利于进一步解决问题。李迪老师认为,如果一开始就盲目的评价一个人,贴上标签,就失去了一个更立体地认识这个人的机会。“只有看到这些真实感受时,才会消除隔阂感,感知到对方是有温度的。”

说出自己的需要,并且寻找满足需要的策略

“需要是滋养生命的要素,是非暴力沟通意识的核心。需要是全人类共有的、抽象的,不包含具体的人、地点、时间或行为。”
找到刘校长和王老师的感受之后,众人又试图去挖掘二人的“需要”,认为刘校长真正需要的是配合、支持、分担、信任……王老师需要理解、尊重、体谅、关心……
表达自己的需要、询问他人的需要,都需要主动运用注意力,表达和询问的结果也意味着将对话双方的渴望进一步呈现出来。因为“如果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需要是抽象的,满足需要的策略则是具体的。策略是针对问题、矛盾所产生的更为具体的解决方法,它是基于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核心依然是“需要”。“对策略的开放状态源自对需要的连接。要紧紧地拥抱需要,轻轻地拥抱策略。”

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请求,不要隐瞒,不要拐弯抹角

“请求是尝试满足已经察觉到的某种需要的提议。请求是正向的、具体可操作的,并可以立即作出回应。”
我们常常容易混淆“请求”和“命令/要求”。请求是一种双方站在平等地位上的商量,而“请求被拒绝时,对他人进行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造成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中》写道:“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
越明确具体的请求,越容易被他人理解、接受,也越有可能让问题得到解决。提出一个请求的前提,也是来源于对“需要”的觉察。李迪老师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说明确、可操作的请求是一个行动力强的钢铁侠的话,对“需要”的觉察就是钢铁侠胸前的那个能量块。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建立联系。”李迪老师认为,在非暴力沟通中,要想做到“既不压抑自己,也不攻击对方”,就需要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同时在沟通时,只表达自己的状态,而不去评价他人,因为评价可能会被解读为攻击。“当一个人在陈述自己的状态的时候,对方更容易看到一个真实的你的存在。”

关切地用语言倾听,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

“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如果对话双方要建立起内在的连接,了解彼此,就需要真诚的倾听,带着关心、尊重和好奇,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上,尝试看见对方此时此刻的生命状态。
在非暴力沟通的倾听过程中,帮助对方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哪怕对方表达的是愤怒的感受。但需警惕一些习惯的回应方式,可能会妨碍对方说出心声,阻碍真诚对话的深入,比如在倾听过程中作出批评教育、分析诊断、盲目给出建议、表现出排斥情绪、打断对方并讲自己的故事……
在培训中,有学员问:“我知道我需要的是支持,可是(沟通之后)我还是得不到支持。非暴力沟通真的有用吗?”李迪老师认为,非暴力沟通的力量需要在练习和实践中慢慢体会。“不要忽视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一个事件的发生只有在缠绕了我们‘情绪’的时候才会称其为‘问题’。非暴力沟通处理的是情绪,是当下的烦恼,而不是事件。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另一个人,或者在另一种心理状态下,面对同一件事,可能会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更坦然的状态里。在这种状态里,你更有可能恢复理智来应对这个事件。”
非暴力沟通培训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一些问题也依然悬置,那位头疼于“捣蛋学生”的一线老师后来说:“虽然‘非暴力沟通’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感觉有些别扭、机械、不习惯,但是我觉得我之前说话的时候,方式也有一些不对,那种直接反问的方式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以后我慢慢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本文作者:袁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