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开处方

 图书 馆员 2019-09-14


君臣佐使,各显其功

有些慢性病患者接过医生所开的中药处方后,常会习惯性的数一数其中哪些药曾经服过。如果处方中自己服过的药味稍多,看着眼熟,便说这些药都吃过,并对这张处方的疗效产生了怀疑。其实,这种看法不正确。
    俗话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患者所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他们不晓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看不出处方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医理。
    事实上,最常用的中药不过几十味。所以,很多药在处方上的出现频率较高。一张处方,若将其中的药味稍作变动,功效就会大大改变。如治疗表寒证的方剂“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若把方中的桂枝换成石膏,那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治疗热证的方剂“麻杏石甘汤”。前者治疗风寒表实证,而后者治疗肺热咳喘证。由此可见,仅一味药的差别,功效则大相径庭。
    一张中药处方,如果仅是不同药味的简单堆砌,而没有法度,这就叫“有药无方”,其疗效是可想而知的。中医处方的组成,有着严谨的法度。这法度就是君、臣、佐、使。
    《黄帝内经》指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明代的何柏斋进一步说明:“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君药是针对病因、主病或主要症状起关键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方剂中的君药只有一两味,用量也比较大。但这里所说的用量大,是与该药的常用量相对而言的,并非指处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
    臣药作用就像大臣一样,起辅助君王的职能。在方剂中,它主要是一些加强君药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作用有两个。其一,协助君药、臣药加强对其他病情或主要症状的治疗;其二,它可起到制约君药毒性或烈性的作用。如泻下方剂“谓胃承气汤”  (大黄、芒硝、甘草)中的甘草,便是佐药的代表。
    使药一是可以引导诸药之力直达病所,起到引药归经的作用的药物;二是对整个方剂中的药物起到调和的作用的药物。如在一些药方中加入大枣、生姜、甘草等,便是取其调和诸药之功效。
    所以,每味药在处方中所处的地位均不相同,它们是有主角、酝角之分的。古人云:用药如用兵。、合格医生所开出的一张处方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并结合自己用药经验的。所以,当你拿到中药处方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其中的“门道”!

教你如何开处方(一)

江西省名中医   熊光明

         开处方是中医治病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无论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师承出身的中医学徒,或是自学成才的中医人员,刚开始当医生时,虽然能查四诊,辩八纲,能知何病何证,但临到开处方时,究竟该选用哪个方剂,应用哪些药物,给予多少剂量,往往看不准目标,拿不定主意,心无所主。也有些临床多年的中医师,在临证选方用药时,依然目标不明,步骤不清,毫无章法。虽然都背熟了不少方剂汤头,记熟了不少中药性味,但很难用准用好。我已临床四十多年,开过大量处方,治过大量病症,在临床选方择药方面,有不少实用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对刚进入临床实践岗位的青年中医,对虽已临床多年,但临证选方择药仍不熟练的中医,可能会有些帮助,有心学此艺者,且听我教你三招。

         先教第一招——精于选方子。中医看病开方时,一般都要先选定对证有效的方剂,以该方为基础,加减调整开方。因此,必须记熟方剂汤头,故行内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汤头三百首,不会开方也会开”的说法。但中医的方剂汤头确实太多。过去中医学徒要求熟读清汪昂所著《汤头歌诀三百首》;现在中医院校的本科教材要求熟读二百几十首方剂,此外还必须读中医外科、儿科、妇科、眼科、骨伤科等各科方剂,因此现在的中医本科生总共要熟读的方剂汤头也少不了三百首。说实在话,无论是过去的中医学徒,还是现在的院校本专科生,要长期保持熟记掌握三百首方剂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怎么查呢?我的经验是:1、深度理解,牢记背熟50个左右最常用的方剂汤头,(要求能随时背出歌诀,写出全方)2、详细理解100个左右使用频率一般的方剂(要求能随时记出方剂名称,查书开方);3、一般了解50个较少使用的方剂(要求能翻书查到此类方剂)。
         具体做法是: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首先选出50个最有代表性、最常用,最具衍变性的的基本方剂。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生脉散、银翘散、桑菊饮、人参败毒散、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大小承气汤、增液汤、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葛根黄连黄芩汤、清营汤、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独活寄生汤、羚角钩藤汤、理中汤、五苓散、八正散、茵陈蒿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散、六和汤、百合固金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二阵汤、玉屏风散、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阳和汤等。以上方剂的主治范围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使用频率最多的方剂。同时,以上方剂的组成药物绝大多数都是来源广泛的植物药,疗效显著,药价不贵,无毒无害,使用安全。

         例如:四君子汤有补气益心健脾之功,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四肢无力,脉象细软之证。本方加陈皮为五味异功散,治呕吐便稀,不思饮食;本方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治胃炎,脾胃不和;本方加扁豆、黄芪为六神散,治脾胃虚弱、津枯食少虚热;本方合四物汤为八珍汤,治气血两亏,能养血调经;本方合四物汤,再加黄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汤,治虚劳、贫血,能气血双补。

         又如四物汤是养血调经的基本方,可加阿胶、艾绒为胶艾四物汤,主治妇女崩漏,能安胎保胎;加桃红仁、红花为桃红四物汤,主治血瘀闭经或外伤血瘀;合四君子汤为八珍汤,合四君子汤加黄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汤,其功能主治各有不同。

         再如六味地黄丸为滋阴的基本方,可加知母、黄柏为知柏地黄丸,加附子、肉桂为金匮肾气丸,加人参、麦冬为参麦地黄丸、加当归白芍为归芍八味丸,加枸杞菊花为杞菊地黄丸,加五味子为七味都气丸,加五味子、麦冬为八仙长寿丸。

还有通便泻下的大小承气汤,可分别加减为清热泻结的调胃承气汤、增液通便的增液承气汤、滋阴通便的承气养荣汤、祛风通便的三化汤、扶正攻下的黄龙汤、润肠通便的麻仁丸等等。

         临床中医师只要牢记背熟50个最常用、最有代表性的基本方,学透熟记其加减衍生的方剂,就相连掌握了二、三百个方剂。临床时,选择的范围大、目标多,无论病症怎么复杂,都能选出对证有效的方剂来治疗。对于所选100个使用频律不太高的方剂,要求理解其主治功能,并能记熟其方名,待到临床开方需要时,能记得起,选得出,翻看书本就能很块查到,顺利开方。对于其余50个很少用的方剂,如芳香开窍的安营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小儿回春丹,治疟的达原饮、清脾饮、截疟七宝饮,驱虫的乌梅丸、安蛔汤、化虫丸,治疮的消瘰丸、小金丹和外治的如意金黄散、生肌玉红膏等,则可用笔记本摘录或在方剂书上标记,并对其功能主治有所了解。一旦遇到相关的少见病种,易于从方剂书或笔记本上熟练地查到采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过去很有名的方剂,如催吐的瓜蒂散,通便的蜜煎和猪胆汁导法,利水消肿的十枣汤、舟车丸,温阳救脱的黑锡丸,活血散瘀的七厘散,行气消积的蟾砂散,以及解毒消肿的蟾酥丸等等,至今或因其治疗方法太落后,已被淘汰,或因其组方药物毒性大,且疗效低于同类无毒性的方剂,失去了临床应用的价值,应予弃除,不必再耗费精力去了解它。

         通过精选方子,中医不必去死读死记几百个方子,只需学好用好50个左右的方子,并能理解和查用其他的方子,就完全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既简便又全面,既轻松又块捷,大大减轻了医师的背诵方剂汤头的负担。

教你如何开处方(二)

为了使中医新手和生手在临证时很顺利准确地开处方,我在(教你开处方)上一回中,讲了第一招——精于选方子。通过精选方子,中医不必去死读死记几百个方剂汤头,只需学好用好50个左右的方子,并能理解和查用其他的方子,就完全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既简便又全面,既轻松又快捷,大大减轻了医师的背方的负担。

本回再教第二招——变化用方子。医师诊病辩证有时会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或不知病在何脏何腑,或难定其寒热虚实,此时就应学会选用一些四平八稳,适应面广的方子。如外感病,可选用六和汤,藿香正气散之类的方子;胃肠道病可选用平胃散、香砂六君汤;呼吸道病可选用二陈汤、杏苏饮;心血管病可选用生脉散、归脾汤;虚证可选用八珍汤、六味地黄丸;实证可选用承气汤、四逆散;郁症可选用逍遥散,痹症可选用独活寄生汤等。此类方效虽药效不强,但不太偏,最适用于暂时看不准的病。先服它二、三剂,待症状明显,辩证准确后,再选定对证之方。倘若接诊了诸如癌症晚期,脏器衰竭等不治之症,或某些疑难重症,对此类险症,医师切不可有回天幻想,施以猛药,致其速毙。只可用生脉散、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增液汤等补脾养胃滋阴之方药,平和稳健,以求延续其生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倘若患者要求服用中药治疗某些非手术不能清除之肿瘤,或某些无法治愈的遗传病等,此时医师虽明知不可为,但为了安慰患者心理,可选用补脾养胃、滋阴安神的方子,求得心理性治疗效果。只要学会变化用方子,就能灵活对症治疗,该应付的应付治疗,该安慰的安慰治疗。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教你第三招——善于用增减。前人所制定的各种方剂汤头,犹如为打仗而设计的各种排兵布阵的阵法。不同的阵法用于应对不同的战争和不同的敌人,而不同的方剂则用于治疗不同的病证。各种阵法在打仗时,必须视战场及敌情的变化调整兵力布局,而各种方剂则必须视病情的不同而增减其药味。中医的方剂绝大多数都是复方,由多种药物组合而成,依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用药物。通过合理的配伍,增强其原有功用,调其偏性,制其毒性,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其中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有如军中之主帅,其药力居方中之首。臣药的作用有二,一是辅佐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作用,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作用,其药力次于君药。三是佐药。佐药的作用有三,一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消除或减缓君臣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的作用有二,一是引经,引领方中诸药直达患病的部位;二是调和方中诸药协同发挥综合治疗作用。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病有千变万化,医要临证应变,药要随机增减。或加减方中的药味,或加减药物的用量。例如,感冒病伴有咳嗽,可于方中加贝母、桔红;伴有便结便秘可加大黄、厚朴、枳实;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茯苓;血热者加生地、丹皮、赤芍。病重或体实者,可加大药物剂量,病轻或体虚者可减少药物剂量。还应视主证、次证、兼证的轻重,增减方中某些药物的剂量。处方时增减药物,有如打仗时增减兵力,不仅要查清敌情、病情,更要熟知军情、药性。中药的品种虽有一千多种,但中药房和中药店经营的品种只有350种左右,中医临床常有的品种一般只在120种之内,而用得次数最多者,大概只在80种左右。因此,作为临床中医,对于这80种以内最常用的中药,必须熟知其性味功能,不仅要熟知传统的药性,还要了解其现代的药理(药物中的主要理化成分、含量、药效、毒性、副作用、与相关药物配伍的理化反应等),掌握其应用原则及规律,预测其治疗作用,药物反应及疗效。对于120种以内一般常用的药物,则必须熟知其药名,了解其传统药性及现代药理,临证处方需用时,能快速查阅资料,选择应用,对于350种以内比较少用的药物,则只需对其药理有初步了解,能在查书后,选择应用即可。这样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中药性味及药理,费功少,效果好,开处方时得心应手,不仅能争取较好的疗效,更能避免药害。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麻黄会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因此,对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的病人要禁止使用。又如细辛、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和关木通等对肾功能有损害,不到万不得已,一般尽量减除,不宜应用。有些药物如乳香、没药等在煎剂中口感极差,易发生反胃、呕吐等胃肠反应,也可视病情减除或减量。在选用方剂和增减药味时,还应避免中药之间相反、相畏的配伍。有些患者长期服用西药(如降血压、降血糖、抗凝血等西药),则应避开选用与西药成分有禁忌的中药。

   此外,还应合理拟定处方的药味品种数、各味药的剂量和每剂药的重量。一般汤剂的药味应在6~16味左右为宜,除特殊处方外,不宜超过20味。每药味的剂量,应以药典为准,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超过30克。每剂药的总重量应在60~120克左右,除特殊需要外,不宜超过150克。否则如药味过多,寒热温凉夹杂,君臣佐使混乱,难获准确疗效。如某些药味剂量过大,或每剂药总量过大,有可能难以吸收,造成浪费;也有可能发生药害,适得其反。

   以上有关精选方子,变用方子,加减方子的三招,如能细心领会,融会贯通,对辩证施治、选方择药大有帮助。能使繁复变得简单,杂乱显得整齐,混沌化为清晰,疑虑转为决断,让医者胸中有成竹,下笔如有神,选方有主见,治疗分外灵。不过本篇我所讲的都是对中医新手和生手的一些指导,待他们历经磨炼,经验丰富后,就不会只局限用前人的方子。那时他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发明新的方子,创建新的技术,获得新的成果,成为新的名医。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只有一代代新人辈出,中医的创新发展才有希望。

怎样学好中医,非常值得一读

怎样学好中医,非常值得一读不管是不是学中医药,真的值得一看,有点长一  这个话题本身就太大,肯定说不清,只是因为经常有人与我聊到它, 干脆就写出来,大家讨论。首先应该明确我的本意,学中医、做中医与学好中医之间不是一回事。弄个手艺混饭吃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其实还真不 如干点别的,中医这碗饭最难吃!   许多人是好不容易考上医学专业的,也必然很是珍惜,直到一级一级 熬到副高级、正高级,也未必就学好了中医。以我的看法――他根本不应该进这个门。   学中医难不难?不难!这是一些高分学生的看法,原因很简单,他们能够 用功,肯背肯记,不就是那几百个药、几百个方吗?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得心应手。但到了临床许多人的头就大起来了,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教育有问题, 你的教材有问题,你的老师也许也有问题。   认为难的大多是不用功的学生,想投机取巧,60分万岁,这些人肯定不会 有什么将来,也不是我们操心的范围。   我的看法是:难! 二  其一难:   几千年的积累,要你一个脑袋装进去!是什么样的CPU、多少内存 、多大的硬盘?才能处理这么多数据?!想着就可怕。所以要有方法,现在的学院派(大专院校)讲求的是不停的修改教材,所谓去粗取精,但是收效如何呢?说件事情便明了:一个内科主任朋友,带着一群实习学生,非常的尽心尽力,半年之后我问他是否有得意门生?是否要留几个?他回答'一个都不要’,可国家和家长花了多少钱,学生们费了多少力才到今天那!这位主任说了一句 非常令人费解的话――'有几个基础不错,知识还算扎实,但没思想。’好个没思想!太贬低人啦!但细想一下,现在的教育方式不就是培养高分低能吗!几本书、画重点、考重点,ABCDE选择题,肯定不需要思想!而师承派(家传、师传)的如何呢?许多人跟着老师或父母学上几年,弄几个所谓祖传秘方,考 个医师证书,便要杀遍天下了。难怪现在对于师承考试的审核越来越难了,因 为这些人的确把Zhengfu部门弄得头疼。   那位主任所以说那几个好学生没思想,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所有的知识贯穿起来,什么叫学问?学问=知识+思想,学中医不是学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篡改历史,只需要你记住,然后加以理解就足够了。学中医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怎么变?举个例子:要知道'普济消毒饮’,知道'李东垣’,(这是最起码的)还应该了解清楚'大头天行’,(这些就已经构成知识了)但知道这些以后没用!因为你找不到'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疼痛,咽喉不利’的标准病人,现在需要你产生自己的思想:首先是'毒’!所谓'气之盛则为热,热之盛则为火,火之盛则为毒’前边为热为火的时候与你无关,已经是毒的时候就要消毒!简单!什么时候用呢?毒未发的时候,病人高热,没有表皮的症状,你肯定以为是外感入里化热?也想不起来这个方子。等到皮肤红了,正好用!说着简单,火候难拿!那里红肿可以用?头面红肿可以用,(废话!)这是李东垣的原意。后背呢?(比如红皮症)照用!升麻干嘛使?薄荷干嘛使?统统砍掉!加点蒲公英、地丁不好吗?腿上呢?(比如网状淋巴管炎)照用!凡是李老先生原来要往上走的、往咽喉走的统统不要,加点牛膝不好吗?再返回去看,这方子已经被你改得不成什么样子了!好!大好!这就是你的方子,这就是你的思想!等到有一天你觉得'普济消毒饮’这个方子不好用的时候,你可以称得上有点学问了, 因为你一定尝试了许多更理想的组合。   今年医师考试前,一个'赶考的举人’问我,为什么风寒外感不能用麻黄汤,我告诉他“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让用!科举就是科举!你得随他人心愿!你用了就不给你分!”,因为写考试大纲的人不看病,所以就不用,据说很多专家对麻黄汤都反感。原因呢?因为麻黄素!升血压!缩血管?提高心率!就象这几年闹马兜铃酸、木通碱、红汞、这些问题的本质都一样,把问题割裂开考虑,用生化手段研 究方剂,用显微技术观察人体,这不是中医。最起码这种人没有中医的思想。其实,我也很少用到麻黄汤,但原因不一样,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工作条件都很好,很少有受大寒、卫表寒凝的病人,关键是寒邪是否'凝’滞,如果你从冰窟窿里被人捞上来,你看'荆防败毒散’还管不管用。你可以不用麻黄汤,至少可以不给你们院长、主任找麻烦,但你心里必须有它的位置,因为这是张仲景的思想,等到你认为 太阳病怎么那么千奇百怪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记着麻黄汤了,因为那时就已经有你自己的思想了。  三 其二难:  一个好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中医的舌诊、脉诊被许多人认为是看家的东西,是他们西医不会的。我不这么看,中医真正的关 键是它的理论体系,是它的辨证论治法则,是中医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如果丢了这些东西,任何一个西医大夫都可以把中药开出去。但要在自己的脑袋里建立好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使大脑按照这种逻辑思维方式运转并非是一见容易的事!   西医的发展为什么迅速?它是靠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努力,在许多学科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通道。生物学的研究带动了生物化学的进步,而抗生素的发明是西医发展的上帝,没有抗生素的发明,很难想象今天是多么悲惨的世界!物理学的进步导致了baozha式的医学演变,从居里和他太太熬沥青开始,哪一项元素不被医生惦记呢?从琴伦发现了一束奇怪的影子,哪一束射线不投过你的身体?数学的分裂,演变出比尔盖茨这个怪物,高速的数据处理带动了临床影象学发展!中 医就太惨啦!缺乏手段!为什么不用呢?  现代医学(包括西医和各国的传统医学)已经不可能割裂了,因为你的中药已经被人家分解了,你的方剂已经被人家提纯了。你为什么不利用他们的手段呢?我经常用胎盘组织液,就是比紫河车省事,治疗疮疡溃久、新肉不生的时候外用,保证没有药源性感染的问题,因为人家提纯的时候已经把这个工作做好了。脉象坚涩的时候就对病人疼痛的部位来个B超,多省心?!但关键是你的后期工作,超出一个栓塞部位,溶栓吗?人家连肝素都用过了,还那德行,又回来找你,继续'逐瘀’呀,咱们的通络就是周围血管再通嘛,开放周围血管又不是西医的专利,不许你用?关键是你心里得明白,用他们B超科的设备只是为了判断程度,最后还得回到自己的整体辨证上,该补气?该补血?该化痰?还是该清热?这才是你真正的本分,也是 任何所谓现代设备替代不了的!  有些IT人要在中医这个锅里也蒯一勺汤,费劲巴力的搞了许多'专家系统’软件,输入症状――显示病名;输入临检指标――显示方剂,多么简单!但是,错了!这样会害死人的!就象现在的许多中医医生一样,方子背得滚瓜烂熟,就是有一大堆的老病号治不好,原因还是――缺乏思想。计算机的诊断是建立在数据统计的方式下,我拆开过这类软件,一大堆的数据库,优先判断的等级设置理论,加上一些名家的特定诊断结论,加权运算的法则,还有很是花哨的界面,高级VC编程,重重加密,工夫真的下了不少,***用没有!一个好中医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搜索数据(主诉)――数据分类(望、闻、问诊)――数据处理(病理分析)――简单判断(归纳证型)――重新收集数据(舌、脉)――数据定性与定量分析(详细问诊与实验室检查)――逻辑假设(辨证)――验证逻辑(综合分析、整体辨证)――结论判定与显示(拟订方药、书写病历)。[建议那些热衷于开发诊断系统的软件高手参考――假如不怕累死的话。]  四 中医的三个手指头下面是什么?假如你思维敏捷、能真正去理解你摸到的桡动的波动是什么意思,那就能品味出病人的感觉,那病就象得在你身上一样。其实脉搏就是线性系统学中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而线性系统是专门研究'黑盒子’现象的,就是通过输出信号的变化,来理解那个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盒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而中医的脉象不就是这个理论的应用吗?可惜!有哪所院校会给中医专业开设这种课程呢?你不妨自己找本书看看,如果能看懂,你会觉得手下的感觉别有一番新的滋味,那种脉搏的萌动就不是简单的28个分类了,然后再 看'脉经’,会认为那本书简直太罗嗦啦。   想学好中医就应该博学,学什么都会有帮助,会让你的大脑动起来,如果你哪门功课不好,你就把他补上,不然你肯定吃亏,因为人的大脑依靠大量的数据来产生思维,数据越多,速度越快!就象BT下载软件的工作原理一样,它依靠别的数据流来拼凑整个文件。有人看三国小说,发现了大将军原来是甲亢,所以睡觉时闭不上眼睛;有人看红楼梦,发现林妹妹的肺痨不是死于营养不良,而是死于痰火互结 ,气血壅塞。――贾府的伙食标准太高。   有一点需要重申;无论你利用什么现代手段,最后你必须回到中医的思维方式上 来,不然你就找不到看中医的病人的脾了。   等到有一天,你的病人会觉得你很奇怪,料事如神,你说他几天以后会如何如何,果然应验,你不用问诊,便告知他因为家庭琐事而烦恼,夜里常常做噩梦,他会认为你懂得算命!其实,那时你已经有了丰富的综合判断能力了,你和你的病人还会 怀疑治不好他的病吗?这是中医独自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是你最具风格的东西, 不过还应该说明:那些现代诊疗手段完全可以借用,最起码可以参考,只是不能依 赖,中医应该很灵活,并不傻!五  其三、难!   什么都不能太相信!我曾经到过西北的大沙漠,(是参加一次资源考察)顺便挖了几颗野生的药材(我不想说是什么,否则有人会找我麻烦的),回来后与我们药铺(最大的、国营的)的饮片做了点对比,其有效成分前者是22%,而后者仅仅是0.5%。所以,当你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位君药上的时候,你最好对这些东西要充分了解一下。因为中药的计量标准是重量,而不是有效成分,所以有人说'名医亡于药’似乎是有些道理吧,但这种事情你没有办法!就象你每天要吃的饭菜一样,被人投了苏丹红、有机磷、氢氧化钠等等,但你可以少吃,采取慢性自杀的方式还是有效果的?!但你的病人没有选择,他寄希望于你,你寄希望于药,怎么办呢?建议你经常去转转药房,转转市场,我在著名的药材造假圣地转了两年,收获非浅,交了许多造假药的朋友,知道他们如何用黄柏煮小土豆来造元胡;如何用腐烂的羊皮制造麝香;如何用白薯来造天麻;如何给自制的虫草画纹理(不能再教了),所以,这些东西也就不好骗我了。如果有病人吃了几付药还不见效(先要怀疑自己,考虑自己的诊断是否有问题),那最好让病人把药拿来看看,不然会耽误你的进步,我曾经把病人在药房抓好的酒军自己生吃了20g,居然还是岿然不动!   由此类推,医书全对吗?友人建议我好好的学习《医林改错》,因为这位朋友告诉我一句话“医林改错,越改越错”,我非常佩服这位仁兄。因为他看深了一步,比我的'肉眼扫描器’精细了许多。历年的教材都有错!就连医师考试教材也一样污七八糟,所以,你不要什么都相信。《局方》中的神效托里散有忍冬草一味,是什么?是否是忍冬科的呢?一位博导'藿香正气’般的对学生说'金银花’也,事后某公对其戏言“你老家农田边上有得是,名兔耳一支箭,草本一年生,象野白菜, 决然不是忍冬花,也就不是金银花了”此位博导勃然!   现在的教材是西医化的,考试也是西医化的,为了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把中医的题目出的象数学。从方剂学的角度看――什么什么方治疗什么什么病;从临床课的角度看――什么什么病用什么什么方,一一对应,真是妙哉!所以经常见到一些刊登在大雅之堂的杂志上的论文题目总是――'用某某方治疗某某病’[废话!那个方本来就可以治疗那个病,只是某某版的教材忘了写了。]于是,这种论文也能 帮助提职称,建议:凡这种标题的论文以后免发!                 六  出个思考题,这也是我想了一年之久的问题:现在所有的糖尿病就是消渴证吗?现在的糖尿病已经非常时髦了(只要血糖高),但决不象古来的消渴那么好治!血 糖高就是糖尿病?!血糖高就是消渴???   曾经有一位病人,被三甲医院诊断为白血病,精神已经崩溃了,临检指标的确很恐怖,牙龈脓肿严重,尿道感染严重,连续发热三周,但并无其他麻烦,细心询问方知,几年前就折腾一回了,症状类似。到现在还不死?!!岂不怪哉!于是推翻结论,从头考虑,舌质紫暗、脉洪大而弦,用了一大堆清热凉血解毒化瘀之品,七付药了事,两年没再闹腾了,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可这位病人告诉别人说我治好了白血病,害得我有口难辩!但的确不能太相信化验指标,不然肯定早把他吓死了。   '非典’来的时候有些中医隐藏起来了,因为他们太害怕显微镜下边的那个小虫虫,这些'医匠’平时的太平方开得太多,以至于书上没有的病、没有的方就拉倒,连人带虫一齐推给了西医弟兄们,害的许多西医兄弟姐妹在一线上以命换命!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心里难过。我佩服广东的邓老,真是拼了一把,救了不少人。后 悔当初没南下广州,跟他老先生好好学习一番。  我不信邪,所以奇怪:人的免疫系统怎么那么不堪一击?记得当年某一天,突然想起赵炳南老先生的一句话(他写在那里的已经记不得了,好象是治疗什么皮肤病的方解)曰“此毒非大黄不可去也”,恍然大悟!其实,早在'地道战’电影里就有人用过这种理论'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退我攻’,不对!还早,大禹制水时就是一个原则'惹不起,躲得起,’对龙王爷说:您请开路!于是乎,上边重用栝楼,下边重用大黄,其他随证加减,半天一诊,随诊更方,增加代谢能力,让病毒统统开路一嘛丝。使'重症疑似’(避免麻烦,决不报功请赏)转危为安。  所以说中医难,这其中该相信的和该怀疑的如何判别呢?***时有句口号叫'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建议改成'先怀疑一切,再充分思考,最后相信那些该相信的!’还有'贫下中农不信邪’也改成'贫下中医不信邪’吧!   如果你有一天开始怀疑你导师的某个理论的时候,你真的开始有出息了!                   七  其四,难!   古有'中医治未病’之说,没有器质性病变之前怎么都好说,肝区疼痛,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未见占位性病变’,再排除肋神经炎、带状疱疹、胆囊炎等等,谁都可以开药,人家西医内科也会开点加味逍遥丸,急了连多虑平都用。其实多数病人拿到B超报告后就拜拜啦,除非写报告的大夫用'西夏天书’的鬼草大篆书写,病人才回来找你帮忙看看报告单。不然根本就不理你,所以很难抓住现形的'未病’。即便是死心塌地的病人找你,你也开这些药合适吗?连病人都说你是棒槌!你必须运用整体辨证的方式,好生费一番脑筋才行,这些到也无须乎抱怨。可真到了多发结节型肝癌晚期的病人,人家肿瘤科会告诉病人家属'二至六个月’的时候,我保证他来找你,因为就剩这根稻草啦!你该怎么办呢?再告诉人家一遍'二至六个月’?所以不要幻 想治疗那些'未病’。   怎么办?现在的中医接的活大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病。可这才是你长学问的时候呢!首先,你不要幻想出名、长工资、提级别、当专家。没戏!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让病人多活些时候,让他有时间把他的事情料理一下,另外帮他改善生存水平。他肯定是要离开的,除非是诊断错误。我的一位恩师那里有好几个这样的麻烦,都活了好几年了,其中有个'疯子’还能去爬山?!别人都私下笑话他'还想攻克肝癌’?    其实不然,他曾对我说'我从来没打算把那个大瘤子消化掉,只是让他们活着就心满 意足啦’。你怎么想呢?   眼光要放开!这是中医应该具有的品质,自己不要死盯着三寸之内的东西,那是老鼠。更不能死盯着病人身上的那个小疙瘩,因为病人的目的是活着。人活着的概念是什么呢?吃喝拉撒睡,不过而已。有个广告词挺有意思'为了打你而打我,打死你却流着我的血’――讨厌的蚊子。你非要打死那个小疙瘩,结果却先打死了它的宿主。每每看见电视里那些'导购’大肆宣传可以如何杀死肿瘤的时候,我总想为那些病人祷告。'瘤子没死人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火葬厂的哥们可不把人和瘤分着烧,你连雪耻的机会都没有!过去有'曲线救国’之说,不妥!'曲线救人’总可以吧?先杀瘤?还是先杀人?你去原始森林里看看,藤缠树?还是树缠藤?你很难分辩得清清楚楚。所以,应该把眼光放开些,把心思用在改善病人的证上,许多时候那种潜移默化的东西很令人寻味。真正的中医治疗肿瘤是非常讲究的,一个人一个治疗方法, 没有万人齐喝的安魂汤!                  八  现在什么都嚷嚷'规范化、标准化’,我建议不要'紧跟形式不掉队’,中医非常强调整体思想,辨证施治,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不是生产肉包子的流水线!病房里病情差不多的病人,有人挺胸抬头的去办出院手续,有人就永远的呜呼了,为什么?经典的答案永远是'个体差异’!?那就不能让他们治疗时也个体差异差异吗?!!!中医的理论是什么?贯穿中医诊断――辨证――治疗全过程的是什么?很多人到临床上就忘记得九霄云外了,你必须把这块敲门砖时时刻刻拿在手上,这块 砖经常可以打破黑白无常的头,让他们回判官那里编瞎话去。   一个好中医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个道理,你自己之所以还活着,就是因为你的正气比你的邪气强大,(我不相信在你身上找不出一点病来!)别人和你一模一样!所以,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对待病人,他就和你一样的活着。好的中医要有博大的心胸,才可能有博大的造诣,辨证要大气一些,方药也应大气一些,学习更应大气一些。想 学好中医,这是基础的基础。  也许有一天,你会觉得那些成百上千、乱七八糟的杂证被你归纳得没几样了,这 是学问,因为你变的大气了。                    九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我自己也不知道想说什么,云山雾罩里也许还有几句实话,如果你看了认为没用,请帮个忙,把这个帖子转发给葛尤,或许他能摘几个字当台词。   最后,摘了几句以前日记的废话: 切忌――自持一汤,执方待病; 或偶拾片语,疑为古训; 或崇好一门,以叶障目; 或独逞家技,于命相博。 谨遵古训理法,以为变通,临证不可拘泥。 借鉴顶截之说,随证予药,决非庸医俗套。 推理求新,紧扣四诊八纲。 整体辨治,不离气血阴阳。

试论中医临证处方思路与方法 【中医基础版】

试论中医临证处方思路与方法
中医临证处方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方,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临床角度出发,试论中医临证处方的思路与方法。
  1 中医临证处方思路
  中医临证遣药组方,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有其基本规律。其实,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由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到二者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的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在当今临床工作中,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是遣方用药的一个常用思路。然而因疾病之不同、证候类型之不同,或以辨证为主,或以辨病为主,根据临床需要、医者经验不同而有异。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1.1 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处方思路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方法。治法确立之后,成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是“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整个过程。无理则无法,无法则无方,无方则无药,缺少任何环节均不成一体。这种临证处方思维方法,在中医学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来,是后于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但是,当治法已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 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处方思路,要求“理明、法合、方对、药当”。所谓“理明、法合、方对、药当”,即医理明了,治法与医理相吻合,选方与治法相对应,药物选择与方之本意相称。如:1例感冒患者,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其为外感风寒所致的表寒证后,根据表证当用汗法、治寒当以温热药的原则,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并且按法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治法与辨证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反使病情恶化。
  1.2 辨病论治指导下的处方思路 辨证固然重要,然而,辨病论治却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而发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认为,当今辨病之病,已非前人所言中医之病名,而是现代医学之病名。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认识疾病本质的能力远较传统医学明了。虽然中、西医学在理论上相差甚远,或截然相反,然而医学的最终目的是防病治病,中、西医学二者是殊途同归。虽然二者在理论的结合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难度,但在治疗方法上的结合已远较理论的结合先行一步,至今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种经验必将促进理论上的相互融合。这也体现了“实践—理论— 再实践—再理论”的发展规律。现代中医必须有坚实的现代医学知识为基础,必须掌握辨病论治的基本能力,辨病能力的高低可能就决定了一个当代中医医生的水平高低。辨病论治所得出的治法,亦远非古之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法,也包括了现今西医常用的手术、化学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各种方法。在此种思路下所处之方不可能和单纯辨证论治指导下的所处之方一样去理解,例如:“头痛”症状,中医辨证论治可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有肝阳、肾虚、血虚、痰浊、瘀血之不同。从西医角度讲,头痛常见于:高血压病、颈椎病、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瘤、神经性头痛等疾病。如对“头痛”患者诊断不明确,单从中医角度处方治疗,即使中医病机十分明确,治法、选方、用药准确无误,然而治疗效果却会因疾病性质不同而治疗效果迥异。如脑瘤的治疗,脑瘤属于恶性肿瘤,可以头痛为主要或首发症状。若单纯以症状辨证治疗,不结合现代检查手段明确脑部病变,恐怕单纯中药药物很难达到理想疗效。结合现代手段如CT、MR等可快速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等,根据辨病论治的原则,该类疾病的总治则是扶正与祛邪,这就是该病的中医治疗大法,是一个大处方。在扶正、祛邪的原则下,根据病期早晚或祛邪为主、或祛邪扶正兼顾、或扶正为主。祛邪可采取手术、放疗、化疗,并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通络之中药;扶正可采取MRI(生物免疫)疗法、健脾补肾、益气补血等中药。而狭义的处方即具体的中药处方必须放到大的原则、处方之下去理解其作用与意义。具体的中药若配合手术、放化疗则以减毒增效为目的,若单用中药则应以扶正祛邪、综合治疗为目的。所以现代中医应在处方前尽量明确西医诊断,对疾病的性质、可能的治疗效果、预后等因素大致了解后,再选取相应的治疗大法。临床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最佳疗效,才能使自己心中明了,能够对患者及家属负责。
  2 中医临证处方原则
  每一张处方的组成,固然必须根据病情,在辨证、辨病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但在配伍组成方面,还须遵循严格的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即“君、臣、佐、使”原则,现代学者亦有称为“主、辅、佐、使”原则。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处方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臣药有两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清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有两种意义:(1)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在遣药组方时并没有一定的程式,即不是每一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也不是每药只任一职。每一方剂的具体药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俱备,全视病证大小与治疗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选药物的功用来决定。但是,每一方中必有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而且不论何药作为君药时其用量比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这是一般情况下组方的原则。至于有些药味繁多的“复方”,但按其方药作用归类,分清主次便可。 摘自: 医 学教 育网www.med66.com 
  3 中医临证处方方法
  遣药组方时不但要考虑到药与病合,更要考虑到如何按照组成原则将方药配合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更好地治疗疾病而不诛伐太过,需要充分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周密设计。方剂的组成、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3.1 药味加减—对方加减或数方相合 这是临床最为常用的处方方法。“方以药成”,药物是决定方剂功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当方中药味增加或减少时,必然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效的改变。这种变化方法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切合新的病情。例如本文所列感冒之表寒实证,当用辛温解表之剂,可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使汗出表解病愈。假如外感风寒,所伤在肺,症见鼻塞声重,咳嗽痰多,胸闷气短,苔白脉浮的,当以宣肺散寒为主,用麻黄、杏仁、甘草、生姜组成三拗汤,使肺气宣畅,自然诸证悉除。又如,素体多痰而又风寒伤肺,除见三拗汤主证外,还有哮喘、咳痰不利,胸闷更甚,就需要在宣肺散寒的基础上加祛痰利气的药物,如苏子、陈皮、桑皮、茯苓之类,使肺中风寒得解、肺气宣畅、积痰得祛,自然咳止喘平。若外寒内热,则不用辛温之桂枝,而改用辛温大寒的石膏,成为麻杏石甘汤,以解表清肺热。所以说,方剂组成药味的增加或减少,必然改变配伍的关系。因此在选用成方加减时,一定要注意所治病证的病机,主证都应与原方基本相符,否则是不相宜的。还有一点,即对成方加减时,不可减去君药,否则就不能说是某方加减,而是另行组方了。
  3.2 药量加减 这种变化是指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但药量有了改变,因而改变了该方功用和主治证的重要方面。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两方都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组成,若治热结阳明之腑实证当荡积泻热,重用大黄;若治气闭不通之大便秘结腹满而痛,治当下气通便,重用厚朴为君。二者主治证和病机都有不同,所以方药组成的配伍关系上有了改变,药量也随之而异。再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的主治证和病机基本相同,但病情轻重明显不同,所以 只是药量大小有异,配伍关系不变。由此可知,药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是单纯的改变,也可以随着组成的配伍关系改变而改变。
  3.3 剂型的变化 同一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就不同,这主要根据病情的需要决定。一般而言,丸剂缓治,汤剂急治。丸、散、膏剂可以互改,取决于缓急不同来定。
  4 中医临证处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结合现代研究,保持中医特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掘传统医学宝库,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方剂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注重了方剂的作用原理和组成配伍,使其向纵深发展。在研究手段方面,运用同位素、电子显微镜、生物化学、免疫、细胞培养等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从整体、组织、细胞、亚细胞、脂膜、活性递质和分子水平上进行探讨,为方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仍应重视中医传统的整体观,强调辨证论治,强调中医方剂的整体取性、因证论效、中介调理等原理,除了要让现代科学为我所用以外,更不能放弃对传统的研究,不能抛开中医药理论及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理论。
  4.2 注意中药的“新型功能” 所谓中药的“新型功能”,即指临床上确实有效的,前人本草药籍中未记载的,且又不能用约定成俗的中药功效术语解释的中药的新功效、新用途。例如:在研究中发现枳实有升压作用,但若将此证纳入枳实的某一具体功能中进行解释是不妥当的,故将枳实的这种作用名之“新型功能”。这种中药的“新型功能”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药学的内容。其他如:紫菀治便秘、番泻叶治疗目赤眵泪、茯苓治秃发、全蝎治疗缠腰火丹疼痛、硼砂点眼疗腰痛、马钱子治萎证、南星治疗子宫颈癌、橘络减肥、蒲公英治便秘等。
  4.3 注意中药方剂的不良反应 在中药广泛应用于保健、防病、治疗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近来,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应引起充分重视。如云南白药引起的恶心、呕吐、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参苓白术散导致的循环系统症状;壮骨关节丸引起的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金水宝胶囊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藿香正气水、金钱草等引起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患者自身因素、炮制方面的影响、配伍的影响、煎药方面的影响有关,故在临床处方用药时,应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病重者施以微药(启迪释疑之好文)

病重者应施以微药

(一)1964年冬,尝治一患者,男,78岁。食后胃脘灼热疼痛,嗳气数年。医诊食管裂孔疝。遍用中、西药物治疗,其效不著,邀李翰卿先生诊治。先生云:饮食积滞所致。治宜消食导滞。乃处山楂化滞丸,1次半丸,1日3次。服药3天,诸症均减。

患者云:如此小小丸药,每次仅仅服用半丸,哪能取速效?不如每次改为3丸,每日3次服之,余听后颇感有理,乃嘱其改为每次3丸,1日3次服之。连服3日后,不但胃脘灼痛未减,且感到日渐气短乏力。

于是再次求教于李翰卿先生。云:“你不知《伤寒论》116条之文乎?该文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诸家释文多云:'微数之脉,即脉数而无力,多主阴虚火旺,治宜养阴清热,故谓慎不可灸。若误用艾灸,不仅不能疗疾,而反伤阴助热,则为烦逆。’追虚逐实,是说火为邪,一方面追正气之虚,而另一方面又逐邪气之实。即阴本虚,反用灸法则更伤其阴;热本实,反用灸法则助阳增热,这种追虚逐实的结果,则导致血液散乱于脉中,而受到严重损伤。可见灸火虽微,内攻却是有力,它可导致阴血难复,肌肤筋骨失却濡养,形成肌肤枯燥,焦骨伤筋等严重后果。通过举一反三之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任何疾病,只要是正气大衰而又邪实的严重疾病,都是攻补两难的疾病,稍予扶正则易使邪气更炽,稍予克伐则易使正气难支。故处方用药之时,只可扶正而不得助邪,只可祛邪不得伤正,只可补阴而不得伤阳,只可补阳而不得伤阴。因此不管是祛邪,还是扶正,不管是补阳,还是益阴,只可小剂予之。今之患者,所以用半丸有效,3丸不效者,因患者已年近八旬,可谓正衰邪实,故稍增祛邪则正气受伤,正如《伤寒论》所云之'火邪虽微,内攻有力’耳。”余听后仍感疑信参半,不以为然。

(二)1965年冬,尝治一患者,女,41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心力衰竭2年多,遍用中、西药物治疗不效。查其浮肿尿少,胸腹积水,咳喘短气,不得平卧,心烦,心悸,身热口渴,舌质红绛,苔净,脉细疾促而无力。急邀某医诊治。云:此心肾阴虚。宜加减复脉汤养阴清热。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白芍12克,人参15克,阿胶10克,天花粉15克,石斛15克,元参15克。药进1剂,诸证加剧。

不得已,改邀李翰卿先生治之,云:治宜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服药2剂后,诸证大减,尿多肿减,呼吸微平。此时患者家属睹见所用之药剂量既小,药味又少。乃怒斥我云:“如此危重之疾,竟予些许小药,岂能治病!”不得已,乃以原方10倍量为方予之,服药2剂,诸症加剧,家属亦慌恐备至。

急求李翰卿先生再治,云:“原方原量可也,不必改动。”余遵嘱,再处:附子0.6克,人参0.4克,茯苓1克,白术0.6克,白芍0.6克,杏仁0.3克。药后诸症果减,患者家属云:“余只知重剂能挽危重证,实误也。”

(三)尝治患者,苏XX,女,53岁。支气管哮喘合并喘息性支气管炎30余年。其始仅为遇见花粉、灰尘时喘咳发作。近2年来,诸症加剧,尤其是近七八个月以来,几乎昼夜时时俱喘,不得平卧,且饮食全废。医以中、西药物近万元,均不稍减。邀余诊治。查其除气短不足以息,整日端坐不得平卧外,并见指、趾、额、颏、耳壳均冷如冰,舌淡苔白,脉细而促。综合脉证,诊为心肾阴阳俱虚,阳虚为主,兼水饮不化。治以真武汤加减。处方:附子1克,茯苓1克,白术1克,白芍1.5克,人参1克,杏仁1克。服药2剂后,喘咳短气大减,并稍能平卧,微进饮食。

某医睹见药味、药量既少又小,颇有微辞。云:“前医所用诸方药物少者十五、六味,多者竟达30余味,所用药量轻者10克,重者竟达40克,然服后均无效果。此方药物仅仅6味,药量重者才1.5克,如此重疾,用此小药,岂能济事!”乃将原方药量增大10倍予之。4剂之后,诸症又明显加剧。

乃再邀余前往治之。余诊后,云:此病阴阳俱衰,阳虚为主,治疗之时只可微培阳气以助少火之生长,若以10倍之附子则成壮火而耗气损阴矣,故仍宜原方小量服之。服药1剂,果然诸症大减。1个月后,诸症消失而出院。

(四)耿XX,女,50岁。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7个昼夜。医予西药和中药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银翘白虎汤加减等治之不效。邀余诊治。查其神昏,二便失禁,舌苔薄白,舌质淡黯,肢厥脉微。综合脉症,诊为亡阳证:急处四逆汤。方:附子4克,干姜4克,炙甘草4克。服药1剂后,神清肢温,体温由38.9℃降到37.5℃。

某医目睹此状,云:此病如此之严重,反用微剂微量治之,岂能挽生命于顷刻之间,为了对病人负责任,必须用大方大剂治之。且人参大补元气,亦当加之。乃处:附子40克,干姜40克,人参40克,炙甘草10克。药进1剂后,是夜又见神昏肢厥,身热,体温39.8℃。

急邀余再次往诊。余云:“此病正虚邪实,只可以微药以助少火,不可以大剂以实壮火,否则邪盛正衰难挽矣。先宜三甲复脉以补阴敛阳,后宜四逆微量以助少火。”果愈。

(编者按:为免学者矫枉过正,略作说明,作者此处强调的是病重者不一定非得用重药,有时反而需要用微药,然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后文作者会用另外的病例补全。如三七生先生曾在本文后面评按:这里所说的重病者,应该指的是正气极虚的即将火灭者,所以需要微量的易燃物先把火点燃,然后再慢慢把火烧起来。如果是邪实正气被压制的重病反而需要壮火来援助,即通脉四逆汤证的附子大者一枚的用法,微药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杯水车薪,是很难起到力挽狂澜回阳救逆的作用的。)

适其至所

在临床过程中,经常遇见:

①先用小方小剂无效,而改用大方大剂后取效者。

②先用大方大剂无效,而改用小方小剂后取效者。

③先用大方大剂有害,而改用小方小剂后取效者。

④先用小方小剂无益而延误病期,而改用大方大剂后立起沉疴者。

⑤有原方不予改动无效,而加入一二味药后始效者。

⑥有原方不予改动有效,而加入一二味药后反无效者。

⑦有原方不予改动无效,而减一二味药后却取效者。

⑧有原方不予改动有效,而减一二味药后即无效者。

何故?细究其原因有四:即

①未适事为故。

②未求其属。

③未疏令气调。

④未适至其所。

然其最多见者为未适至其所也。

察《素问·至真要大论》在阐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适事为故”、“疏令气调”、“求其属也”的同时,又专文指出这些方法的应用必须适其至所,即既不可太过,又不可不及。

他说:“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至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而奇之,远而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

并在本篇和《五常政大论篇》中谆谆告诫说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五常政大论》说:“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

(一)尝治患者苗XX,男,55岁。胃脘胀痛,午后至夜间加重,稍遇冷或吃冷性食物则加剧。舌苔薄白,脉弦紧。余处以桂附理中汤加味治之。处方:附子6克,肉桂6克,党参6克,白术6克,苍术6克,干姜6克,木香6克,沉香6克,丁香6克。服药6剂,其效不著。

改请白清佐老先生治疗。云:此脾肾阳虚,寒湿中阻。治宜桂附理中汤加减,处方:黄芪15克,附子30克,肉桂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苍术15克,厚朴12克,沉香10克,毕澄茄10克,木香10克,砂仁15克,小茴香12克。服药1剂,其证大减。

余知其状,乃请教白老先生。云:“你所用药力不及耳,必须大剂方可有效。余拜曰:治法对而药力不及亦难取效耳。谨记,谨记。”

(二)患者刘XX,男,46岁。反复感冒5—6年。医有云气虚而予补益症反加重者,有云风寒予解表散寒而汗出难止者,有云风热予辛凉解表腹痛难止者,有云阴虚而予养阴痞满纳呆者。邀余诊治。查其症见全身酸困,头晕头胀,微咳、喷嚏,胸胁微满,舌苔白,脉沉缓。综合脉症,诊为肝郁脾虚,复感外邪,治以疏肝解表,佐以益气健脾。处以参苏饮加减为方。苏叶0.3克,党参0.2克,陈皮0.2克,枳壳0.2克,杏仁0.2克,茯苓0.1克,香附0.1克。

诸医见方,大加非议。有的药店见其量小,不愿售药,然因患者屡服诸药不效,坚持服药以试之,药店才勉强付与之。不意,竟一剂知,三剂已。患者问:为何5分钱之药得愈,而数百元之药竟不效反剧也?答曰:此病正虚邪微,补正则助邪,祛邪则伤正,故可以小量达其病所耳,过者剧,伤其正而不达病所也。

(三)患者乔XX,女,50岁。右腿从臀至足麻木疼痛半年多。医诊坐骨神经痛。前医以药物封闭、按摩、针灸、中药治疗,诸症不减。邀余诊治。查其除疼痛麻木外,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风寒湿痹。予独活寄生汤方(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肉桂10克,茯苓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2剂后,痛麻俱减。

因其本人及其爱人均知医,且其友人又多为外科医生或中医医生。认为既为风寒湿痹,何不再加祛风除湿之羌活以增加效力?乃于原方之中加入羌活10克。连服3剂,痛麻又剧。再求余治。云:羌活乃上半身引经之药,加之则药力反不得达其病之所在部位耳。宜去羌活为方。药后果然痛麻俱减。10剂后,诸症俱失而愈。

附:方中有药,药中有方

在我临床之余,经常求教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先生。

问:为什么有的患者别人用大方大剂不效,而老师用小方小剂却其效如神?

答曰:要想做到处方用药精炼有效,必须做到处方时要方中有药,药中有方。

再问:何谓方中有药,药中有方?

答曰:所谓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即:

①我们每开一个处方,都应该知道这是前人的什么方?它的主治证是什么?

②我们每开一个处方,都应该知道后人在这一方剂的主治证上有什么发挥?我们每开一个处方,都应该知道该方的组成药物的主治证、性味特点、升降沉浮、归经是什么?

这是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原则的第一步。第二步,即所谓加减药物的问题,其中:

①加减一个药物时,必须了解加减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主治功用的特性。

②加一个药物时,必须了解加一个药物可以与原方药物组成什么方?这个方的主治证是什么?

③减一个药物时,必须了解减去该药组成的方剂及主治证。

总之,不管加减什么药都不但知道药,而且应该知道方的复杂变化。

还说:有的人所以用大方大剂不效,其原因有四:

①处方时只注意了处方中单个药物的主治功用,没有注意单个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

②处方时只注意了单个药物的主治功用,没有注意药物组成方剂后所带来的变化。

③加减药物时,只注意了单个药物的主治功用,没有注意单个药物所带来的升降浮沉、归经的变化。

④加减药物时,只注意了加减药物的特性,没有注意到加减药物所带来的方剂组成和功能主治的变化。

在这四个问题中特别是带来的方剂变化。

要想做到方中有方,方中有药,药中有方,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①熟读药物学。在读药物学时,要切忌死背,要多在比较中下功夫,找出众多药物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②多读方。要善于把众多医家主治相同、组成相同,主治相同而用药不同,主治不同而用药相同,药味相同而剂型不同的方剂进行纵横比较,并在比较中找出它们共性和特性。如此这般的钻研数年,就可达到心中有数。

本文摘自《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作者朱进忠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