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过了昨日中秋,又到了“每周写一篇,连续写七年,七年去南极”交作业的日子。 这一周,白天基本在阅卷、游走于公检法,参加检察院的认罪认罚制度中度过。还好,清晨醒来卧听半小时得到课程,临睡前卧看半小时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学习了新课程心理学8讲《焦虑情绪管理》、刘凤科关于犯罪构成的8讲论述、60天成为质证高手线上课以及薛兆丰经济学关于成本的论述等,吸收了不少新鲜知识。 熟悉认知 V 真认知今早,在学习吴伯凡认知方法论时,出现的新名词很刺激,就是熟悉认知和镇认知。所谓熟悉认知,就比如说,一只鹦鹉会说很多话,一天早晨见到你后,说,你好,很高兴见到你,欢迎光临。如果你说,我昨天才来过呀。鹦鹉是没办法回答你第二层级的问题的,这就是熟悉认知的表现。真认知则是能够对掌握的知识迭代升级,知其然并致其所以然。 紧接着又学习了刘松博老师的《公司法治理30讲》第七讲“保住控制权”。学完后,我突然就想,我平时也比较关注公司法的,熟悉公司法中的不少法条,能够接受最基本的咨询,并能出具相应的法律意见书。 如果有人突然问我,王律师,你能给我讲讲创始人如何防止被出局吗。我想在今天听课之前,我只能凤毛麟角的浅层次谈谈法条,甚至是平时学习中关注到的一些经典案例。真要是系统的谈,我目前还真做不到。这种水平,其实和上文中谈到的鹦鹉所具备的熟悉认知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很多人只能停留在熟悉认知的层级,而无法达到真认知的层级呢?检验自己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入程度,是真认知还是熟悉认知的方法很简单,就看能不能回答问题,能回答几个问题,是机械的复述,还是融会贯通的阐述,知识能力层级便一目了然。只是更多的人选择逃避回答问题而已,毕竟逃离舒适区,主动接受新认知,是一件相对痛苦的事情。 控制权与被出局还是言归正传,谈谈老板们都关心的控制权与被出局吧。 中国近30年的商业史,也是一部创始人被踢出局的血泪史。创始人不怕在市场竞争中一往无前,开疆拓土,就怕在资本博弈中一念之差,前功尽弃。所以,与其有东山再起的勇气,不如有保住东山的魄力。 新浪、万科、俏江南、一号店、大娘水饺、太子奶、易到用车、去哪儿网、饿了么、桔子酒店、汽车之家、雷士照明,还有twitter、Uber。这些 大家耳熟能详de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创始人劳苦功高,但都是因为失去控制权而被迫离开公司。 可是创始人如何才能永葆控制权,防止被出局呢,下面我就学习刘松博老师的课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方法共有四个,一是股权控制、二是资源控制、三是架构控制、四是协议控制。 股权控制关于股权控制,必然绕不过三条生死线,即67%、51%、34%,创始人只要牢牢控制好,保持一个适当的融资节奏,就不会被出局。 经济学里有一个优序融资理论,啥意思呢? 融资首选是内部自有资金,其次是外部债权融资,实在不行了,才选择外部的股权融资。如果必须进行股权融资,投资人进来的话,肯定不能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创始人要把相应的控制权和索取权让渡给投资人。 可是,公司发展绝不是停滞不前的,公司要做大做强,必然要引入社会资本,吸收新的投资人,甚至是合伙人,那就必然会出现股权被稀释,那么问题又来了。 资源控制任何创始人都不要盲目地乐观,如果不做控制权的安排,只要股份比例低了,在资本面前,谁都不安全。雷士照明的老大吴长江,以及上述的几家公司的老板,都是这么被出局的。 股权被稀释得少了,担心失去控制权,都可以做些什么安排呢?方法也还是有的,比如抓住经销商资源、掌握员工资源、知识产权资源、客户资源、原材料资源、技术人才资源、投资商资源。 这些都是一个公司的核心资源,不同领域的老板,都要熟知自己这个公司的核心资源是什么,并采取相应的手段牢牢抓在手里,才能股权控制不占优势甚至是被出局后,通过启动核心资源重返战场,扭转战局,夺回控制权。 架构控制毕竟资源控制是为了救济的,也并不是每次都能依靠资源控制翻盘的。最能干净利落取得控制权的,还是要属架构控制了。 一种是金字塔持股的架构设计。操作方式如下:
二是采用有限合伙企业的架构。操作方式如下:
协议控制现实中,很多创始人对于公司章程都不太重视,使用的大都是工商部门提供的模板,等到公司治理危机出现了,想起来去章程里面寻找支持,往往为时已晚。 因此,通过在章程中对公司法里的任意性规范进行重新约定,合理设计控制权,还可以在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比强制性规范更高标准的条款,来实现控制权。
当然,除了公司章程,协议控制的普遍做法还包括一致行动人协议和投票权委托。 一致行动人协议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的,就是指当几个股东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约定大家都听某一个股东的意见共进退,这个股东的控制权自然就增加了。 投票权委托就是有的股东把自己的投票权委托给特定股东来行使。 尾声当然,上述谈到的都是建立在公司向好发展的基础上论述的,也就是老板是好人。如果老板是个大坏蛋,应该怎么样才能让他滚蛋呢? 刘老师说,办法也还是有的,且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