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智汇百川 2019-09-14

助读资料

王阳明的《传习录》名言,句句透露心学的玄机,耐人寻味

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自号阳明子,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他早年也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习宋儒的学问,朱熹的著作自然也是他熟读的对象。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他考中进士,第二年,他被授予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来又改为兵部主事。可以说他在而立之年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功成名就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专志授徒讲学”,和“心学”家陈献章的弟子湛甘泉结交,共同以昌明圣学为追求。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为直言进谏,冒犯权贵,一度被当时的大宦官刘瑾排挤,后来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在龙场,王阳明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形而上学的问题,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逐渐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之后,他又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于是顺道回家省亲,一路上给自己的得意门生徐爱讲述《大学》的宗旨,被记录为《大学问》,成为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纲要。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王阳明的“心学”远祧孟子,直承象山。针对程朱理学越来越脱离人的生命而知识化、外在化的倾向,特别是其末流所暴露出来的支离破碎的弊病,王阳明以更加简易直截的思想与“先立乎其大”的入手方法,开辟了另一条与朱子不同的成德之学,拓宽了主体自立自主的精神价值世界,展示了道德自律与人格挺立的实践精义及具体路径。他所提倡的“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理论主张,实际就是强调人内心深处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知识论应该与活泼的生命相结合。

“传习”一词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部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也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其“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书中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心学”观点,体现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宗旨,可以说是阳明学说的精华。

王阳明深受先秦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又直接继承了南宋陆九渊主观唯心论的观点,因此形成了庞杂的哲学思想体系。

王阳明提出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心外无物”,认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没有人的意念活动,就没有客观事物。所以他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又便是物”。

王阳明还提出“心外无理”的观点。在他看来,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所以说“心即理”。他这样说,是为了强调社会上伦理规范的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理学(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承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他的主张是以“心即理”为基础,所以同时又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关系的做法。“知行合一”的含义,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能算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连的。

在当时社会上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因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纠正时弊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有关道德的实现。

名句赏析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不昧”,大约是指本心不受外物障蔽,保持原始的本然状态,心灵处于安宁、虚静和专一的情状。在此状态下,才能静下来体察世间万事万物之“理”。不昧的“心”如镜子一般映出“理”,所以说,“心即理也”,心与理为一体,而反对朱熹将心与理分成两部分。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王阳明赞许孟子的“不动心”:心中充满道义,发现万事万物的道理,那么任何事发生都能对其泰然处之,让自己的心如泰山般稳固,不因外界毁誉而动心,不大喜大悲。

无善无恶事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是阳明心学的精华。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善恶知之所以产生,是在面对外物,自己的思想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能辨清善恶就是“良知”,行善事、去除恶念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比如面对一把刀,想到行凶便是恶,想到用来切菜做饭便是善。善恶的想法及行为是本心受到外物而产生的,被事物引发的善恶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本心,心中能明善恶,存善去恶,就能保持心之本体。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这几句即王阳明的重要观点“知行合一”。知行是一体的,要是真的对某事物有所认知,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去做了。产生想要做一件事的想法时,“行”就已经开始了,只有切实展开行动,想法才能变为现实。亲自实践了,便是已知了。

王阳明认为,圣人所传的学说只有一个,就是将认识与实践合而为一,知与行是一事两面。做到知行合一,知而能行,才能在实践检验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省察克治”必须时时去做,事事上也皆可做,能做到主动、自觉地省察、克制自己对外界事物的不正当欲望,就是自我修养。省察与存养本是一物,只是在有事或无事时说法有别。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

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事上磨炼,就是通过具体事情来实现克治之功。省察克治应通过做具体的事来实现,而不是一味打坐冥想。若只想不做,一遇到具体的事,也招架不住,不能应对。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阳明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就如树的根基好,抽出的枝条、结出的果子就是好的。修养好本心,那么一定会有美好的德行。

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

冬天的时候想到父母的寒冷,要想办法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时想到父母的热,要想办法让父母感到凉爽。这些行为是必要的,但只是枝叶,最根本的还是你那颗孝敬父母的心,这些行为都是从纯孝之心这个根本而生发出来的。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不忠、不孝、不慈、不信,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由倨傲不恭造成的。为人不可太过傲气,对不同的人和事物,都要常怀尊重与敬畏感。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工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去人欲,并非抹杀人的自然欲望,而是去除会产生危害的过了头的欲望,而达到一种中和的状态——“天理”。去人欲、存天理,不是只有在静静地躺着、坐着时才能做,在行动中也可以做到,时时、事事皆可磨练。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王阳明认为立志是学问的根本,这个“志”不纯是从一己之私利出发,而是去除过度私欲,合乎“天理”,理即心。存天理,恢复本心,便是“立志”。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

仁、义、理,都是从本心上来,只是本心在不同的侧重方面会有不同的名称。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应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做适当的事,谋划和行事都不要越过自己所处的地位。遵照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做事,才是君子,才算作是致良知。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有向上向善的进取心就是学习。一直念着过去的事,考虑未来的事,并没有什么用处,只会使自己的向上之心有所懈怠和分散。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能真心悔过是一种良好品德,但有的人犯错之后过分耽溺于悔恨之中,不能原谅自己。“是药三分毒”,在悔恨中不能自拔会更伤及自身。悔悟是正确的,也不必太过自责,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宽容。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与朋友相处,只有彼此谦让,才能让双方都受益,互相攀比则会双方受损。在人际交往中,要抱着谦虚的态度,才能实现双赢和互补,有所进益。

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着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着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良知就是行事的“头脑”,支配人的行为。遵循良知而行事,以不变应万变。不在于受与不受这个行为,而在于受或不受的道理。该受的时候就受,不该受的时候就不受,看你心里明不明白这个理。

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

正德五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当地百姓因为无法忍受官府的压迫而发起暴动,王阳明安抚百姓,并承诺为其做主,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在任期间,他以疏导为主,关心百姓的诉求,也积极推行教化。这种行政管理方式,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只有理解透彻了,就记住了,若是只为求记住,那么记的过程会很痛苦,而且也不会理解透彻。而只要理解透彻了,自然就记住了。但理解也不是最高的,最终极的境界还是“自家本体”——自己的心。理解最终还是为自己所用,如果目的是求理解,那还是不够的。

常快活便是功夫。

王阳明“龙场悟道”十分有名,但是龙场其实是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跟随王阳明一起来到龙场的人大都病倒,只有他安然无恙。王阳明在龙场受了两年的磨难,依然安康,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

只要一个人心存正气,行得正,就不怕被鬼迷了心窍。好色,就是被色鬼迷;贪财,就是被财鬼迷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就是被怒鬼迷了……诸如此类,与其说被什么鬼迷住了,其实都是自己的心不正,不能定。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一个人,若是真的用功,他人的毁谤或是欺慢,也会是一种磨炼,也是使自己的道德进益的机会。如果不用功夫,那么别人的毁谤就是登时将自己击垮的魔鬼。每一次外界的挑战,都是对本心修养的一次考验,是将其作为“进德之资”还是“魔”,就看自己的功夫了。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凡事不可强求,之所以无法获得宁静,是因为我们有时是刻意追求宁静。而越是刻意,越不得宁静。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的观念远承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性是共通的,圣人之心与常人之心本来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平常人自以为无法与圣人比肩,容易被外物遮蔽自己的本心。只要积极向善,克制遮蔽本心的魔障,有成为圣人的志向,人皆可成圣。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遇事须先反问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苛责他人。

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这句也是继承了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常省察自我,反观己心,去除障蔽,不可松懈,才能有所进益。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 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 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人都会犯错,因为犯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

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能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 “那静时的功夫, 表面看是收敛, 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一、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阳明先生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阳明先生继承了孟子思想中的精华,他说良知良能人人皆有,圣人和愚夫身上都有。圣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产生了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帝王,所有一切都由它产生,任何事物都不可与它相比。人若能彻底恢复良知,无一丝缺陷,自然就会手舞足蹈,不知道天地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取代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叠起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的理论思辩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

“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比如,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她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对于朱熹的的解释,可以这样理解,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世上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是因为不知道。

比如读书,有人说我也知道读书对我好,但是我挤不出时间啊。这些措辞貌似合理,又有自我安慰的功能,就容易让人陷入知而不行的陷阱。

久而久之,就麻木了,即使哪一天感觉迷茫了,或者被某些事情刺激了,但是已经失去了机会,或者丧失了能力。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这句话说得精彩,也有生活经历,我们都有这个经验,若是专心于某事,心有所属,就会暂时忘记周围的人和事,即使干扰再大,因为聚精会神,也可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所以,修心也是这样,做学问,甚至追女朋友都是如此。心不专,难成事。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

王阳明主张,精神、意识是根本的或第一性的,万物则是由意识派生的,无人心便无世上的一切,是心使世界有物,无心便“心外无物”。

“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他又说: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每个人干事时,一是要专注,而是要坚持,要学会明辨是非,不随大流。然而要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所谓格物致理,心无外物,需要正本清源。

“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服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改正错误,要正本清源,扫淤廓清,必须下大力气,不留死角,不存侥幸。

好比一个苹果腐烂了,只挖出腐烂的部分,以为就可以无事了,其实仔细辨别,腐烂的周围也已经开始变质了,如果不及时清除,整个苹果都要扔掉。

如果是枝叶败露,过个一年,还有新生。若是根也烂了,就很难发芽开花了。所以,为人处世也是这个道理,要辨别美丑,识破善恶,理清头绪,才能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

【大意】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位子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思考问题不要越出自己所处的地位。2、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大意】 读书做学问必须有根本,必须从根本上下功夫,循序渐进,才能有进步。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大意】 人,必须在具体事情上磨练,才能立得住,才能做到“静是定,动也是定”的境界。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大意】 既然立志做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习。凡是学习不勤奋的人,一定是他的志向尚未坚定。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大意】 志向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气才成功的。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大意】 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世间纷繁万物乃至万物之间的变化、关系都在人的心中。王阳明自己笑自己,以前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却枝枝叶叶向心外寻找,结果只是缘木求鱼。

为学大病在好名。

语出明朝王阳明《传习录》。最学问最忌讳的事情便是贪图虚名。

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

出自明·王守仁《传习录·三》。继往开来是指要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务益兴行礼让,讲信修睦,以为改恶从善者之倡。

出自明·王守仁《告谕安义等县渔户》。一定要兴起谦让的礼仪风气,讲求诚信,修养和睦,从而改变恶劣的习俗,从新做好人,做正当的事情。

少睡眠则神自澄

出自明·王守仁《传习录》。缺少睡眠会使得变得神志糊涂,而好的水库面,能够让人心情舒畅,精神乐观。

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

语出明朝王阳明《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错过时机的奖赏,就像是没有奖赏一样,等到了事情之后,再加以处罚,就如同没有处罚一样。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出自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如果不能够树立志向,那么便不能够取得成功。

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出自王阳明语。所谓的立志,就是学习的动力所在;而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实立下的志向。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

【释义】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即以花为善,以草为恶。若要利用草时,又以草为善了。这些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而产生的,所以从形体上着眼看善恶是错误的。

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了,只去修身以俟,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释义】至于‘夭寿不二’,它是教育人们一心向善,不能因环境优劣或寿命长短而把为善的心改变了。只去修身等待命运安排,认识到人的困厄通达长寿短命是命中注定,我也不因此而心动。

知识拓展

有关王阳明的小故事

1. 王阳明和“四句教”

《传习录》中还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越经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自然作用的体现。这是意在告诉人们,不要去执著于具体的善行,而要认识自己的本心。

“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定,和宋代哲学家程颖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颖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2. 关于王阳明的神话传说

据说王阳明出生前夕,他的祖母梦到神人身着彩衣驾云而来,敲锣打鼓送来一个婴儿。梦醒后便听到婴儿啼声,因此祖父竹轩公给这个新生儿起名为“云”。又传说阳明由母亲郑氏怀胎14个月才出生,直到5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与邻家小童嬉戏,恰巧有一僧人经过,说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竹轩公听后有所醒悟,便更改了他的名字,阳明便当即能够开口说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