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zskyteacher 2019-09-15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影像科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1、概述:

良性占位,肿瘤样改变。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畸形、血管损伤相关。临床上大多无症状,偶有上腹部不适及压迫感,肝功能大多正常,AFP阴性,多为体检发现。多见于青年人。

2、病理改变:

肝小叶样增生,增生的细胞与周围肝细胞一样,较大时可突出肝表面,病变区动脉管径较大,无门静脉分支,实质部分为正常肝细胞、枯否细胞、血管、胆管、淋巴细胞;肝小叶正常排列结构消失。

(1)中心星芒状疤痕:放射状纤维组织,FNH有一条或多条供血动脉由病灶中心向周围辐射状分布,其中常包含有滋养动脉及毛细血管网,但缺乏完整伴行胆管和门脉分支;

(2)含有枯否细胞;

(3)无包膜,可多发。

3、影像表现:

(1)典型FNH:

所谓典型即病灶强化符合“快进、缓退、瘢痕延迟强化”的特殊性;

CT平扫:病灶为等低密度,中央瘢痕为更低密度。

CT多期增强: 

1)动脉期:除中央疤痕病灶全瘤样强化,其密度明显高于肝实质并接近同层腹主动脉;

2)门脉期:病灶强化程度下降,为等或稍高密度,中央疤痕仍为低密度;

3)延迟期:病灶为等或稍低,疤痕结构在延迟时可出现强化,由低密度变成高或等密度。

(2)不典型FNH:

1)无中央疤痕结构的FNH;

2)动脉、门脉和延迟期为高密度FNH;(原因:a、脂肪肝背景;  b、病灶位于肝脏上部,动脉、门脉期扫描时病灶所在层面的血流属于肝动脉后期相,因而病灶强化仍明显。

3)强化后FNH病灶边缘的特殊表现:强化后边缘出现高/低密度环;

4 )多发的FNH病灶;

5)病灶内见钙化;

6)少血供的FNH:多见于较小病灶,增强动脉期病灶密度高于肝实质低于主动脉,门静脉密度下降至等密度;与多血供的小肝癌强化特点相似,鉴别难。

4、鉴别诊断:

(1)肝细胞癌:HCC的强化特征为“快进快出” ;临床HCC患者常有乙肝、肝硬化病史、AFP升高。;

(2)肝血管瘤:典型肝血管瘤强化特点是“快进慢出”“早出晚归”,动脉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随着延迟强化向中央扩散;

(3)肝腺瘤:比FNH更为少见,好发于育龄期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者,亦为富血供病变;

a、肿块内无中央瘢痕;b、无延迟期强化的特征;c、容易合并肿瘤出血。

5、治疗:

目前FNH尚无发生恶变的报道。对疑有FNH癌变的病例应首先排除纤维板层型HCC和高分化HCC的可能性;对大于5cm,进行性增大的FNH,建议手术治疗,方式为规则肝叶或肝段切除,标本送病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