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思明居士 2019-09-15

一个人是否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是不是以他演讲时慷慨的程度,喊口号时声音的高低来衡量呢?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人只是善于表演忠诚,而不是真的忠诚。

但在具体的历史当中,善于慷慨陈词,激情喊口号的佞臣,却总能比别人更能博得“忠君爱国”的好名声。而那些不善此道,只会踏实肯干,用实际行动忠君爱国的实干家,却常常被误解,打击,摧残,甚至被人格攻击肉体消灭。

公元1398年,明朝的开创者,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也是这一年,江西穷学生王艮的传奇人生才刚刚开始,在不久之前进行的全省科举考试中,王艮拔得头筹,得了第一名,这一年他三十岁。

两年之后,王艮再接再厉,前往南京应天府,在全国科举考试中,用一支笔打败了全国的学子,考取了全国第一名。

可惜满腹经纶的王艮,遇人不贤,在殿试中遇到了能够决定他命运的皇帝朱允炆。

朱允炆对即将被点为状元的王艮很感兴趣,可在近距离观察王艮后,又觉得王艮长得有点丑陋,所以在最后关头,推翻了考官们的结论,将王艮列为第二。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就这样,王艮与状元失之交臂,状元成了他的江西同乡胡广。

胡广能够被建文帝赏识,不仅因为长得帅,还因为胡广在策论中,严词抨击明初的藩王政策,与建文帝想“削藩”的想法不谋而合。

以貌取人,失之王艮,建文帝朱允炆之识人能力,可见一斑,后来连他自己都为这个选择感到懊悔不已,觉得对不起王艮。

这次考试,无意中创造了另一个记录-----江西人包揽了前四名,不仅胡广和王艮得了第一第二,连第三李贯,第四吴溥也都是江西人,而且前三名都来自江西吉安府。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江西四人学霸小组一起被分配到翰林院工作,参与修撰朱元璋的《太祖实录》。

王艮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成为状元而埋怨皇帝,也没有嫉恨胡广,在业余时间,以写诗文为乐,因为这些诗文多以梅花为叙事对象,所以后来被统称为“王艮咏梅诗”。

可惜时局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作诗时间,王艮在翰林院工作不到两年,远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幌子,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兵临南京城下。

建文帝朱允炆的末日即将来到,臣子们也不得不各自打算各自的前途。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于是,胡广,王艮一起来到吴溥的家里,开起了江西老乡会。参加此次小会议的,除了胡广,王艮,吴溥,还有当时已经颇具盛名的大才子解缙。

解缙也是江西吉安人,虽然年龄和王艮等人差不多,但早在洪武二十一年就中了进士,比王艮等人中进士早了十二年。

国难临头,越是才名出众的,越受建文帝器重的臣子,越容易招祸,反倒是排名靠后,才能也不突出,不受皇帝重视的吴溥,看起来退路不少。

所以聚会虽然在吴溥家里进行,但真正着急的,却是另外三个人。

胡广受建文帝之恩最重,他大义凛然,强烈地斥责了燕王朱棣的强盗行径,宣誓自己与燕贼势不两立。解缙随后附和,慷慨陈词,表示自己一定要忠于皇帝朱允炆,与大明正统共存亡。

王艮大概是被两位才子的壮烈所感动,他的眼睛里满含泪水,一句话都没有说。

吴溥的儿子吴与弼旁听了叔叔们的谈话,待到会议结束之后,尚陶醉在胡广的慷慨大义之中,对父亲感慨地说:胡叔叔能够为国家死节,的确是件流芳千古的好事啊!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低调的吴溥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了一眼儿子,说道:胡广是绝不会殉国的,这几个人当中,真正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敬止(敬止是王艮的字)。

吴与弼后来是一代大儒,从小就自命不凡,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但就在他不服气的时候,隔壁胡家大院里传来了胡广的叫声:外面乱糟糟的,看看咱家的猪跑了没有?

小吴叹了一口气,对老吴的判断甘拜下风:没错,您老人家说的对,连一头猪都舍不得的人,又怎么可能舍得了一条命呢?

当夜,大才子解缙收拾细软,趁着天黑溜出城去,跪倒在朱棣的帐下,史载“缙驰谒”,一个驰字,说明了解缙同学投降的迫不及待。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只是我实在不明白,这个迫不及待向燕王朱棣投降的才子,在几个时辰前,为什么要在一群同乡好友面前,表现的那样慷慨大义?

也是在这一晚,王艮沐浴更衣,与母亲和妻子诀别,从容饮下了一杯毒酒,以身殉国。

消息传到了应天皇宫,穷途末路的建文帝潸然泪下,派洪武二十四年的老状元黄观代表自己前往王家,为王艮致祭。虽然事起仓促,但建文帝的安排是有深意的,派老状元去王府,实际上是在后悔当初的选择,承认自己的错误,王艮才是建文二年的真状元。

第二天,胡广和李贯也追随解缙投降,成了“燕贼”帐下的小贼。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未几,南京城破,建文帝不知去向,那位为王艮致祭的老状元黄观,投江殉国。

贰臣胡广,李贯等人,获得了暂时的荣华富贵,却留下了千古骂名。在他们的家乡吉安,老乡们说起状元公,固执地认为一定是王艮,而对胡广嗤之以鼻。

大才子解缙如果不是因为有后来修《永乐大典》的功德,只怕也和胡广李贯一样,逃不脱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虽然如此,那段“缙驰谒”的龌龊行径,还是成为他一生的污点,被很多正直的文臣武将所瞧不起。

朱棣称帝之后,也看不起那些先前受建文帝皇恩,后来投降自己的臣子。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有一次,朱棣在宫中找到建文帝时期的一些奏折,上面有不少“讨伐燕贼”的议论。朱棣故意将那些奏折拿到朝堂之上,笑着质问那些贰臣,让解缙,胡广等人都无地自容,不知道如何应对。

就在这个时候,李贯同学突然觉得自己机会来了,于是高兴地从朝班中跳出来,声明自己从来没有写过这种奏章,以表明对皇帝朱棣的忠心不二。

不料皇帝朱棣翻了脸,拿起奏章就甩到了李贯的脸上:你丫还有脸说,你拿着朝廷俸禄,受建文帝之恩,国难当头却不思为君分忧,我最看不起的就是你这种奸臣!

李贯本来想露个脸,结果露出了PI股。

不久,明朝的法律工作者们看皇帝的脸色行事,给李贯罗织罪名,将李贯投进监狱,折磨至死。临死之前,李贯痛哭流涕,想起了同乡好友王艮,懊悔不已。

解缙在文学上的成就,冠绝大明朝,令人敬仰,但是他的政治品格,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老解在投靠朱棣之后,很快成为永乐朝的新贵,不仅主持修撰了《永乐大典》,还被任命为内阁首辅大臣,显赫一时。

但是不久之后,解缙就又重操旧业,搞起了政治投机,参与到了皇子夺嫡的斗争之中。

大明朝国难当头,大臣慷慨激昂痛斥叛贼,骂完从容投敌

其实政治投机这种事,很多人都在参与,但解缙做起来,一点也不收敛,一点都不避讳,导致路人皆知就不好了。

明成祖朱棣欣赏解缙之才,但对解缙的政治投机同样很反感,看不起解缙的人品。永乐四年,朱棣在得知解缙参与夺嫡斗争之后,将解缙逐出朝堂,贬到地方。

又过了八年,朱棣又想起了解缙,暗示锦衣卫尽快除掉此人。于是,锦衣卫的特务们将那位大才子灌醉,扔到了冰天雪地之中。解缙在半睡半醒之间,被活活冻死,连句遗言也没有留下。

如果他临死之前,解缙有那么一瞬间的清醒,大概也和李贯一样,能想起当年那个为建文帝殉节的同乡好友王艮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