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碗,益丹田补虚损,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不是参汤,胜似参汤!

  平凡的人 2019-09-16

小米,是一种古老的粮食,被誉为“百谷之长”在中国古代,江山社稷的“稷”字,就是小米。

国家的代称叫做社稷,社是我们对祖先表示一种祭祀,稷是小米,“社稷”的意思就是我们祖先用最好的粮食来供奉祖先,可见其地位。

一、益丹田,补虚损

《本草纲目》里记载小米的功效:“养胃气,去脾胃中热,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解小麦毒,发热。治疗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在中医看来,胃气是健康之本。小米春种秋收,得天气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最养脾胃;色黄入脾,和胃、养胃气的作用尤其明显;味咸入肾经,滋养后天之本——肾脏。所以,小米能治霍乱、反胃热痢,能开肠胃。

正值冬日流感频发季节,不妨煮一碗得大自然天地精华的小米粥,温暖脾胃,滋养身体。

“五谷为养”,食欲差的人,一般对小米不会反感,而且吃了以后,食欲能好些。

二、“助谷神”的婴儿辅食

《本草纲目》引姚和众方:“婴孩初生七日,助谷神以导达肠胃,研粟米煮粥如饴,每日哺少许。”

古方中:小孩生下来七天后,就可以把小米研成细粉,久煮,煮得像饴糖那样黏稠细腻,每天给小孩喂一点点。

这是在给孩子“助谷神”,“导达肠胃”,也就是开胃气,使肠胃通达,培养小孩的后天之本。因此,婴儿添加辅食,可以从小米开始。

而现代提倡的是,孩子满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也就是说满4个月后,就可以开始每天给孩子添加小米糊了。

小米脾肾双补,很养人,吃久了能使男子肌肉结实、身材魁梧、精力旺盛,使女子容光焕发。孩子吃小米,更利于茁壮成长。

三、滋阴养血的月子米

《春秋题辞》讲:“粟乃金所立米,为阳之精。”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

在盛产小米的山西,女人坐月子离不开小米粥。因此小米也被称为“月子米”。

小米之所以受到产妇的青睐,从中医层面来讲,有“补虚损”“养心安神”的功效,从营养学上表明,小米不仅含有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等,其中,铁量比大米高一倍,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纤维素更比大米高出2~7倍。

铁元素含量丰富的小米,对于产妇产后滋阴养血大有功效,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其恢复体力。

四、能熬三层米油的压塌楼

小米煮粥食,米油是其营养的象征。

仅需三步,教你怎么煮出米油:

1、谦益的小米不需要淘洗,直接倒入锅内(因为小米的米糠富含营养价值,淘洗会将米糠淘走;其次是小米种植全程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不抛光,员工全程佩戴手套,所以吃谦益的小米,免淘洗)。

2、电饭煲、压力锅煮粥的米水(冷水)比例约1:12。

3、小米煮好后,再拾一勺麦芽糖倒进锅内,用勺子稍加搅拌,就可食用了。

轻轻地喝了一口,稠厚而又柔滑的米油带着一股小米特有的香气,从口中滑入胃部。浓厚的米油在小米粥表面凝结,是小米的精华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