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孝子文化试论

 见素抱朴780 2019-09-17

中国的孝子文化源远流长,浩若瀚海,深入我国民众的骨髓之中,是我国民众的核心价值之一。孝子文化,讲的就是善事父母,对父母要服从要瞻养要敬爱。它是我国家庭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和基本规则,反映着人小的时候要有所教,老的时候要有所养,这样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人之爱和被爱的心理需要。

父母之于子女,子女之于父母,天然的存在着一种最亲近的感情,如牛之舔犊,羊之跪乳的一样的自然,满足人对依恋、亲近、慈爱、尊敬等等方面的心理需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抛弃了这种感情,那末,他一定是出于极端的自私自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不成其为人了。

中国的孝子文化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达三四千年的演变过程里,形成的历史典籍汗牛充栋,奴隶统治者和封建统治者给它附加了十分繁琐沉重的内容。《孝经》《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图》最为普及,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长。在这些典籍中,有的内容异化为反而不利于人的生活的东西。比如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个叫子约的人,五岁丧父,不肯食肉,后丧母,居丧,哀毁骨立。人云:“崔九作孝,风吹即倒。”(见《北史.崔逞传附崔儦》)。对此,早有先贤哲人为之做了分析批判,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我们民族的孝子文化。因为中国的孝子文化,正如上述所言,它反映的是人之爱与被爱的心理需要,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要讲爱,要讲社会和谐稳定,最自然最方便最容易的,莫过于中国孝子文化的“父慈子孝”了。对中国孝子文化,我们要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前提下,继承发扬和光大,以建立现代社会的孝子文化。

怎么样建立现代社会的孝子文化呢?我以为:

第 一、要对传统的孝子文化,剔除那些与自由民主等时代精神不符合的内容,将那些束缚人的独立自由,不利于人的成长及全面发展的内容删去;对其精华部分赋予时代精神和现代内容,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古为今用,大人小孩都能接受,乐于接受。不然的话,生活在当代,却要用前代的生活规范来要求,身子在当今,脑子却在中世纪,结果是老的少的都不舒服,尤其是老年人观念上还尽拿以前的“孝子”标准去要求儿女,结果是徒增烦扰。这在基层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常见的现象。笔者就曾见不少,心理难受。在这方面,我以为,我们老年人(六十岁以上)还是要以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里说的那样,“自已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来自励。

第二、还是要宣扬传播我们的孝子文化。现在的社会确实存在一些“亲情缺失”的现象,多少人都在为此痛苦。革除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对人们进行“孝子文化”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懂得尊敬和瞻养父母是作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作人的底线,让人们从心里以孝为荣以不孝为耻。但是,这种宣传教育,要删除传统孝子文化里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孝的方式方法的内容,否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抵触,反而不利于孝文化的传承。笔者常常经过一个小学门前,也见过一些“少儿国学班”。他们常常以大喇叭的形式,大讲大唱诸如“晨昏省定”等等孝子文化内容。真不知道那些天天盼望父母见面的“留守儿童”,听了,心里是何感受?我也曾见过儿女远在千里之外的年迈的父母,聆听那些一味讲“常回家看看”时潸然泪下。这样对传统孝子文化死扳硬套、机械照搬的宣传教育,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第三、要尽可能的创造一种有利于“孝子文化”的社会条件,使子女有能力有精力有时间进孝。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养老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子女有责任有义务瞻养老人己写进法律,这是十分必要的。人们也感激的看到,国家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尽量在社会层面做到“老有所养。”但是,现在的年青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想为父母进孝,他们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否给他们一定的“孝假”以及在迁徒、住房、教育等方面一些优惠呢?使他们有能力、精力和时间进孝。

总之,中国孝子文化其精华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符合人们爱和被爱的心理需要。人,满足这种心理需要,是一种幸福快乐,反之,则会痛苦。发扬光大孝子文化,满足人们这样一种心理需要,是提高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应有之义。这要从主客观两方面,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全方位,都努力进行维护坚持、发扬光大,才能做到且经久不衰。这也是我们建设民主、自由、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