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 | 无极桩功原理及练法

 山左杏林 2019-09-18

一、无极桩功原理

太极拳的无极桩功是古之贤圣参透逆运之理,还原之道,于后天运用道家功法复先天之元气的修养功法。那么,在修习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明白何谓人体的“天然顺行之道”?何谓“逆运之理,还原之道'?这就涉及人的形与神的形成过程。人的形与神是互为表里的,神为形之主宰,形为神之屋舍。只有形圆方能有神居之体,只有神具方能有形动之令。

那么,形与神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先从一个人受胎,住胎与出胎的过程说起。一个人的受胎,即指父精与母卵交合成珠,形成胎胞。而在精子与卵子相合之初,其父母二气首先交会感应,此元始真气包藏在了胎胞之内。胎胞一成,则寄生在母体的子宫内,道家称之为纯阴之地。胎胞形成,母体自身就会感觉到子宫内有物附着,宫内自然生出脐带与胎胞相连,一呼一吸,气血都会向此处流动,与所受胎胞之元相通。

受胎之后,则为住胎,就是胎胞寄住在子宫之内,从开始发育而至成熟的过程。在住胎时,伏藏在胎胞内的元始真气开始生阴阳分五行定六气,而造化成形。先人们把元始真气伏藏之处称为肾,所以胎儿最先开始发育的脏器就是两个肾脏,即玄牝。元始真气生肾,道家的五行相生理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金生水,而土居中,与水、木、火、金都发生着关联(这种思想理念成为了后世中医养脾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养脾派就是以脾胃为后天之本,强调通过养脾健胃来调理,滋补内脏),五行分掌各方,既互相转化,又互相克制,而它们又会再分阴阳、五行,相互之间相索相交.......如此分化相生,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气机循环系统;受气机的催动,胎儿的脏腑系统开始发育,肾、脾、肝,肺、心、小肠,大肠,胆,胃,膀胱等器官逐次生出,又在生长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同生共长,同时与它们相关的人体组织器官也随之孕育成形,逐渐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备的形质之体。(在此,我顺便提一旬,经常听到有些人振振有词地指着肚脐以下三分之处来示教下丹田的位置,可他们手指的方向却是自已的務胱部位,可见他们对下丹田的含义和位置不甚理解,要想找到下丹田,那就得从胎儿形成的过程中去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下丹田正确的位置,那就是肚脐往里三分之处。)胎儿的生成过程也就是阴承阳生,气随胎化的过程,因此,人的成胎而至生长发育,其根本就在于元阳真气。在形与气循环相生相长的过程中,胎儿的形质逐渐孕育成长,真气也逐渐运转充足,同时形成两个人体,一为可以看得见的有形之体,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二为看不见的无形之体,这时的无形之体是分散的,散布在我们的四肢百骸中,是需要我们后天运用我们道家的修炼功法进行修炼,才能成真形,才可以像我们自如支配我们肉身一样支配我们的真形。胎儿的真气是沿经脉网络循环流动,升降往返,相生互化的,同时也带动各个器官组织完成其新陈代谢,同生共长,逐渐发育成熟的。(注:这个经脉网络就是复杂的人体经络,是古圣先贤们在修炼自身和治疗他人病痛的过程中,所感知和验证到的人体真气的升降往返所循环的基本路径,联系基本路径之间的关联网络以及它们与肉体形质之间的联系。先人们对此加以定义,描述,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经络理论,即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构成基本十二经脉,以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为奇经八脉,再加上联络它们之间的十二经别、十二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周边网络,比较形象地描绘出了气的运转概况。

胎儿在母体之宫中,双手掩覆自已的面部,与外界相通的七窍处于闭合状态,完全仰仗与母体相连的脐带受母体之气血滋养,混混沌沌,纯一不杂,是为先天。经三百日后胎儿形质发育成熟,自可引来灵光人体,即形备神来。灵神一人,即宣布了胎儿生命的独立,自然想要与母体相分离,此时,神气向上,头转向下而降生。胎儿出离母体后,双手自然分开,天地之间的空气从口鼻出人,引发出一声啼哭宣告了一个新生儿开始用肺来呼吸,由此进人后天的生长历程。婴儿出生以后,正常情况下,大约需要五千日的时间,自身的精气上下往复,循环滋养方可使元气足,而至元精满、元神具。

由此可见,每个人体内的元始真气,生养了我们的形神之体,而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因我们感知外部世界而滋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和欲望,以及体内生理激索和机能的作用等等,都会对元神产生干扰,遮掩了元神本来的清灵虚静,使其对事物的映照反应发生偏差,就会阻碍元阳真气的自然循环,或妨碍自身元气与天地正气之间的自由出人升降。而心理与生理的互相影响并不固定,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心理先有反应,也可能生理先有反应,如果受其影响而不知解决之法,致使体内元精过于亏耗,会使得根源不固,造成元阳走失,真气耗散。无论孩童还是成人,气弱则无以滋养形质,衰、病、老、死纷纷而至。所以如果我们能排除干扰,安定心神,使根源牢固,以精滋养灵根,则气自生,气养灵源,则神自生,直至精足,气满,神具,则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以此得道。

上述讲的是,人先天形备神来而出世及后天的成长过程,那么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来滋补先天之元呢?我们从后天最先开始并贯穿一生的呼吸来逐步展开论述。《黄帝内经)讲,正常健康人,周身的经脉共计十六丈二尺(这里的丈,尺、寸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长度计量的固定尺寸,而是我们的先人计量人体气的强弱而制定的单位),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呼脉动两次,一吸脉动两次,定息时脉动一次(吸呼之间为定息),一个组合共计脉动五次,在达到二百七十定息时,气可环身一周达十六丈二尺,而气行五十周时,也就是一万三千五百定息时,气行八百一十丈,则应天之常数。脉气太过或不及,均为病生之兆。例如,一个人如果一呼脉动一次,一吸脉动一次,在达到二百七十定息时,气环身一周仅达八丈一尺,则为气少之兆:一个人如果一呼脉动三次,一吸脉动三次,在达到二百七十定息时,气环身一周可达二十四丈三尺,则为气躁之兆。如一呼一吸脉各动四次,叫脱精,四次以上则死矣;而脉绝不至或乍疏乍熟,都是死亡的症候。也就是说,人体的元精,元气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会自然沿任督两脉统领的经络系统运转,如果这个运转停止,就宣布了这个人生命的终结。

道家讲,只有心平才能气和,所以强调修心为上,平时练气就是在心态平和的状态下,使人体的气沿经络正常运转,归于元海,即到达下丹田。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何渭心平呢?心不起波称为平,心执其中称为平。如能够长期保持心平这种状态,使经脉正常地运转,才能其寿无穷。为了保持气脉的正常运转,道家形成了一整套调理经脉运转的功法,如打通小周天法、炼精化气法等等。

先介绍打通小周天法:

先寻一洁净而又僻静之处,最好能保持空气的流通,但须注意不要有风吹到身上任何部位。面向东方结跏跌坐,即双盘;如初学面不能双盘者,可平盘,即普通的散盘,只需将双脚交叉盘回即可,以能让自己舒适放松为宜。手掐子午诀,按于脐下。调整呼吸,待呼吸平和后,先叩齿三十六遍,以助收敛心神;再用舌头在口腔内转动,舔齿内外三十六圈,双眼随舌的转动而转动。舌转毕,舐上腭,静心数息。以各人的资质和功力的深浅不同,而数的方法和数目有所不同,总之要以能够保持心神安定而不烦躁为基本原则,待有基础后可数至三百六十次或体内真气循环一个周天为宜。数息完毕,口腔内津液充满,应以此津漱口数遍,然后以意念从任脉向下,摄过谷道,到尾间,徐徐上夹脊,中关,再以目上视,鼻吸莫呼,撞过玉枕,将目往前一转,直过昆仑,倒下鹊桥,再咽下一口津液送下重楼,人离宫,而至气海。到此略微定一定,再运前法,共运行三周,口中的津液,也分三次咽下,即道家讲的天河水逆流。津液咽下之后,静坐片刻将双手掌搓热,擦下丹田一百零八下后,连肚脐一起捂住,稍待片刻,放开手掌时整理好衣服,一定要将脐腹部围住,千万注意不要在此时受风着凉,古人讲“养得丹田暖暖热,此是神仙真妙诀”。然后用左手心搓有大拇指背有手心搓左大拇指背,将双拇指背擦热,从鼻梁两侧的眼窝处向双眼外侧推揉四十九道,以去心火;再擦鼻梁两侧三十六遍,以润肺;双手指搓耳廓十四遍,以补肾;双手掌干洗脸十四遍,以健脾。两手掩耳鸣天鼓之后,双手交叉慢慢翻掌往上举起,抬头双眼看手背,即朝揖三次,徐徐呼出浊气四五口,鼻收清气。最后两手抱肩,移筋换骨数遍;以拇指揉玉枕穴二十四下,双手背搓腰眼一百零八下,双手搓左右足心各一百零八下,谓之一周。坚持行此法,精神强旺,百病不生,长生耐老。此练法要循序渐进,初练时一定要找一位懂得此术的师父在旁指点,方为宜,待任督两脉有气感时谓之打通小周天。(注:任督两脉在平时是通畅的,那又为何叫打通呢?打通的意思是人为通过意念能够控制,谓之打通。

而炼精化气是道家修炼成仙的第一步骤,与打通小周天法基本相同,炼精化气重在阳精在体内的运转,一提到精,就不能不说到道家的精气神理论,炼精化气就是这一理论的初级表现。精气神理论的修炼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炼精化气,第二阶段为炼气化神,第三阶段为炼神返虚。炼气化神,炼神返虚是一则必须在明师的直接指引下修炼,二则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境界。炼精化气就是讲以生殖之精(男指睾丸之精,女指卵巢之精)气化后,以五气朝元添补先天之元的方法。而一个人要想修炼此法,有一个入门的捷径,那就是把握住自身“活子时'这一关键时刻,首先声明一点,一个人平时也能修炼炼精化气之法,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说要把握“活子时'这一时刻呢?是因为“活子时“是人体正阳之气正旺之时,如能从“活子时”人手修炼,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什么是“活子时”呢?“活子时”不是指固定的时间,而是指一种生理状态,是男女在没有性欲的情况下,身体生殖器官发生的自然的生理反应,即男子生殖器官勃起,女子子宫收缩且乳房发生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婴儿“不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也”的状态。老子为了让人们易于理解,用一个在成长中的男嬰来做比喻,男婴是绝对还没有男女性意识的,但当他在似醒未醒之时,生殖器却会勃起,那便表示生命本有精气的凝聚,阳精之气正旺,我们把这个时候的生理状态称为“活子时”,此时道家又认为是药生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如能把握住心念,不因生殖器官的反应而动男女之欲,反而能清醒地运用正确的功法导引阳精之气循督脉(即中枢脊髓神经)而上还于泥洹宫(即间脑部分),然后到达上丹田(即两眉之间),也就是道家讲的“还精补脑”。阳精到此以后,就是道家讲的“丹头一点先天之气”到了上丹田之后,可化为华池神水(即口腔与脑下垂体分泌的津液),循十二重楼(即喉管部分)降至下丹田(即肚脐部),便是打通任脉。如此真气循任督两脉的循环运转,道家称为转河车。

修炼到此,再加上中宫胃气的充盈,如能达到心空清静而人定的状态,这时男子的睾丸和会阴部(道家又称为海底)会有自然的收缩现象,此时会觉得有一丝力量自前向上循耻骨至内面上冲到小腹的下丹田部位,与中宫下降的气机相接,陡然之间促使性腺的活力恢复,发生无与伦比的快感,同时这种快感循双腿内侧而直透到两足心和两足趾,此时自身的感觉其乐融融,这个阶段才到炼精化气的初级阶段。

再往后就到了道家所讲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阶段。三花与五气都是比喻词,三花即是指精气、神,五气便是心、肝、脾、肺、肾,三花聚顶的顶指的是头顶百会穴,五气朝元是指人体脏腑之气各归原来的本位,本位是指下丹田的元气。人的生长是离不开先天的元气的,如能达到五气朝元的境界,就能补充先天的元气,就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三花聚顶时,人体的感觉是什么呢?就是经过炼精化气的阶段,渐渐地周身柔软下来,如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状态,感觉到非常的安逸,好像没有了对身体的感觉,只是头脑似乎还有一点反应。此时无论出现何种状况,如能保持一念不生,一意不敢,突然之间会感觉到头顶好像有一股清虚之气自天而降,直贯而下,沐浴全身,身体呈现出无比的清凉之感,这个时刻道家叫做“醍醐灌顶'。而五气朝元呢?是在达到上述境界后,忽然感觉呼吸之气自然地完全停止,而平时所讲的内呼吸(即是指丹田的呼吸)也自然地停止了,这个时期会过一段时间偶然极其轻微地呼吸一次,不知道有身体的存在或没有身体的存在,思想、感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正是体内脏腑之真气还原本元的时刻。这个状态过一段时间会自然停止,身体恢复正常,这一状态所延续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练精化气的修炼到此便告一段落,此时自会感觉到身轻如燕,形神兼具,目光如炬,周身上下好似有使不完之力。

以上所说是对小周天,炼精化气,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一个概略性讲解,只是以修炼经验来说明修炼的方法和身心的感受,而在大众的修炼过程中,每修炼到一个环节都会因个人的性别、体质心性、环境疾病、信仰、潜意识等因素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感觉和反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有些人先有五气朝元,然后才有三花聚顶的感受,这也是正确的。所以最好在修炼中能有经历过此境界的明师指点,以防偏差,特别注意在修炼功法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一个安静而不会被打扰的环境下修炼,如果在入定过关的一,刹那,受到干扰,后果将不堪设想,道家一般讲此时会走火人魔。

有人对炼精化气、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不甚理解,认为是不可能的。对此我有两个观点,第一是人的意念到则气血到,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大脑如没有气血的滋养就会死亡,三花聚顶只不过就是人为地控制了气血的运行,在运行时携带阳精之气到达头顶是必然的,因为精液不排出体外时,人体会自然吸收,精气随气血在体内运行。第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脑神经有病变的人,即西医讲的精神病患者,发起病来力大无比,四五个强壮男子按不住,请问这个病人的力量来自哪里?我认为它是因病打破了神经系统的束缚所产生的力量。我再拿我祖父给我讲的一个故事来加以说明,有一个老太太,在火灶旁纺线,火灶里蹦出一颗火星,引燃了老太太身旁的棉花,老太太发现后,身边碰巧无水,在情急之下,迅速地搬起身旁的磨盘将火压灭,事后老太太再想移开磨盘则难以如愿。那老太太搬动磨盘之力是何力啊?我认为是她情急之下,脑子里没有进行任何的分析比较,也就是在没有任何想法和意识的情况下,身体所发出的本能之力,而后来她无法再挪动磨盘,是因为火灭了,不着急了,她的大脑就会用意识来测量会考虑磨盘是不是很重?我能搬动吗?这就会对她搬动的力量产生障碍,导致老太太不再有力量挪动磨盘。如果我们通过炼精化气的方法加以练习,用意念导引任督两脉,冲破后天神经意识的束缚,也就是在精神正常、能用心意控制的状态下,运用先天本元之力(武术称为真力),通过我们心意的控制发出,就能达到内家拳拳理所描述的制敌效果。如不摆脱后天神经意识的控制,内力是不可能发出的,就会跟平常人一样,这就是练此功和不练此功的区别。

《黄帝内经》是我们祖先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巨作,是道家修养理念的综合体现,它将道家先贤口传心授和分散记录在不同典籍中对人的认识加以集中和整理,此著作奠定了中华医学的理论基础,只可惜流传到现在的版本已不完整,有所遗漏特别是心,灵两篇的遗失对现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部分疾病的防治(如癔病等)造成了损失。如想弥补这部分理论,只能从道家的古籍善本中寻其踪影,为疑难杂症的防治找到依据,为治疗提供帮助。

依据道家理论,通过内炼调息,可以使体内的阴阳之气,沿经络系统,在周身正常地循环;通过意念的导引,调动丹田之元气,运达周身各部,以此可达到治病、养生、炼形之功效。如要达到如此之境地,必须先依托道家八段锦功法打通小周天,即用意念能够控制住任督两脉而有气感产生。换句话说,在练无极桩之前,用意念调息之时,能感觉到体内真气向下丹田灌注之感,由此气感行生出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真气通过经络血脉传达到四肢百骸,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意到则气到,气到则血到,血到则力到的理论。我们如果能够坚持上述办法进行修炼,在站无极桩之时,不着丝毫后天之干扰,不尚气力,因其不尚气则浊气沉,不尚力则浮力泯,运用炼精化气之法,则先天之气可充盈,元力可展,不仅助长内功,还可排除对元阳真气运转的干扰,逐步使之恢复到自然运化灵通的状态,自可见到月照千江,天清万里之兆。

我们从先天的虚无中来,直到后天的成长发育,在这个过程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我们身体内本元的滋养,也就是我们先天之元气的滋养,我们要珍惜它,不要被后天的种种欲望所耗损,要加强个人的修为,平时应该使用道家修炼之法加以补充,我们的身心才能康健。(道家内丹修炼秘笈)中谈到的梅花桩也好,太极拳等功法也好,它们都是行功,练行功的目的是把自身的正阳真气通过行功的方法沿经脉四肢往返以养形,而八段锦,无极桩功等功法则是沿任督两脉通过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以心中的真火炼就阳精真气,以滋补先天元气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统称为炼神。只有形神兼炼,才能成就武术所讲的内功,才能有内力,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先天元气通过我们的修炼充裕了,那么再通过任督两脉把先天元气按上述炼精化气的方法,经过五气朝元、三阳聚顶的修炼过程,此时已不是三花的精、气、神阶段了,而是三阳聚顶(三阳即指的是经过修炼以后上、中、下丹田的纯阳之气,此气已无阴气附着)的阶段,这时头顶的百会穴会感觉到如同天窗的开启,好似阳光照了进来,身心豁然开朗,仙胎即出,我们就快活地成神仙了。

二、无极桩功法

无极之形,即是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身体安然不动的立正姿势。此时心中无形无象,无意无识,混混沌沌,一气浑沦,实是天心纯然而未有分别之至性,为天然顺行之道。世人经常违背此自然之道,做出种种伤害自身的事,却自以为在修身养命,待没有效果时,又认为修养之法有问题,摄命养生之术未能尽善尽美。于是古之贤圣,参透逆运之理,还原之道转乾坤,夺造化,一气运行而太极生焉,于后天之行功中,以复先天之元气。

1.其歌诀为:

无形无象无纷拿,一片神行至道夸。

参透龙无根蒂固,混混沌沌乐无涯。

2.无极桩功练习法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徽向内扣,膝关节做曲(微曲是要双膝自然放松,不紧绷而已);微收臀,尾阊与地面垂直;两臂自然放松下重下领微收,头须豎直;眼观鼻,鼻观口,口同心;舌舐上颚(舌舐上颗不需用力,只是轻微抬起舌尖,接触到上颚而已);气运丹田:一吸一呼为一口,吸气不管,吸满后屏气将津液(注:舌舐上顎,则津生满口)咽下。然后缓缓出气,同时将吞明之物用意念控制缓缓送至丹田,吞咽数次。此乃咽津法,咽津法乃意念导引之法,它是通过咽津用意念控制,来调动全身之真气,以养丹田之元。此功法大约站半小时左右。

注:无极桩法看似简单,练起来很难,因为此功法实为内炼之法,乃是调动真气体内运行之术。站桩前必须懂得内气运行之法(即调息之法),打通小周天,方可练习。须特别注意的是,在修炼此功法时,须有修炼此术达到一定境界之人在旁指导为宜,以防偏差。

太极拳是离不开上述内功的,何为内功呢?乃内劲也。在练拳时不用拙力,反长内劲,此乃太极拳之长处,此拳从头至尾,势势皆有内功。演练时,若能牢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注丹田,提顶调膛,则不久可见奇效,循序渐进,方可进入太极拳修炼之正道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