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素食资讯,身心健康与养生,正能量信息要分享给你。 一碗最平凡的饭菜, 就此散发出最耀眼的人性光芒, 因为这是善的光芒! 几乎没有人知道, 在深圳罗湖鹤围村, 有一家大隐于市的素食餐厅。 虽然藏在小区的深处, 没有经过任何宣传, 不大的经营空间里, 只有16张桌子,64个座位, 然而,一到饭点, 就能看到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 排队的人里有很多是老人, 还有穿着环卫工人衣服的阿姨, 无人照顾的学生, 以及腿脚不太方便的伤残人士。 每天来这里的人数很多, 但队伍却极其有序, 从来没有喧哗、推挤。 这家餐厅名叫: “芬陀利华”互助餐厅, 长期提供免费午餐,不管你是什么身份, 只要来了就管吃饱,不收一分钱, 唯一的要求是不能留下剩菜剩饭。 因此,很多独居老人经常来这儿, 他们有的是老伴不在了, 或是子女外出打工, 不是一顿饭能吃好几天, 就是索性不吃了。 虽然店里只提供素食, 但四菜一汤也是非常丰富了, 更主要的是, 很多老人都能在这里和其他人聊聊天。 老人们被这样照顾着, 也非常感恩, 有时候店员问老人有没有什么喜欢吃的东西时, 他们想一想都会说,“什么都可以”。 能吃上一口热饭, 有个说话的人就已经很满足了, 还有什么奢求的呢。 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个地方,接纳他们, 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却比任何美食都要美味。 店内还摆放在一个小书架, 上面是一些与佛有关的书籍与光盘, 这些也是免费取阅的, 赠给有缘人。 而每一个饭点, 在吃饭的同时也不忘善意, 店内就餐人员总会自发性的坐好, 集体朗诵感恩词和供养偈, 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可是这儿却将它实现, 3年多的时间里, 每天送出200份午餐, 如今已超过18万份。 不得不提的是, 这家餐厅全年无休, 每送出一份午餐, 就亏上一笔, 距今已亏损二十多万元。 据店内负责人刘先生说, 这家店是几人合资, 他们创办这家餐厅的目的也很简单: “我们从这个社会的到了很多财富, 既然现在我们有这个能力, 也该是我们回馈的时候了。 而且互助餐厅能坚持下去, 其实要感谢的是在这里帮忙的“店员”, 每天默默地付出。” 是的,每天都有一群可爱的人儿来到店里, 人数不固定、工作不固定, 没人管理、更不需要监督打卡, 甚至连工资都没有。 而他们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门, 有退休在家的郑阿姨, 有菜市场的徐阿姨, 还有小区的维修师傅。 他们的年龄已过半百, 从50岁到80岁都有, 所有人加起来的岁数超过600岁, 来这里之前,他们都互不认识, 但在这里之后, 他们变成了最好的朋友。 之所以愿意无偿劳动, 也是因为他们已经将这里当成了家, 身旁的人是朋友也是亲人, 为他人提供帮助的同时, 自己收获的也是一种自豪, 浓郁的归属感便在爱心中延续。 再苦再累,也想坚持到底, 就拿83岁的周爷爷来说, 即使天天干着体力活, 没有一分钱可拿, 他也乐此不疲的来这里帮忙, 忙起来更是七八个小时不得闲。 为了能按时为孤苦的人提供午餐, 基本上义工们清早六七点就要过来, 一直忙到下午三四点, 不仅要煮200人的饭菜, 还要洗这么多的碗筷。 甚至忙的时候, 连吃饭都顾不上, 生怕耽误了时间, 70多岁的马阿姨, 就是这样, 每天都是边刷碗边吃饭。 其实,义工们也都再为他人着想: “这里还有很多人要吃饭, 如果人手不够, 其他义工会很辛苦。” 就是这样一颗善心, 不求回报的服务陌生人, 才将爱心接力下去, 让无数人都投身其中。 循环往复, 爱心换来更多的爱心, 善意积累更多的善意, 小店因善而生, 人们因善结缘。 一碗最平凡的饭菜, 就此散发出最耀眼的人性光芒, 因为这是善的光芒! 文| 看道 candot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