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螳螂拳起源考」王郎创拳说

 吕剑藏书 2019-09-21
「螳螂拳起源考」王郎创拳说

螳螂拳的起源有王郎创拳说、侠盗传拳说、于七创拳说等等多种传说,颇具神秘色彩。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王郎创拳说。

传说,古代武林高人王郎与僧人比武落败,心中郁郁,于树下歇息,忽见树上有螳螂捕蝉,动作迅捷灵巧、刚劲有力,勇猛无畏,深受启发,遂模仿之,创出了螳螂拳术。

王郎创拳说在历代螳螂拳传人的拳谱中都有叙及,而最早见诸螳螂拳第四代传人梁学香的拳谱《可使有勇》。其序曰:“昔此王郎老师,作为分身八肘、乱接、秘手,但论虚实刚柔,其妙无敌。”

另一文字来源是1892年王永春(王云生)编纂的七星螳螂拳拳谱《重集少林衣钵真传》,其中有《十八家拳祖姓名》歌诀,其中最末一句为“王郎的螳螂总敌”。

王永春称其拳谱中《十八家拳祖姓名》乃明朝福居禅师(经考按少林辈分福居禅师应为宋朝人)所作,所以文中所称的王郎似为宋朝人。七星螳螂门内也有称螳螂拳始祖王郎是南北朝的梁武帝时代人,号茅山丹士,字法明,山西太原人士。

1926年,郝恒禄先生著《太极梅花螳螂拳略论》,其中说:“夫螳螂始祖者,姓王名郎,前汉人氏,世家不详,平生不仕,无虑于富贵,因好武术之勇,性豪爽,爱交友,继称一世之绝技也。”

螳螂拳大师张炳斗在其武侠小说《螳螂拳演义》中说,螳螂拳为明末清初陕西省淳化县王郎所创,王郎实名为王文成。

王文成初练少林功夫,后与习通背功的张琦比武失败,在回乡途中,看到螳螂斗鸟,得到启发,苦心钻研,取螳螂的动作特点,集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创出“崩补”和“八肘”两套拳,并取名“螳螂十八凑”。

可见,王郎的具体生平、创拳内容、传人情况如何,历来众说纷纭,至今无法考证,并无定论。综合分析,应该不外乎以下两种可能:其一,王郎是传说中人,并不存在。

明末清初习武者根据民间流传之拳法以及《罗汉行功全谱》等拳谱,经李秉霄等几代练家逐步充实完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冠名为螳螂拳。因官府禁武,为避嫌不具实名,假托王郎为鼻祖。其二,确有王郎其人。

根据考证,螳螂拳起源于以莱阳为中心的胶东地区。1985年版的《武术大辞典》有如下记载:“王郎是明末或明末清初人,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年,其籍贯山东即墨。

在当时,即墨隶属于菜阳,所以也有称王郎是莱邑人士。据传,王郎武术造总之,不管王郎或有或无,把其当成螳螂拳的鼻祖,这已经成为古往今来们的普遍看法。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种拳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一夜之间偶然创立的,而是在长期流传的拳法的基础上,由一代代练家不断打磨的结果。遵循这规律,螳螂拳是取螳螂捕蝉之势,再配合猿猴的灵敏步法,并融合十八家拳法创而成。

螳螂拳是否为王郎所创并不重要,而认定王郎为鼻祖却很有意义。它增强螳螂拳领域的凝聚力和螳螂拳的传播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对螳螂拳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及其创始人的高度尊敬。

(参考文献:《烟台区域文化概总览》 整理:唐风新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