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说,肾功能弱的人,身体3处会“变黑”,1处会“变白”,具体指什么?

 雪狼筋骨养护 2019-09-21

肾,主藏精,主纳气,主水液, 主二阴,主骨生髓,主命门之火;它决定了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健康和长寿。

肾脏健康,则五脏俱荣、精力充沛、骨骼坚实、 耳聪目明、身强体壮。

那么,肾功能弱的人,有哪些表现呢?

有人说,肾功能弱的人,身体3处会“变黑”,1处会“变白”,具体指什么?

肾功能弱的人,身体3处会“变黑”

1、耳变黑

耳朵变黑,提示肾气衰败,且多半有畏寒的现象。

《黄帝内经》说,黑属肾,肾色黑。

所以,不仅是耳朵变黑,如果一个人的鼻头变黑,或者是眼圈变黑,都可能是肾不好的表现。

2、黑棘皮

医学上,当腋窝、颈部、肘窝等部分发黑,呈污褐色到灰色的色素性时,是一种叫黑棘皮的病。

这种疾病会对皮肤组织产生巨大的破坏,而且可以深入内部影响到体内的胰岛素。一旦胰岛素减少,就会破坏肾脏的过滤系统,对肾脏造成损坏。

严重还会引发并发症,如肝硬化、皮肌炎、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疾病。

3、黑眼圈

如果在没有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眼圈发黑、脸色晦暗,说明肾脏负担太重了,才会出现常说的'熊猫眼'。

《黄帝内经》认为,黑属肾,肾色黑。凡是身体突然某处有“发黑”的情况,都要提高注意,必要的时候,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肾功能弱的人,身体1处会“变白”

耳淡白

正常人的耳朵,都是红润且有光泽的,这说明他先天肾精充足。

如果一个人的耳朵,颜色呈淡白色,并且经常手脚冰凉,畏寒;

那么可以说,这个人多是肾阳不足者。

喝二水,少三习,做四事,肾脏一天比一天强!

【喝二水】

1、五味子茶

《神农本草经》将五味子,列为上品,其皮肉甘酸,核辛苦,全果都有咸味,五味皆有,故名五味子。

其性温不燥,除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外,还有益气生精,宁心安神,滋肾养阴的功效。

所以,日常可以用五味子泡水,代茶饮用。

2、黄须刺玫茶

用黄花苗,玉参,黄须,刺玫花,做成茶包,泡水代茶饮即可。

黄须,即玉米须,其归肾经、膀胱经,用其泡水喝,可利尿、利胆,还可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且,减轻或消退浮肿,减低或消除尿蛋白等。

黄花苗,随处可见,药用价值很高,古代医典中记载,可利尿通淋,有“尿床草”之美誉,可促进排毒,减轻肾脏负担,还有助于改善尿道炎。

玉参,可养阴生津,止消渴,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还可提高肾虚者的免疫力。

刺玫花,性质温和,起到中和调节之用,不寒不燥,泡水喝,促进肾脏健康。

【少三习】

1、长时间憋尿

长时间憋尿,尿液便会长久滞留膀胱里,容易滋生细菌,使细菌逆行;

最终造成肾脏感染,而长期的肾脏感染,更容易形成肾脏疤痕,导致肾功能下降。

2、房之事过度“夫精者,生之本也”,如果一个人,房之事过度,除了会伤肾精外,对身体其他脏腑器官,同样有损伤。

我们古代有几百位君主,平均寿命都在30几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方面”太过度了!

3、喝太甜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以饮料代水喝。

殊不知,饮料中富含各种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即使是果汁饮料,也添加了大量的糖分。

这些“甜味饮料”一旦摄入体内,会大量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因此越喝越渴,增加了肾脏的负担,也对肾脏造成了损害,同时还增加了患上肾结石的风险。

【做四事】

1、勤按摩

肾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肾俞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此穴位,能强壮肾气,增强肾功能,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的帮助。

2、保护双脚

养肾,最好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保护双脚。

日常可以每晚用温水泡脚,平时注意好足部的保暖,不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光脚行走等。

这是因为,足部是肾经的源头,保护好自己的双脚,就等于间接养护好了肾脏。

3、血肌酐检查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通过肾脏排泄,若血肌酐浓度升高,说明肾功能不全。

注意:血肌酐非敏感指标,只有当肾功能损失50%以上,血肌酐才会明显上升。

4、黑色食物

黑色入肾,有助于保护肾脏,促进肾脏的排毒和代谢,增强肾脏功能的作用。

食物来源: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枸杞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