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语文观下的初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培养

 GXF360 2019-09-22

议论文写作要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材积累,具备逻辑思辨能力。所以要提高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最关键的还是要结合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生活中锻炼思辨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观”,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在“大语文教育观”下,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更结合生活,更新颖别致。

一、初中生议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议论文这一文体应用很广泛,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以后大学的毕业论文,都会用到这一文体,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当前初中生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写作目的功利化,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由于受到教师功利化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写作目的也变得功利,写议论文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考试,缺少抒发个人见解和看法的迫切需要;二是素材积累不足,内容陈旧。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课余时间常常要去辅导班,完成大量作业,缺少与社会大自然的深入接触,课外阅读量少,视野不够开阔,所以学生的议论文作文素材日益匮乏。三是议论文教学缺乏系统性、有序性的训练,缺乏写作方法的指导,评价方式单一。四是教师过多的指导学生作文的形式,而忽视了思想内容,学生写的议论文形式大于内容,思维单一。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结合“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议论文写作的素材,在思想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修养。教师要搭建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让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进行议论文写作技巧的指导,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展现,从而让学生的议论文事例充实,思想深刻。

二、初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积累写作素材,提升语文素养

在“大语文教育观”下,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合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教师用语言教出来的,而是借助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语文素养的来源,一是来自生活经验,二是来自阅读经验,教师要创建平台,让学生交流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把内在的经验转化为写作能力,用文字来表现自己内在的人文精神。

PIVKA-II检测过程中应关注假阳性,肝癌外疾病或病理状态是也或出现PIVKA-II水平升高,应注意区分。患者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也可导致PIVKA-II水平升高。梗阻黄疸、头孢类抗生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维生素K吸收受阻,PIVKA-II出现假阳性升高[5]。由于PIVKA-II为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在应用维生素K治疗期间,几乎所有肝癌患者PIVKA-II水平均为正常水平,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加以区别[6]。

教师可以开展以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积累素材,提升素养。

1.名言分享,提升语文素养

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往往比较浅显,缺乏思想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摘抄,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名人事例,作为议论文写作的素材。

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意当今的时代背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利用好传统教育与现代技术的关系,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互联网+模式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学校建立文化育人工作的沟通、交流、评比,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共同分享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得与失,探讨更为有效便捷的育人途径。可开设交流平台,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切磋,畅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组织各大院校间的评选评比活动,可采用话剧、朗诵、演讲以及国学知识竞赛等各具特色的形式,更深一步吸引广大师生的学习兴趣。

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通过大规模水利建设、水环境整治、水管理体制改革等措施,解决水问题取得很大进步,水资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协调推进的和谐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阅读能教学生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由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的手段。”可见,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且唤起思想。

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定期的名言分享活动,请同学们阅读人物传记,摘选名言,每天由一位同学写一句名言在黑板的左上角,语文课前,由这位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阅读名人传记后的感受,分享这句名言带给自己的思考,结合名人的事例以及自己的生活来谈感悟。其它同学把这句名言记录在笔记本上并背诵。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结合阅读,结合同伴交流,结合生活感悟积累写作素材。

比如有一位同学分享了泰戈尔的名言“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他说:“我非常喜欢泰戈尔的这句名言,当我感到学习辛苦的时候,我就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我付出努力学习,我所受的苦和累,日后都会变成光,照亮我前行的路。如果我放弃了,现在选择安逸,那么我偷的懒,逃的责,都会变成坑,阻碍我前行的路。”他说完以后,同学们都笑了,对于这句名言印象非常深刻,在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经常引用这句名言。所以名言分享就是让同学们结合阅读与自己的生活感悟来积累素材,以便同学们在议论文写作中能够轻松地引用名言来论证观点。

2.观点辩论,培养说理能力

劳厄曾经说:“教育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辩论是思想的交锋,组织辩论赛,可以磨砺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辩论中,人的思维处于最积极活跃的状态,思想的火花在争辩中不断闪现,经常开展辩论,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

1.3 1 导管固定评估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气管导管固定情况,观察气管导管固定良好和气管导管异位情况。

笔者在上《敬业与乐业》这篇议论文之后,在班级里组织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反方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笔者要求学生分别从事例、名言、道理分析三个方面做好辩论准备。辩论赛非常精彩,正方同学认为有理想的激励才能让一个人更有动力去努力奋斗,他们举了陈胜、孙中山、周恩来等人的例子,引用了托尔斯泰的名言“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来论证观点。反方认为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就是成功的人。他们引用《敬业与乐业》中的句子“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列举了最美司机吴斌、环卫工人、木匠的例子来论证观点。

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要分析辩题、阐明己方观点、归纳对方见解并予以反驳,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另外,辩论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追求例证的丰富与精当,激励学生追求逻辑层次的明晰与语言的简洁流畅。辩论中竞争的情境,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使学生乐于议论。

知识粒(xi)B的描述或语义解释为des((xi)B)=∧(a,a(xi)), B, a(xiVa;决策类Dk的描述或语义解释为Dk所对应的决策标签或类别。

在辩论赛结束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一篇议论文,正方或反方的观点任选一个,学生觉得写这样一篇议论文并不难。可见,辩论赛能激发同学议论的潜能,能引导学生学会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为议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新闻讲评,提升评论能力

学生缺乏生活积淀,导致对生活的体悟偏少,教师可以开展课前新闻讲评的活动,创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阅读新闻,思考评论,拓宽视野,积累素材。教师要求同学们关注报纸或网络媒体上的新闻,挑选最新的并且能引起同学兴趣的新闻,讲述并评论。

新闻讲评活动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强化读报实践,提高读报质量,这对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接受新信息的敏捷性、反应力大有益处。新闻讲评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评论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观点碰撞中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教师通过新闻讲评的专题训练方式让学生领会知识并分析评价,锻炼了评价议论的能力,锻炼了以事例来阐明观点的能力,以此内化为自己的隐性能力,这为日后写议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德伐日太太跟随德伐日先生发动革命,将许多有罪或是无罪的贵族送上了断头台。可是,革命胜利后,德伐日太太想借革命报仇时,却发现侯爵兄弟都已死去。当满心的仇恨与愤慨不能发泄时,她决定将牵及无辜的达尔内,甚至要将露西和孩子送上断头台。她被仇恨遮住双眼,不顾一切地“要消灭,斩草除根”。最后,在与善良、单纯的普洛丝争执中被杀死,由此可见,“爱比恨永远要强大得多”。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创建教学平台,开展名言分享、观点辩论、新闻讲评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学体系,引导学生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提高思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指导写作技巧,提升思辨能力

初中生写议论文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列举的事例过于老套陈旧,事例叙述过长,缺乏分析说理。教师要结合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从事例概括、逻辑分析、巧妙构思等方面逐步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来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条理清晰地逐步论证观点。

1.筛选事例要贴近生活

初中生举例论证常见的问题是:事例不典型,不足以论证观点;事例单一,不会从多角度来列举;事例老套,千篇一律;叙多议少,不会概括。“大语文教育观”倡导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素材,要回归生活,观察并思考社会现象,对生活中的“新鲜”事例进行议论,并且灵活运用这些“新鲜”事例作为议论文的论证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使读者眼前一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成功的作家、商人、歌手、影星、运动员等人努力奋斗的事例,可以列举5·12 地震中受伤而自强不息的人的事例。贴近生活的事例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有力地论证观点。

比如《成功路上无捷径》这一中考作文题,教师让学生列举事例,一开始很多同学列举了贝多芬、爱迪生的事例,教师引导学生要多角度、贴近现实再举些事例,同学们思路打开了,有些同学列举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事例、有些同学列举了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的事例,还有的同学列举了女排教练郎平的事例,这些事例的补充使文章的论证材料更充分,更有说服力。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明确要筛选典型的、新颖、多角度的事例来论证观点。

“大语文教育观”倡导在生活中捕捉语文素材,比如阅读书籍后的评论分享,看完电影后的思考评析,对于某一首歌曲的评论,这些因素都可以作为议论文写作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平常多积累,多思考。

学校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通过开展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延安精神”进校园、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法制宣传教育等六项措施,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积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

2.概括事例要有侧重点

同一个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同的观点,关键是概括时侧重概括哪个方面的内容。有些同学不会概括事例,叙述过长;有些同学概括时侧重点没有找准,不能充分论证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有侧重的概括事例。

比如说用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说英语被嘲笑的事例来论证以下两个不同的观点“正视不足,努力前行”“宽容友善待人”,教师呈现事例,请同学们根据要论证的观点有侧重的概括事例。论证第一种观点时,概括的侧重点就在于“正视”“努力”,有同学这样概括:“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不擅长说英语,在一次发布会上,因为英语讲得不好,而被网友嘲笑,雷军坦然承认自己英语说的不好,他于是勤学苦练英语,每天听英语广播新闻,请老师教自己。他并没有逃避,而是正视不足,努力弥补。”论证第二个观点时,引导学生侧重点在于“宽容与友善”,有同学这样概括:“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在一次发布会上,因为英语讲得不好,而被网友嘲笑说他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甚至遭到了王思聪的嘲讽,而雷军却并不生气,他说自己来自农村,确实英语说得不好,让母校武汉大学蒙羞了,并且说自己会勤学苦练英语的。他没有去和网友对骂,也没有对王思聪的嘲讽回击,而是友善宽容地面对这些批评与嘲讽,他的这种态度和胸怀最终赢得了尊重,王思聪也在网上向雷军道歉了。”同样是雷军的事例,但用来论证不同观点时,侧重点就不一样。教师要引导同学结合文章观点来选择性地概括事例,明确议论文的事例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要简短,并且要贴合论点。

3.分析说理要有逻辑性

(2)能动性-社群性问卷中文版(Agency-Communion-Inventory, AC-IN)。Abele等人2016年编制(Abele,Haeke,Peters,Louvet,Szymkow, & Duan,2016),该量表包含能动性和社群性两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1(最消极)到5(最积极)评分,评分越高代表在该维度上表现越积极。本研究中,能动性与社群性的α系数分别为0.66和0.76。

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事例,但是要让文章有说服力,就要具有严谨的分析论证的能力。很多同学不会分析说理,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下结论,不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缺乏思维的深度,使文章的立意缺乏思辨性。很多学生思考问题表面化,单一化,不能多角度全方位的看问题,议论时常常就事论事,论证过程只是简单的材料加结论,而缺少必要的评析过程。教师要用“接地气”的贴近生活的事例分析来引导学生学会逻辑分析,学会综合运用论证方法。

教师呈现议论文分析说理的片段,让学生找出其运用的关联词语,明确可以借用关联词来进行逻辑分析论证。笔者在教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分析说理的片段:“我国南极考察队仅用45 天就顺利地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他们为什么会如此顺利呢?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很好的合作,并处处讲友谊,时时讲风格。正是凭着这种合作的精神,他们才能在那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甘苦以共,互勉互励,携手共进,最终建立了长城站。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合作,也许南极大陆就不会有五星红旗的飘扬。”

这个片段的分析说理中就运用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正是……才”“如果……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关联词,并且明确这是借用关联词进行逻辑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师再安排一个步骤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 你能对某同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原因,做一点分析吗?请同学借助以下关联词语及关键词来分析:某同学之所以能……是因为……。正是靠着……他才……。他就像…一样,所以他……。试想一下,假如他……,那么就可能……。这正如……所说的名言……,所以……。

鉴于此,实验教学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笔者探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图建立标准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过程、实验室环境,提升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培养质量,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医药行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教师提供了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运用关联词,进行逻辑分析说理,综合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这样的教学,化繁为简,更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论证。

三、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议论文写作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文底蕴。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的经验以丰富人文底蕴。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名言分享、观点辩论、新闻讲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乐于阅读、关注生活,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语文素养。笔者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筛选事例要贴近生活,概括事例要有侧重点,分析说理要有逻辑性,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经过实践,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议论文水平有明显提升,有多人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平时考试的作文平均分也名列前茅。这些成效会激发教师更好地去实践和探索议论文写作教学。在日后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笔者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存在的困惑,因材施教,去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开展更丰富的教学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注重课内外的联系 引导学生把议论文写作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写作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2]章新其.“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

[4]庞君芳.因果思维与中学作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