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大雅·緜》

 琴诗书画情 2019-09-25

诗经.大雅·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

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

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

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廼立皋门,皋门有伉.廼立应门,应门将将.

廼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朱熹诗集传91

緜緜瓜瓞【音垤】、民之初生、自土沮【音疽】【音七】。古公亶父【音甫】、陶【音桃】【音福】陶穴【叶戸橘反】、未有家室。(比也。緜緜、不絕貌。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其蔓不絕、至末而後大

曰、字也。後乃追稱太王焉。陶、窰竃也。復、重窰也。穴、土室也。家、門内之通名也。豳地近西戎而苦寒。故其俗如此。○此亦周公戒成王之詩。追述大王始遷岐周、以開王業、而文王因之以受天命也。此其首章言瓜之先小後大、以比周人始生於漆沮之上、而古公之時、居於窰竃土室之中、其國甚小、至文王而後大也。)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叶滿補反】、率西水滸【音虎】、至于岐下【叶後五反】、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賦也。朝、早也。走馬、避狄難也。滸、水涯也。漆沮之側也。岐下、岐山之下也。姜女、大王妃也。胥、相。宇、宅也。孟子曰、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珠玉犬馬、而不得免。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

○周原膴膴【音武】、堇【音謹】荼如飴【音移】。爰始爰謀【叶謀悲反】、爰契【音器】我龜。曰止曰時、築室于茲【叶津之反】

(蓼屬也。飴、餳也。契、所以然火而灼龜者也。儀禮所謂楚焞是也。或曰、以刀刻龜甲、欲○賦也。周、地名。在岐山之南。廣平曰原。膴膴、肥美貌。堇、烏頭也。荼、苦菜。鑽之處也。○言周原土地之美、雖物之苦者亦甘。於是大王始與豳人之從己者謀居之、又契龜而卜之。旣得吉兆乃告其民曰、可以止於是而築室矣。或曰、時、謂土功之時也。)

○迺慰迺止、迺左迺右【叶羽已反】、迺疆迺理、迺宣迺畝【叶滿彼反】。自西徂東、周爰執事【叶上止反】

(○賦也。慰、安。止、居也。左右、東西列之也。疆、謂畫其大界。理、謂別其條理也。宣、布散而居也。或曰、導其溝洫也。畝、治其田疇也。自西徂東、自西水滸而徂東也。周、徧也。言靡事不爲也。)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叶古胡反】。其繩則直、縮【音蹜】版以載【叶節力反】、作廟翼翼。

(賦也。司空掌營國邑。司徒、掌徒役之事。繩、所以爲直。凡營度位處、皆先以繩正之。旣正則束版而築也。縮、束也。載、上下相承也。言以索束版、投土築訖、則升下而上、以相承載也。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爲先、廐庫爲次、居室爲後。翼翼、嚴正也。)

○捄【音倶】之陾陾【音仍】、度【入聲】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音憑】。百堵皆興、鼛【音皐】鼓弗勝。

(賦也。捄、盛土於器也。陾陾、衆也。度、投土於版也。薨薨、衆聲也。登登、相應聲。削屢、墻成而削治重復也。馮馮、墻堅聲。五版爲堵。興、起也。此言治宮室也。鼛鼓、長一丈二尺。以鼓役事弗勝者、言其樂事勸功、鼓不能止也。)

○迺立皐門、皐門有伉【音抗。叶苦郎反】。迺立應門、應門將將【音搶】。迺立冢土、戎醜攸行【叶戸郎反】

(○賦也。傳曰、王之郭門曰皐門。伉、高貌。王之正門曰應門。將將、嚴正也。大王之時、未有制度、特作二門、其名如此。及周有天下、遂尊以爲天子之門、而諸侯不得立焉。冢土、大社也。亦大王所立、而後因以爲天子之制也。戎醜、大衆也。起大事動大衆、必有事乎社而後出。謂之宜。)

○肆不殄【音佃】厥慍、亦不隕【音尹】厥問。柞【音昨】【音域】【音佩】矣、行道兌【叶外反】矣。混【音昆】夷駾【音隊】矣、維其喙【音諱】矣。

(賦也。肆、故今也。猶言遂也。承上起下之辭。殄、絕。慍、怒。隕、墜也。問、聞通。謂聲譽也。柞、櫟也。枝長葉盛、叢生有刺。棫、白桵也。小木亦叢生有刺。拔、挺拔而上、不拳曲蒙密也。兌、通也。始通道於柞棫之閒也。駾、突。喙、息也。○言大王雖不能殄絕混夷之慍怒、亦不隕墜己之聲聞。蓋雖聖賢不能必人之不怒己、但不廢其自脩之實耳。然大王始至此岐下之時、林木深阻、人物鮮少、至於其後生齒漸繁、歸附日衆、則木拔道通。混夷畏之、而奔突竄伏、維其喙息而已。言德盛而混夷自服也。蓋已爲文王之時矣。)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音媿】厥生【叶桑經反】。予曰有疏附【叶上聲】、予曰有先【上聲】【上聲。叶下五反】、予曰有奔奏【音走。叶宗五反】、予曰有禦侮。

(賦也。虞芮、二國名。質、正。成、平也。傳曰、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與朝周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斑白者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爲大夫、大夫讓爲卿。二國之君感而相謂曰、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境。乃相讓以其所爭田、爲閒田而退。天下聞之、而歸者四十餘國。蘇氏曰、虞、在陝之平陸、芮、在同之馮翊、平陸有閒原焉、則虞芮之所讓也。蹶生、未詳其義。或曰、蹶、動而疾也。生、猶起也。予、詩人自予也。率下親上曰疏附。相道前後曰先後。喩德宣譽曰奔奏。武臣折衝曰禦侮。○言混夷旣服、而虞芮來質其訟之成。於是諸侯歸周者衆、而文王由此動其興起之勢。是雖其德之盛、然亦由有此四臣之助而然。故各以予曰起之。其辭繁而不殺者、所以深嘆其得人之盛也。)



             分段注释:

译文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大瓜小瓜瓜蔓长,周人最早得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来,率民挖窖又开窑,还没筑屋建厅堂。

緜(mián):同“绵”。
緜緜:即绵绵,不绝貌。瓞(dié):瓜。小曰瓜,大曰瓞。
土:居住。沮(jū)漆:古二水名,均在今陕西省境内。
古公亶(dǎn)父:周王族十三世祖,后追称大(太)王。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
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
家室:犹言“宫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太王古公亶父来,清早出行赶起马。沿着河岸直向西,来到岐山山脚下。接着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朝:早。走马:指避狄难。
率:沿着。浒:水涯。漆沮之侧也。
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爰(yuán):于是。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
聿(yù):发语词。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胥,相,视。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麦芽糖。开始谋划和商量,再刻龟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

膴(wǔ)膴:肥沃的样子。
堇(jǐn):旱芹。荼(tú):苦菜。饴(yí):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
契:锲,指刻龟甲占卜。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
曰:语助词。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
兹:此,这里。

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处劳作忙,于是划疆又治理,于是开渠又垦荒。打从东面到西面,要管杂事一样样。

廼(nǎi):同“乃”。《诗经》各篇通用“乃”,惟此篇与《大雅·公刘》“廼”、“乃”杂用。慰:安定。止:居住。
疆:划分疆界。理:治理土地。
宣:疏通沟渠。亩:整治田垄。
徂(cú):往,去。
周:徧(遍的异体字)。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宫室使建立。准绳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来打夯,筑庙动作好整齐。

司空:管工程的官。
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
俾(bǐ):使。
缩:捆绑。载:通“栽”,筑墙的长板。
翼翼:动作整齐。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铲土入筐腾腾腾,投土上墙轰轰轰。齐声打夯登登登,削平凸墙嘭嘭嘭。成百道墙一时起,人声赛过打鼓声。

捄(jiū):盛土于筐。陾(réng)陾:众多貌。
度:填土于筑板内。薨(hōng)薨:填土声。
登登:相应声。
屡:通“塿(lǒu)”,土墙隆起的部分。冯(píng)冯:削平墙面的声音。
堵:五版为堵。兴:起。此言治宫室。
鼛(gāo):大鼓,长一丈二尺。弗胜:指鼓声盖不过人声。

廼立皋门,皋门有伉.廼立应门,应门将将.廼立冢土,戎丑攸行.
于是建起郭城门,郭门高耸入云霄。于是立起王宫门,正门雄伟气势豪。于是修筑起大社,正当防戎那大盗。

皋门:王都的郭门。
伉(kàng):通“亢”。高大貌。
应门:王宫的正门。
将(qiāng)将:庄严雄伟的样子。
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冢,大;土,通“社”。
戎:指昆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即犬戎。丑:对边远民族的蔑称。攸:所。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既不断绝对敌愤,邻国也不失聘问。柞栎白桵都拔去,道路畅通又宽正。昆夷奔逃不敢来,疲弊困乏势不振。

肆:于是。殄(tiǎn):断绝。愠:怒。
陨(yǔn):坠。问:通“闻”,谓声誉。
柞(zuò):栎树。棫(yù):白桵(ruí),与柞皆丛生灌木。
兑(duì):通“达”,通畅。
混夷:即昆夷。駾(tuì):突逃。
喙(huì):疲劳困倦。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虞芮两国争执平,文王启发感其性。我说有臣疏化亲,我说有臣辅佐灵。我说有臣善奔走,我说有臣御敌侵。

虞:古国名,在今山西平陆。芮(ruì):古国名,在今陕西大荔。质:评断。成:平。
蹶(guì):感动。生:通“性”。
予:周人自称。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疏附:指能使疏者亲之臣。
先后:指君王前后辅佐之臣。
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
御侮:指捍卫国家之臣。

赏析

全诗共九章。首章以“緜緜瓜瓞”起兴,开首八字简洁地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以下至第八章,全叙太王率族迁岐、建设周原的情况。正是太王迁岐的重大决策和文王的仁德,才奠定了周人灭商建国的基础,如《鲁颂·閟宫》所言:“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篇末便自然而然带出文王平虞芮之讼的事,显示出其蒸蒸日上的景象。

  周人早先所居的邠地,人们遭遇强悍游牧民族昆夷的侵扰,促使古公亶父举族迁移。《孟子·梁惠王下》记载狄人入侵,意在掠地,古公亶父事之以皮币、珠玉、犬马,均不得免,乃“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以其仁而“从之者如归市”。全诗以迁岐为中心展开铺排描绘,疏密有致。长长的迁徙过程浓缩在短短的四句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而“爰及姜女”一句,看似随笔带出,实则画龙点睛。姜女是当地平原民族姜族的长女,周与姜联姻,意味着古公亶父被承认为周原的占有者和统治者。同时,此句又为后文在渭水平原上的种种生活劳动的刻画,做了铺垫。

 在“堇荼如饴”的辽阔平原上,周人怀着满腔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投入了劳动,他们刻龟占卜,商议谋划。诗人以浓彩重墨描绘农耕、建筑的同时,融人了深沉朴质的感情。他们一面“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亩”,欢天喜地安家定宅,封疆划界,开渠垦荒,一面“筑室于兹”。与落后的邠地相比,平原文明的标志便是建造房屋。走出地穴窑洞,在地面上修屋筑室,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周人安居乐业的开始,是周族初兴的象征,也正是古公亶父迁岐的伟大功业。对建筑的描摹刻画,正是对古公亶父的热情歌颂,故而诗中最精彩生动的描写正集于此:“陾陾”“薨薨”“登登”“冯冯”四组拟声词,以声音的嘈杂响亮表现了种种劳动场面,烘托了劳动的气氛。洪大的鼓声被淹没在铲土声、填土声、打夯声和笑语声中,真是朝气蓬勃、热火朝天。“百堵皆兴”,既是对施工规模的自豪,也暗示了周民族的蓬勃发展。“皋门有伉”“应门将将”,既是对自己建筑技术的夸耀,又显示了周人的自强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由此歌颂武功文略便是水到渠成:“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表现了日益强大的周族对昆夷的蔑视和胜利后的自豪感。文王平虞芮之讼,突出表现其睿智与文德。结尾四个“予曰”,一气呵成,既是诗人内心激情一泻而出的倾述,又是对文王德化的赞美,更是对古公亶父文韬武略的追忆,与首句“緜緜瓜瓞”遥相呼应,相映成趣。

 诗章以时间为经,以地点为纬,景随情迁,情缘景发,浑然丰满,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自邠至岐,从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筑庙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着周人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热爱、对祖先的崇敬。结构变幻,开合承启不着痕迹,略处点到即止,详处工笔刻画,错落有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