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练--中基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9-25

1.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单选)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互为消长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协调平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阴阳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并且阴阳双方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此即是互根互用关系。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充分体现了互根互用的含义。


2.五音中的“羽”,与下列何脏相对应(单选)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五音中羽对应的是肾。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的五音为角、徵、宫、商、羽。


3.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气是(单选)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元气的作用: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营气的作用:营养周身和化生血液。卫气的作用:温养脏腑和护卫体表。


4.津液于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单选)
A.脉道   

B.腠理   

C.经络   

D.三焦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三焦作为人体最大的“孤府”,具有“决渎行水”的功能即为全身津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


5.“并精而出入者”,谓之(单选)
A.神   

B.魂   

C.魄   

D.意   

E.志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