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大臣给崇祯台阶下。崇祯时期,明廷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君王和大臣相互整,相互不信任,政策没人执行,执行没人负责。 早在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不久,就有大臣李明睿私下力劝崇祯皇帝放弃北京尽快南迁,崇祯表态道:“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李明睿说:“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并请崇祯勿犹豫,尽快决断,崇祯一直有意迁都,当始终碍于无内阁大臣劝说,过了两个月崇祯等不及了,对众臣说:“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联将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结果,内阁首辅陈演率先表示反对南迁,并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其他众大臣也无人附和崇祯皇帝。 崇祯无非就是想要大臣们都建议他南迁,然后他在表面上推辞几下,最后才顺理成章,最后出什么恶名了,都是你们这些大臣逼我南迁放弃北方的,说不准还要找几个附和的大臣背锅,来平民愤。 这件事情不仅体现出崇祯皇帝的犹如挂断,而且还卖了李明睿,李明睿险些因此事身亡,实际上崇祯卖大臣,也不是一次两次,明金战争之时,崇祯派大臣陈新甲暗中前往后金议和,议和完毕后不想事情被陈新甲的奴仆泄漏给了北京,北京喧哗,崇祯竟然装作不知道这回事,以叛国罪处死了陈新甲,有这样的前车之前,君臣离心,所有的大臣都知道崇祯的这个性格,没人愿意背这个锅。 结果李自成兵临北京了,崇祯还在与大臣相互算计,大臣干脆朝不上了,这次是大臣被崇祯卖了,崇祯自知逃不了了,于是杀死妻女,跑到煤山上自缢而亡,明朝正式宣告灭亡。他在最后的诏书上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不管怎样,崇祯到底想不想跑,至少最后没有头像,没有辱没皇帝的尊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