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常用消食药的用法,一文说透

 ll无为 2019-09-27

导读: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消食药大都性味甘平或甘温,主归脾、胃二经。具有消食化积,以及健胃开胃之功,使食积得消,食滞得化,脾胃之气得以恢复。消食药主要适用于宿食不消而引起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以及脾胃虚弱所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此外,部分消食药又兼有行气、活血、祛痰等功效。

消食类药物多属渐消缓散之品,适用于病情较缓,积滞不甚者。本类药物虽多数效缓,但仍不乏耗气之弊,故气虚而无积滞者慎用。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味中医常用消食药。


山楂


出处《本草经集注》
别名:山里果、山里红、红果子等。
处方用名: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
药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临床应用肉食积滞,胃脘胀满,腹痛泄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心腹刺痛,胸痹心痛,高血脂症。


用法用量:煎服,9~12g。生山楂、炒山楂偏于消食散瘀;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较强,适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

炮制方法:
山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筛去碎屑。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炒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炮制后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

焦山楂: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

山楂炭: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
 

麦芽


出处:《药性论》
来源: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处方用名:麦芽、大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药性:甘,平。归脾、胃经。
功效: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临床应用: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回乳炒用60g。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注意事项: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炮制方法:
麦芽:取新鲜成熟饱满的净大麦,用清水浸泡6~7成透,捞出,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待叶芽长至0.5cm时,取出干燥即得。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胃、疏肝通乳的功能。

炒麦芽:取净大麦芽,置预热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棕黄色,鼓起并有香气时,取出晾凉,筛去灰屑。炒后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回乳之功。

焦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呈焦褐色,鼓起,并有焦香气时,取出晾凉,筛去灰屑。焦麦芽性偏温而味甘微涩,增强了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
 

莱菔子


出处:《日华子本草》
别名:萝卜子、芦菔子、菜头子。
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
处方用名:莱菔子、萝卜子、炒莱菔子。
药性:辛、甘,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临床应用: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气逆,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用法用量:煎服,5~12g。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注意事项: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炮制方法:
莱菔子:取原药材,去净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能。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质酥脆,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即可。用时捣碎。炮制后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
 

鸡内金


出处:《神农本草经》
别名:鸡黄皮、鸡食皮、鸡嗉子。
来源: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