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到“心流”这个词,是在樊登听书节目里,后来专门反复听了樊登讲这本名为《心流》的书的节目,感觉特别震撼,后来甚至用积分换了这本书实体纸书来看。 心流描述的是一种“最优体验”,换句话说就是特别好的感觉,就是幸福感。 在书中,作者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 第一,注意力。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 第三,有即时的回馈。 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烦恼会被屏蔽。 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太极拳的训练特别容易产生心流,因为太极拳是在锻炼注意力。所以太极拳是幸福拳,太极拳的爱好者是最幸福的人。 我们套用米哈里的“公式”,把太极拳训练过程变成心流的生产过程。 一、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二、练好一个动作,或者练好一个套路,或者在推手中要立于不败之地。 三、练习过程中,不断体会身体的舒适感,这是练拳中经常出现的现象,现在我们把它作为一种尺度,就能更加主动自觉地去体会到它。 四、因为全身贯注于这种意念和身体的气感,好的神经兴奋会抑制疾病的神经兴奋。病灶得以抑制。 五、渐入佳境,达到忘我。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要松到脚底? 松到脚底是很好的说法。 一、提醒我们要充分、全面的放松,不留死角。 二、放松本身就会让身体成为上虚下实的稳定状态。 三、不要故意使劲向下,因为身体是调皮的,有时候不听话。只要放松就好,自然就会松下去。 四、推不动的奥秘:松到脚底下的最好效果,就是能把手上的力量转化到脚下,让自己变成不能被推动的稳定体。关键是放松:肌松弛、骨节松开。 第三个问题:气是遍布全身,还是集中在心、意的位置? 第四个问题:捋法中的“心灵”“意静”是如何体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