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危险暴力的流氓画家,也能印在意大利币上?

 绿荫蝉声 2019-10-04

完成画作后他总抓起剑向城里走去......

永远的桀骜不驯让他坠入地狱,

但没人歌颂天堂的时候能比他更虔诚。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卡拉瓦乔就是那个大家常说的暴力危险的流氓画家,400年来从没有被人们忘记,他传奇的一生也常常成为人们负面话题的焦点。

但为什么臭名昭著的他会同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一起被印在曾经的意大利货币上?

里拉(Lira)1861-2002,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等国的货币

虽然不及拉斐尔那么垂名千史,他还是被称为米开朗琪罗第二。这位巴洛克艺术之父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危险、迷人、复杂的画家,直到当下世界还在巡回展出他的作品。

他的确杀过人越过狱,把妓女当做模特来刻画圣母,动不动就打骂他人,作为流氓赌徒还养着小男孩仆人,甚至被人议论为同性恋。

但他从不以此为荣,无法控制的罪恶行为,让他一直到死都在内心谴责自己。看完他的一生,你会明白他的伟大值得所有的一切。

不可一世地才华横溢

最上面那副画像是他同时代的人为他创作的,很明显可以看出胡须浓密的卡拉瓦乔的眼神所释放的是一种强烈的桀骜不驯。

1986年英国电影《卡拉瓦乔》海报 Caravaggio

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名叫卡拉瓦乔的小城,本来小康的家庭却被一场瘟疫所毁灭,5岁的时候父亲爷爷因此相继去世。

这把他从一个清纯无知的少年变得危险暴躁起来,19岁时母亲也去世,他变卖家产还债之后就出走了。

12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绘画,出走后他去米兰当了一阵学徒,但没过多久天才的他便选择去闯荡当时的艺术之都——罗马。

▲《捧果篮的男孩》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卡拉瓦乔 1593 罗马博盖塞美术馆

这幅《捧果篮的男孩》很明显继承了文艺复兴画作的精致感,但你们以为这是他习画十年以来从基础开始勤奋刻苦练成的?事实上完全不是。

卡拉瓦乔一辈子从来没有画过素描,他只是观看,睁大眼睛看,然后就直接开始作画。

而且他从来不打草稿,提笔作画到完成全部一气呵成。简直天才一般地才华横溢。

但就算这样初到罗马的前三年他依旧身无分文,21岁的时候也没有在当地出名。少年穷在罗马生了病,但倔强的性格助他在逆境中乐观生存。

▲《年轻病态的酒神》Young Sick Bacchus| 卡拉瓦乔 1593 罗马博盖塞美术馆

没钱看病不说,更加没有钱请模特,悲剧的生活反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卡拉瓦乔开始创作一幅反抗曾经所有古典作品的画——《年轻病态的酒神》。

生病的他用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来画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巴克斯,把一个神完全凡人化——巴克斯面色惨白生了病。

不屈服于命运的同时推陈出新,第二年卡拉瓦乔继续自己的创作,有一幅画作被罗马的枢机主教相中,从此改变了他的穷困潦倒的处境。

▲《纸牌作弊老手》Cardsharps | 卡拉瓦乔 1594 现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

德尔蒙特作为枢机主教,在当时级别仅次于教皇。而他就看中的就是卡拉瓦乔这幅《纸牌作弊老手》,描绘了一幕正在进行中的骗局,非常具有戏剧性。

主教德尔蒙特 Cardinal Francesco Mariadel Monte

平时经常资助收留包括音乐家在内的年轻艺术家,主教德尔蒙特就成了卡拉瓦乔的资助人,并让卡拉瓦乔搬进自己的寓所——玛德玛宫。

玛德玛宫 Palazzo Madama

搬进玛德玛宫的卡拉瓦乔和其他年轻的艺术家一起学习创作,才华横溢的他似乎后来也学会了短号,并对当时最流行的弦乐器——鲁特琴有所研究。

▲《乐师》The Musicians | 卡拉瓦乔 1595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乐师》就是在欣赏玛德玛宫举办音乐会之后得到灵感而创作的,后面拿着短号的男孩就是卡拉瓦乔自己。

画作给人感觉是四个年轻的艺术家挤在小空间里一起排练,披着红袍的男孩所演奏的就是鲁特琴。

▲《鲁特琴师》The Lute Player| 卡拉瓦乔 1600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专门通过音乐研究卡拉瓦乔的罗马第二大学教授阿古斯蒂诺.泽诺音乐史教授认为卡拉瓦乔精通乐理,因为画作中的鲁特琴被画得如此精确。

鲁特琴演奏

并且画作中的乐谱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是当时在意大利流行的雅各布·艾尔卡德鲁特所创作的通俗歌曲《给君我的爱》。

由此他的绘画就被定义为现实主义,但如此写实的风格却也会让人觉得困惑。

人们最常讨论的话题之一是为什么他画中的小男孩几乎都是一张女性的脸,而且如此相似?

莫非否是他养的小男孩仆人作为模特,甚至有人说他就是一个同性恋......

▲《被蜥蜴咬伤的男孩》Boy Bitten by a Lizard| 卡拉瓦乔 1594–1596 现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出

不过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早期的酒神主题画作他完全都是以自己作为模特的。而后的乐师等也都是他在玛德玛宫的同伴。

至于为什么面部非常女性化,这与卡拉瓦乔所在的时代非常有关,当时教堂唱诗班和贵族都很钟爱阉伶。他们声音比男性更柔美,但却比女性更有力量。

从此之后卡拉瓦乔就奠定了他史无前例的创作风格,用光源之间的强烈对比来刻画故事,习惯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世俗场景来进行任何题材的创作。

怪诞暴躁却引领艺术

不久以后性格不羁的他就无法甘愿一直留在主教的玛德玛宫了,在养成价值观的童年遭受挫折也许促成了他怪诞的性格。

据说他在当时唾弃所有的社会规则,瞧不起古今所有的绘画大师,认为自己的作品超越所有人。

但这与他的明暗对照的绘画方法不无关系,在此之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他这样布景全黑,人物发亮的画法。

▲《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犹滴》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卡拉瓦乔 1598–1599 罗马国立绘画馆

离开了玛德玛宫的卡拉瓦乔依旧接受宗教主题的订画,这幅《砍下荷罗孚尼头颅的犹滴》就取自旧约的故事。

这样夸张且戏剧性的绘画情节是之后巴洛克时期常有的,后来的巴洛克大师伦勃朗、鲁本斯全部都是卡拉瓦乔忠实的追随者。

▲《丘比特的胜利》Amor Vincit Omnia | 卡拉瓦乔 1601–1602 柏林国家博物馆

而用真实人物形象进行创作,去模拟宗教故事里的人物让他的画作栩栩逼真,仿佛故事就在人们眼前真实上演。

卡拉瓦乔的这些画作让不信教的人都开始相信神明,这就是教会最需要的人才。教会希望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基督不是轻飘飘的天使,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凡人。

▲《召唤使徒马太》The Calling of St Matthew| 卡拉瓦乔 1599–1600 罗马圣王路易堂

你难以想象《召唤使徒马太》中耶稣和圣彼得召唤马太居然可以用突然到访一个类似赌博现场的黑暗房间来体现。

卡拉瓦乔故意用圣彼得的身体遮盖了耶稣,从而更加强调他伸出的手臂和手指,顺着手指,还有一束光线照亮用手指向自己的马太。

▲《使徒马太的殉教》The Martyrdom of St. Matthew| 卡拉瓦乔 1599–1600 罗马圣王路易堂

卡拉瓦乔把人们带入黑暗中,然后又突然把他们暴露在光线中。耶稣的真实还不影响他的神圣感?这种莫名的神圣感就来自光线。

但很明显不同人物身上的反光也来自不同的光源,意味着这些超自然的光是来自另一个世界,来自上帝或精神世界,反正不是太阳。

▲《圣多马的怀疑》The Incredulity of Saint Thomas| 卡拉瓦乔 1601–1602 波茨坦无忧宫

这样精妙的创作得到全罗马的认可,这也许促成了卡拉瓦乔高傲的脾气。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天才画家,只有他才会懂得运用技巧模仿自然事物。

他的构图也是突破传统地直面扑来,毫无距离感的人物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热衷于创作许多现实主义作品的他非常不拘小节,直接把妓女的尸体拿来作为创作《圣母之死》中玛利亚的模特,还说这是耶稣要拯救的就是那些有罪的人。

▲《圣母之死》Death of the Virgin | 卡拉瓦乔 1604-1606 巴黎卢浮宫

这样惊世骇俗的行为被教堂得知不说,卡拉瓦乔还把圣母的尸体画得太逼真了。并且画作中圣母周围的圣徒被描绘得悲痛欲绝,场面十分沉重,就好像圣母真的死去了。

于是《圣母之死》就被教堂拒收了,因为教义中圣母并非是真正地死亡,而是升入天堂前短暂的休眠。

1986年英国电影《卡拉瓦乔》剧照 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演剧中画家模特

这直接激怒了卡拉瓦乔,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火爆。三番五次被人起诉并出入警察局,而且非常容易被惹怒而打伤他人。在得知有人模仿他的画作,他直接开口辱骂。

含恨败给内心的恶魔

画完画就会抓起剑冲向城市的卡拉瓦乔后来把事情惹大了,34岁那年他因为一名女子的关系与罗马当地著名的剑客约在网球场进行决斗,最终卡拉瓦乔刺死了对方。

受伤的卡拉瓦乔被判了死刑,但他在资助人和崇拜者的关系网下逃离了罗马。逃亡之路持续了四年,他在罗马市郊藏了一段时间,后来去了那不勒斯。

▲《耶稣下葬》The Entombment of Christ | 卡拉瓦乔 1603–1604 梵蒂冈博物馆

由于他绘画的才华盖世无双最终他被邀请去马耳他,并成为了那里由名门望族而组成的圣约翰骑士团中的一员。

作为初级骑士的他不仅获得了地位、尊敬和爵位,同样也为他抹去血腥的过去。

他被任命为当地的教堂画一幅《施洗者圣约翰蒙难》用圣约翰死亡时的沉静与高贵,来纪念在穆斯林的战斗中死去的骑士。

▲《施洗者圣约翰蒙难》The Beheading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 | 卡拉瓦乔 1608 瓦莱塔圣约翰大教堂

这是卡拉瓦乔从来没有创作过的现实主义巨幅画作,大小相当于一整个电影屏幕。他希望骑士团的成员不要把这当做一幅画作,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剧目去看待。

同时这也是卡拉瓦乔唯一签有自己名字的作品,把名字写在圣约翰脖子旁的血泊中——F.Michelangelo。F是意大利语骑士的首字母,后面是米开朗琪罗。

可以想象他希望画作当中殉教者圣约翰的鲜血能为自己洗去罪行,当了其实重获新生,在那时候没有人比他更想制止自己暴力的延续。

可是好景不长,卡拉瓦乔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之后他攻击了骑士团的长官,致其重伤。随后马上被捕入狱,却又在骑士团团长的帮助下逃出了地牢。

于是他又开始了逃亡的生涯,除了杀人的罪名,还有马耳他伤人的罪名。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 | 卡拉瓦乔 1610 罗马博盖塞美术馆

据说这是他在逃亡路上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也是最为传奇的一幅作品。

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旧约故事中的大卫和歌利亚,但模特全部都是卡拉瓦乔自己的脸,以此表达无罪且年轻的自己对如今自己犯下过错的悔恨,希望得到教皇的宽恕。

对卡拉瓦乔杀人的审判记录 | NHK纪录片《カラヴァッジョ 光と闇のエクスタシー》

画作中大卫手持的剑上有一个行字:Humilitas occedit superbiam —— 谦卑征服高傲。

面对教会对他的通缉,卡拉瓦乔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他在黑暗中创作悲凉的景象,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发觉悲惨的自我认知。

最终教会准备宽恕他,并让他回到罗马。但途中他被意外囚禁错失了自己的船只。越狱后虚脱地倒在沙滩上,他带着遗憾死去再也没有回到罗马。

1986年英国电影《卡拉瓦乔》剧照 卡拉瓦乔模拟耶稣死亡的场景

罗马意想不到地遥不可及,38岁的卡拉瓦乔病死在路上。虽然他的行为离经叛道,但是内心深处却是虔诚无比。

光与暗对比形成他作品中强烈的感染力,我们也可以通过回顾他一生来理解。

毁灭对艺术的美好想象,他的艺术表现了残酷的现实,而这就是他对自己的救赎。

1986年英国电影《卡拉瓦乔》剧照

不断充斥的内心斗争,

他的艺术强而有力,

是关于真理的力量。

【展讯】

“超越卡拉瓦乔” 英国国家美术馆

2016年10月12日 - 2017年1月15日

10:00 - 18:00 周五延长至21:00

(1月1日、12月24日至26日闭馆)

文 编辑 _ 谱妹 |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新媒体旗下分类媒体「靠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