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38年,纳粹德国就对最终与美国开战做了打算,为了迫使美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本土防御上,方便德军一心对付法国和英国以及他们的盟友,发展重型轰炸机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不过德国人的想法终究太过于美好了,德国空军严重缺乏远程重型轰炸机的研制经验,无法在全力重整军备的情况下制造出如此具有纪念意义的战机。该计划需要一个能够跨越大西洋并安全返回德国的炸弹投递平台,德国人的目标是美国东海岸包括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众多城市。 ▲从欧洲到北美,德国人的胃口不小啊 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包括梅塞施密特、福克-伍尔夫、海因克尔、容克等知名战机公司的反对,他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抵制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计划,直到1942年初美国正式投入战争,这个项目才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最终梅塞施密特公司的设计师设计了一款名为“Me P.08-01”的大型、多用途的“飞行翼”式轰炸机,其实该战机早在1941年就已经诞生存在了,如果这架大型飞机被制造了出来,它的作用将大大超出预期的重型轰炸机,Me P.08-01将为德国空军提供重型运输机、空域封锁平台以及远程侦察/海上巡逻系统平台,甚至还可以为拖曳式滑翔机充当“母舰”。
整体设计 ▲Me P.08-01大型轰炸机的三视图 该机的整体结构类似于一个巨大的飞翼,唯一一个能称之为机尾的巨大垂直面被安装在机身后部,加压的驾驶舱位于顶端“箭头”形状的机头内,机翼前缘具有一定的后掠角度,而到了后缘部分这种后掠就更加明显了,所有的机组人员都集中在飞机的中部,此外该战机还有一个分开的装甲货舱,货舱提供的内部空间大到足够来装载一辆坦克,坦克等战斗车辆可以从后面的一个斜坡装载到飞机上,因此,该机三角结构的起落架被设计的特别高,这样一来既可以为旋转的螺旋桨叶片增加足够的地面间隙,在装卸货物时还可以清理飞机腹部来提供足够的头顶间隙。在武器方面并没有详细的计划,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这么一个大家伙,安装的自卫武器绝对不少。 ▲Me P.08-01大型飞机装载坦克的模拟图 要了让如此巨大的一架飞机飞到高空并保持一个可观的巡航速度,梅塞施密特公司为它安装了四台戴姆勒-奔驰DB9-615活塞发动机,安装在飞机的混合机翼内。不同于常规飞机,该机的发动机被安排成了类似“推进器”的结构,即螺旋桨被放置在发动机后部,而不是常见的前部。空气通过机翼前缘的直槽吸入。估计速度可达每小时600多公里,具体速度可根据战场角色而变化。整机的重量估计可以达到90吨,特殊的机翼设计可以为这种飞机增加许多固有的优势。超大的机翼面积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耗油量,此外飞翼设计对爬升速度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飞机受到的阻力也会进一步降低,融合为一体的机身-机翼结构可以为货物、燃料和其他内部部件提供了巨大的内部空间。此外该轰炸机还可以分为战术和战略两个版本,最大射程因燃料储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战术和战略版本分别为2500公里和15000公里。 ▲Me P.08-01大型轰炸机的效果图 最终结局 不过和德国提出的众多轰炸机一样,MeP.08-01只进行了设计研究。德国人们最终发现,在战时的压力下,许多过于超前的倡议实在是过于复杂和昂贵,不利于德国在战略资源和物资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所作的战争努力。在认清现实以后,德国航空部于1943年颁布了一项禁令禁止对任何重型轰炸机的研究,因为德国空军正面临着一场更具防御意识的空中对抗,他们首要的目标是阻止盟军轰炸机摧毁德国而不是将炸弹扔到美国。此时德国需要的是更多的紧急战斗机和拦截机,所以MeP.08-01也没能逃过下马的厄运。 ▲Me P.08-01大型轰炸机项目 除此之外德军计划以Me P.08-01为基础发展众多的其他用途战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