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秋天中的秋天 到了这个节骨眼 一场秋雨一场寒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到了集体沉默的日子 寒露,一场秋雨一场寒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这一时节,不仅雨水锐减,气温也迅速走低,早晚时分树叶上的露水日渐增多,且露水清寒,有凝结之势,故称寒露。 阴冷加寒风的双重攻击,往往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 鸿雁来宾 〕 白露时节看到第一批鸿雁来,而寒露时节是最后一批鸿雁南飞。 〔 大水为蛤 〕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从雁走到菊开,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到了集体沉默的日子。全国大部分已经入秋季或即将进入冬季,鸿雁渐远,鸣蝉也不叫了,荷叶也凋零了,成语“噤若寒蝉”,描述得就是深秋时节肃杀气氛下的景象。 这个时节,日照明显减少了,有句谚语:“九月狗纳日,十月日生翼”。 是说到了农历九月,秋阳难得,连狗狗都知道抓紧时机晒晒太阳了。等到十月,白昼短暂,又难得响晴,太阳就像涨了翅膀,一不留神就飞了。 在江西、湖北的一些乡下地区,还有晒秋的农俗,天地收敛了就是丰收,五颜六色的晒匾就像秋天的调色盘,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灿烂。 寒露,人体处于多事之秋 寒露,是秋天中的秋天。 天气渐凉,阴气上升、阳气沉降,二气不和造成一种肃杀萧条的局面,“阴阳和而万物生”,到了这个节骨眼,阴气和阳气两头跑,天气渐现燥金的肃杀本象,天寒而清,露寒而冷。 秋天肃杀之气对万物的摧折、对身体健康可能带来的影响,古人称为“秋刑”,秋天是有杀气的。 人自然地也会受到“秋刑”的摧残,最容易引发口干、咽痛、咳嗽、鼻痒、打喷嚏、肺热、慢性气管炎、便秘、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问题。 要想平安度过“秋刑”,当以平、以敛为主。 在饮食上,我们多选择养阴清火润肺之物,比如:藕、梨子、松仁、甘蔗、山药;百合、蜂蜜、白木耳、广柑、白果、芝麻、红枣等清补柔润之品皆可适时多吃。 再者,可吃些白萝卜,生熟皆可,最有润肺清火利咽祛燥之功,且属当令食物。 滋阴润肺,以缓“秋刑” 自然界的万物,好像一夜之间都被抽干了水,变得奄巴了。如果这段时间被秋燥虐得不行,早上起来咽干喉痛,皮肤紧绷绷的,大便秘结下不来…… 我有2个好用的汤方推荐给你。 🍮 ·沙参玉竹煲水鸭· 【原料】玉竹20g,沙参20g,陈皮1瓣,生姜3片,水鸭半只(约350g),花生油、食盐适量。 【做法】 1.水鸭斩件洗净,焯水备用; 2.热油起锅,放入生姜、水鸭炒半分钟; 3.汤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鸭肉以肥为美,中秋过后的鸭子最肥壮,如果这段时间口干舌燥,怎么喝水都不解渴,不要忘了煲个鸭汤来缓解。 《食疗本草》上说,鸭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息惊”,尤其适宜于这段时间的气候,以及阴虚火旺或素为火体之人。 水鸭比较考验厨娘的水平,因为鸭子是水禽,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带腥味,所以需要大量生姜爆炒,还需要料酒烹调。 〔 沙参 〕 补肝肺之阴而去虚火。 搭配健脾顺气的陈皮,辟腥和中的生姜,成就一锅清甜滋润的靓汤,正好用来调治这段时间,肺的阴液不足、干咳、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等“秋刑”症状。 类似的菜品还有:虫草花萝卜炖水鸭、石斛麦冬炖水鸭、板鸭焖笋干,厨娘们可以尽情发挥哦。 如果只是单纯咽喉肿痛,“热气”发作,还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小方子:鱼腥草炖梨。 🍈 ·鱼腥草炖梨· 【原料】干鱼腥草10~30g,梨子1~2个。 【做法】 1.梨子洗净切块去核 2.将鱼腥草、梨一起放入炖锅,加水1000ml 3.慢炖3个小时以上即可食用,无需加糖 梨子真的是秋季的贴心果了,秋天的很多糟心事,都得靠它来缓解。 据《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 鱼腥草,古名“蕺菜”,俗名“臭灵丹”、“折耳根”。 农村的娃应该对它很熟悉了吧?在春夏季节长势旺盛,常见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树林下看到它的身影,非常容易获得。一般人农家乐、野生餐馆最喜欢拿这个招待人。 我从小对鱼腥草就有偏见,被虐过,属于我的人生菜谱里“一口不吃”的菜。 但是试过这个小甜汤之后,我瞬间黑转粉了,一点都不腥,也没有怪味儿~~ 秋天火气旺,喉咙干痛的时候,我就煲一罐,喝一天,特别润贴。 登高望远,以畅秋志,以缓秋刑 昨天是重阳节,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降水锐减,浓云消退,乃人们可登高望远的气象前提。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九九重阳,又因“九九”与“久久”同音,就有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隋·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写到: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重阳登高就是采阳、补阳的过程,登山一定要选择树木多的山,有水的更好,这样的山里充满着植物的芳香精气,空气中富含更多有益健康的负离子。 爬到山顶的时候,畅饮“空气维生素”,人体也能和大自然进行一个交流,增强肺的吐纳功能,也是身体升清降浊的过程。 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之顶,秋气通金入肺,爬到高处,就是顺应秋气,畅游秋志,肺气不足的人,秋天就容易悲伤,秋天爬山这项活动,其实是养肺气。 唐代诗人王昌龄也曾为登高咏诗一首: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最后我再告诉大家1个小秘诀,笑能宣肺,希望大家平时多笑笑,没事别老想着那些不愉快的。记住,秋不宜悲!多笑宣肺! 寒露,赏各地的风俗美景
寒露节气,北京市民有到香山赏红叶的习俗。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寒露时节菊花普遍开放。某些地区赏菊花、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古称“长寿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时节,如果晴天,标志性的景色是“碧云天,黄叶地”;如果有风,“云悠而风厉”;如果有雨,是“寒露洗清秋”。 天,是好天,又高,又蓝,又净,风,是好风,又飒,又清,又厉。引得黄叶翩翩,在空中旋转,360°伶俐地跳跃,往时光深处行走。 🍂 游,以畅秋志 食,以缓秋刑 白草红叶黄花 最好的秋天都在这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