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来说说宽银幕电影这个技术问题

 七侠荡寇志 2019-10-08

作者:Stanley Kauffmann

作者:Brad Stevens

译者:陈思航

校对:Issac

来源:Sight & Sound


译者按:

画幅比,或者称作画面比例、宽高比,是我们看电影时常常会注意到的一个专有名词,简单地说就是银幕/屏幕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

早期电影通用标准的35毫米胶片拍摄,那时候几乎所有电影的画幅比都是1.33:1(4:3,也是早期电视的通用比例)。有声电影出现后,35毫米胶片齿孔内侧需要留出一条记录声音的位置,画幅比逐渐被调整到1.37:1,这种比例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所接受,称为「学院比例」。

《布达佩斯大饭店》1.37:1

50年代,为了抵抗电视的冲击,好莱坞制片厂开始大力发展宽银幕电影,主要有两种画幅比:学院宽银幕(Academy Flat,1.85:1)和变形宽银幕(Anamorphic Scope,2.35:1),其中又以CinemaScope宽银幕技术(文中译为西尼玛斯科普技术)和Panavision公司推出的宽银幕系统最为常用。

《布达佩斯大饭店》1.85:1

《布达佩斯大饭店》2.35:1

1953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率先试水西尼玛斯科普技术,《圣袍千秋》和《愿嫁金龟婿》两部电影几乎同时拍摄,最终《圣袍千秋》捷足先登,成为第一部公映的西尼玛斯科普电影。

《圣袍千秋》

1954年才创建的Panavision公司后来居上,于五十年代末大力发展自己的变形宽银幕镜头,如今的好莱坞电影估计有一半都是用Panavision镜头拍摄的。

在1.85:1的宽屏幕电视时代(译者注:数字电视的标准比例一般为16:9,即1.78:1,接近学院宽银幕的1.85:1),边框化宽银幕看起来和「学院比例」一样奇怪,该画幅比曾经是一种真实的幻象,如今已变成人造的景观。

在纽纳利·约翰逊的《一袭灰衣万缕情》(1956)开场后不久,我们看到了中产阶级的商人汤姆·拉特(格利高里·派克饰)与妻子贝琪(珍妮弗·琼斯饰)正在他们郊区住宅的厨房里交谈。约翰逊的主题很明确:这场婚姻被财务压力所压抑的方式。

《一袭灰衣万缕情》(1956)
在这场讨论戏中,汤姆告诉贝琪,他们原本期待从祖母的遗产中赚到的那笔钱,可能会少于预期。在他们的大部分讨论时间里,派克和琼斯都位于屏幕的两侧——由于这部影片是用当时相对较新的西尼玛斯科普技术制作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两个演员之间看到很大的空间。导演的观点并没有那么难懂:他正在使用这种构图,来强调夫妻之间疏远的关系。(西尼玛斯科普即)
一切都没什么问题。但最终的画面呈现了一种古怪的抽象效果(这种效果被对话进一步强化了,因为两人的对话暗示拉斯的房子很狭窄),甚至还带来了一种滑稽感。

在苏珊·史特罗曼的《金牌制作人》(2005)中,当雷欧·布鲁姆(马修·布罗德里克饰)试图远离轻浮的乌拉(乌玛·瑟曼饰)时,她用一个问题作为回应:「为什么布鲁姆要跑到摄影机右侧那么远的地方?」这种自觉的、影像修辞层面的讽刺,同样也出现在了上述的那场厨房戏中。

《金牌制作人》(2005)
我们或许可以将《一袭灰衣万缕情》中的那个镜头,与伊莲·梅的《麦基与尼基》(1973年拍摄,1976年公映)即将结束时的一个镜头进行比较。麦基(彼得·法尔克饰)在一个忙碌的夜晚将他最好的朋友尼基(约翰·卡萨维蒂饰)出卖给了一伙暴徒,随后他在凌晨返回家中,发现他的妻子安妮(罗丝·阿里克饰)依然醒着。在接下来的对话中,我们发现,麦基与安妮之间的关系,显然没有他与尼基之间的友谊那么亲密。
与《一袭灰衣万缕情》一样,梅通过将演员放置在画面的两端,来传达这对夫妻之间的疏离感。但是,这个画面的效果要更为自然,它不太会涉及我们对于导演「概念」的认知,我们不需要去学习它。当然,没有人会在无意间发现它有趣的构图,这可能是约翰逊的影像想要达到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是梅那出色的导演技巧所创造的成果。但我认为,这也与《麦基与尼基》将银幕的画幅削减到1.85:1有关。
《麦基与尼基》
在《电影季刊》上的开创性文章《西尼玛斯科普:之前与之后》(1963)中,查尔斯·巴尔写道,西尼玛斯科普及其各种变体,让电影变得更接近那种巴赞式的真实。根据巴尔的说法,与方形的1.33:1画幅相比,2.35:1的比例赋予了观众更大的自由度,并鼓励他们从自己观察的场域中挑选出那些更为重要的细节,而不是让导演用特写镜头帮助他们作出选择。在当时,西尼玛斯科普电影更倾向于使用长镜头,而且被放映在比一般尺寸大得多的银幕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巴尔的论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我本人对于宽银幕电影的认识,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下生成的。作为一位迷影者,我受到的影像教育,主要是通过小屏幕完成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已经习惯去观看那些经过扫描、转录的西尼玛斯科普电影。这当然会造成一些极为怪异的结果,我会将2:35:1的画幅看作是一种留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就是通过一种转写技术,将宽银幕影片在较小的屏幕上放映。虽然宽银幕似乎意味着更多的信息、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屏幕,然而通过这种形式看到的影像,却呈现为某种狭窄的条状物(上下两端还有黑色的条带),屈身于小小的电视显示屏中。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拥有了宽屏电视机。但是,这些屏幕的画幅基本上都是1.85:1,这种画幅源于50年代中期,是西尼玛斯科普的一种不那么极端的变体。如果要用这种屏幕放映真正的宽银幕电影,那么我们还是要使用上文中提到的转写技术。而且,具有讽刺意味是,就算用这种屏幕观看画幅为1.33:1的影片,同样需要进行转写,两条黑带就会出现在左右两侧而非上下两端。

不足为奇的是,这种狭窄的纵横比被赋予了极简主义的意味(现代的1.33:1长片就依赖于这种效果,例如保罗·施拉德的《第一归正会》[2017])。似乎有点不协调的是,2.35:1画幅的电影在电视上播放时仍然保持了某种膨胀感,尽管从逻辑上来说,它的画面看起来应该比填满整个屏幕的1.85:1画幅的电影更为狭窄。

《第一归正会》
无论基于何种意图或目的,西尼玛斯科普的留存与发展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尤其是因为现在这种画幅不仅被用于影院放映的长片,还被用于网飞电影中,例如阿方索·卡隆的《罗马》(2018),虽然这部影片还是在一些影院放映了。甚至还有像《伦敦生活》这样的电视剧,这些作品基本都是不会在电影院看到的。
或许西尼玛斯科普仍在蓬勃发展,是因为它的优点其实不同于我们先前的假定,它其实是与如今的趋势相关联的。我们意识到,宽银幕影像没有让我们更接近现实,它其实让我们靠近了那种人为建构的经验。发明西尼玛斯科普的目的,是要取代原先的规范,它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抽象的格式,它会让我们更多地(而非更少地)意识到空间的使用方式,它将电影带回了它的戏剧之源。

的确,几部基于百老汇戏剧的音乐剧,例如文森特·明奈利的《蓬岛仙舞》(1954)和《荣华富贵》(1955),清晰地在宽银幕构图中重现了原先的舞台编排,它们甚至将其当作是一个卖点:「观看西尼玛斯科普电影,就像在前排座位欣赏百老汇!」——《蓬岛仙舞》的宣传方夸口道。

《蓬岛仙舞》
2.35:1的画幅往往会吸引那些喜好奇观的导演(因为奇观本身就是一种人工制品),但它也会吸引一些电影作者,像是奥托·普雷明格、道格拉斯·塞克、罗伯特·奥特曼、赛尔乔·莱昂内和布莱克·爱德华兹,他们会希望自己的观众有意识地察觉到他们的场面调度(作者论批评家是西尼玛斯科普最早的辩护者,这绝非偶然)。

对于那些将自己的手法看作是自然现象的导演来说,它的吸引力就要小得多,这些导演包括霍华德·霍克斯、约翰·卡萨维蒂、让·雷诺阿、罗伯托·罗西里尼和肯·洛奇。
在路易丝·奥斯蒙德的《对比:肯·洛奇的生活和影片》(2016)中,我们看到了让技术压倒美学的做法,因为他决定用宽银幕的材质来制作这部纪录片。这迫使奥斯蒙德裁剪肯·洛奇的电影中的片段,使其适用于她自己选择的画幅。讽刺的是,即使是像《凯西回家》(1966)这样按照1.33:1画幅制作的电视电影,也被重塑成了2.35:1的比例,这种做法明目张胆地推翻了洛奇的创造性选择。

《对比:肯·洛奇的生活和影片》
奥斯蒙德由此创造了一种有趣的效果,这种效果让这部《对比》脱离了传统纪录片的范畴(虽然它看起来确实属于那种纪录片),归入了一些采用「旧片重制」手法的实验作品,例如肯·雅各布斯的《汤姆,汤姆,风笛手之子》(1969)和道格拉斯·戈登的《24小时惊魂记》(1993)等等,这种手法让我们熟悉的文本突然变得新奇起来。

或许,这部作品在无意间告诉了我们更多的东西,它不仅仅只是关乎洛奇的作品,也关乎那些银幕纵横比中蕴含的潜力,起码在电影理论的领域,这种潜力还没有得到彻底的研究:正是这种潜力,让我们得以质疑电影作为幻觉媒介的定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