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理想希望 2019-10-08

转摘自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魅力丹阳 2019-03-14 10:05:57

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要说村庄叫“王庄”在菏泽可以说比比皆是,但在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东北1.5公里洙赵新河北岸有一个村庄叫“保庙王庄”,加了个“保庙”二字你可能不知道它的来历。据传明万历年间,曹州郭允厚去京赶考,路过此地在小庙歇息,承诺得中,重修庙宇。后果得中,并累官至尚书,于是便重修这座小庙,并赐名为“保庙”,村名也遂改称“保庙王庄”。我去过这个村庄,庙不大,但香火旺盛。这个村有我一个同学叫陈留柱的,上个世纪90年代高考屡试不中,老是“留柱”,后经大师指点“留柱怎能考中”,随改名 “胜利”,果然当年一举成名。

在菏泽城区稍微年长的人都知道菏泽市东方红大街中段有一座郭家“四世一品”过路牌坊。该牌坊因明末户部尚书、菏泽人郭允厚而建。1958年9月20日,郭氏牌坊因市场发展、街道拓宽而被拆除。

现将在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街道办事处张花园社区走访座谈情况辑录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四世一品”牌坊

明户部尚书郭允厚建,俗称郭家牌坊。郭允厚,字万舆,世居曹州(今菏泽市)城,万历丁未(1607年三十五年)进士,初任文安(在今河北省)知县,后调知洛阳,天启年间(1621--1627)考授兵科给事,后升兵部左侍郎,累迁户部尚书。在朝廷内外享有声望,进阶光禄大夫,加封宫保,赠及四世,这座牌坊就建于此时。郭的父亲名堵字宣泽,官至南京刑部郎,祖父文卿、曾祖绅曾也都曾入阁,故称四世一品。

“四世一品”坊 ,原在菏泽城内东方红大街中段原地区邮电局门口处,系一骑路牌坊。石坊跨街长10米,高约16米,宽2.6米,全部采用青茶沙石料,仿木结构凿眼开隼并接,浑然一体,坚固异常,历数百年隼口无一松动。石坊分顶、身、座三部分,顶又分作两层,上层由“圣旨”二字题额,以示此坊是皇帝亲自钦准建造;下层飞檐翘角,镶嵌的横匾上书“四世一品”四字,字大如斗,端庄灵秀,据说是明代书著名书法家段云襄的手笔。身部四柱鼎立上架横梁,横梁上雕刻的官诰仪仗图,把近百个人物按照身份安排在不同位置,采用浮雕、透雕和塑雕不同的技法,准确的刻画出人物的各种表情,个个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表现了郭氏荣归乡里时隆重而热烈的场面。底座粗壮坚实,蹲在上面的八头石狮子,分列立柱的两面,威武雄壮,更加增添了石坊的雄伟气势。这座在鲁西南闻名仅次于单县百狮坊的石坊,不论建筑技巧和石雕工艺,都堪称上品,1958年扩街被拆除,“四世一品”石匾放置在县文化馆,后来不知去向,相传部分组件运往安阳市。

2010年8月,郭氏族人为纪念先人,众人聚资,在丹阳办事处郭楼村动工重建“四世一品” 牌坊。高12.6米,中间主门宽4.60米,两侧副门对称宽1.55米。通体由青石雕刻而成,饰以龙图腾。配以雄狮石雕,彰显宏伟壮观。额书“四世一品”,字体系原作高仿。原石镂工雕刻,刀法细腻,群龙攀柱而上,尤显庄重威严。

新建牌坊与原来城内的老牌坊相比,整体建筑风貌可谓基本相似,但其工艺神韵和内涵相比差距甚大。原牌坊的岁月沧桑、古朴神韵、雕刻细腻、造型优美等,是当今牌坊所无法比拟的。

明户部尚书郭允厚

郭允厚(生卒不详) 字万舆,号默千,曹州(今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张花园社区郭楼)人。明代万历丁未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郭允厚中进士,任文安(属河北省)知县。文安县经常遭水灾,旧有防水堤坝被大水冲毁,淹没农舍田园,农作物毁于一旦,百姓流离失所。他仿照兵部尚书王孟津展堤之法,修筑大坝,加固堤防。1626年(明天启六年)秋天,又逢大水,保定、霸州等郡县尽成泽国,而独有文安县幸免,五谷丰登。

郭允厚秉公办事,不畏强暴。任洛阳知县时,福王初被封中使,利用职权横征暴敛,以供自己挥霍,还侵占夺取民田,殴打丞尉,向其部下强派藩禄赡田,民众无法承受。有师姓和黄姓两大家族,投靠藩王充当差役,秉承主子旨意,随时随地到里甲敲诈勒索。而郭允厚表面应付挡塞,实则令各监司按照法规办,不得多征、多摊。

天启年间,授兵科给事,赴任湖广副使,管理粮饷于沆州,因有疾病不能司职而归。一年后晋升太仆寺少卿,又升兵部左侍郎。是时,朝廷政治上日趋腐败,边疆粮饷供给不能保障,在这危难之际,郭允厚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他殚精竭虑,富民强国,在朝廷内外享有声望,载入“会计册”,示为效法的榜样。后又升光禄大夫,加封宫保。崇祯末年,朝廷封“四世一品”荫及后代,并在曹州城内建过路牌坊,流芳后世。郭允厚爱惜民众。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粮食欠收,他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使众多百姓度过饥荒。由于积劳成疾,屡次上疏,要求退职,没有得到批准,卒于任上,享年70岁

明南京刑部郎中郭堵

郭 堵(?—?) 字秀孝,号宣泽,曹州(今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张花园社区郭楼)人。嘉靖甲子(1564年)中举人,隆庆三年(1569年)中进士,初授太常寺博士,升户部主事,历任陕西按察副使,官至南京刑部郎中。

在任户部主事期间,督管通州粮仓事务。时当地百姓拖欠国家税银很多,许多人久押在狱。郭堵以羡粮代优粮的办法,将多余部分替百姓上交积欠的税银,使狱中民众得以解脱。后郭堵升本部郎中,到山西大同督办军响,当时大同为明九边要镇之一,商人召募养马、种粮、晒盐者甚多,因粮畜足称富饶。狡猾的富商为了少交纳税银,便贿赂魏忠贤之党羽,请改本色银两以纳税,业已得到批准。郭堵莅任,极力争辩其弊端,力持不可,最后迫使商人仍按旧制,以不折色银两交纳税银。郭堵后为陕西按察司副使,驻兵西宁。当时番邦多数养马,官方便以茶叶换取马匹。在交易时,使者穿军服办理事务,肆无忌惮,番邦民众多有反感,大声喧哗,有甚者露刀相威肋,致使交易市场十多天极不稳定。郭堵闻知后,把利害祸福公布于边境之上,才使番邦民众肃然无哗,手提钱囊俯首听命。其后洮岷兵变,被掠男女百姓无数,郭堵借此为由,建议发兵进剿,兵变首领闻风丧胆,将活着的千余人口与财物尽数归还。

郭堵后遭谗被解职。不久又任泗州知州,再升南京刑部郎中。其父卒,郭堵在家守孝,从此不入仕途。郭堵死后被祀为乡贤。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段云襄与“四世一品”传说

段云襄,明末清初人,诸生,明清大书法家、诗人。岳程办事处常屯村人,原住村西段路北,现有遗物钦马槽、石碾等。因为拒写“四世一品”而闻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今天的菏泽城东方红大街上,横跨马路,耸立着一座高达16米的茶青色石质牌坊。这就是明朝万历年户部尚书郭允厚家的郭牌坊,人称“四世一品”坊。当时也可以称得上菏泽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了。牌坊题额“四世一品”是因为尚书郭允厚晋光禄大夫加宫保,赠及四世,是一种朝廷赐给的荣誉称号。

据说,“四世一品”四个大字,前三个字是明清大书法家段云襄被郭尚书用酒灌醉后骗写出来的,后一个字是别人补写的,书法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最后一个“品”字力度风格的差异。

关于性情刚烈、不事权贵,拒题坊额的传说,在段云襄老家,每逢夏夜晚饭后,在街头一棵千年古槐下,纳着凉,在一片咝咝的旱烟袋的吸允声中,早就听老人们说过一遍又一遍。

段云襄的故宅就在今天的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常屯村。听老人讲村西头于家大门就是段宅故址,现为村里于姓居住。村北一里地有段氏祖茔,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湮没在菏泽发电厂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群下了。村西一口古井旁,一个两米长的石槽,是段家的饮马槽,后来村里的妇女世代就把饮马槽当做了洗衣池。村西关帝庙有一座段云襄书写的“重修关帝庙碑记”,解放后做了村里海壕(寨墙外的水沟)上的桥板,碑记上面刻了很多的人名,好像是赞助人捐献的钱款数目等。海壕早已荡平,石碑大概还埋在村前的地下吧。

段云襄生平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有过拒题“四世一品”坊额的传说,今人张振和、黄爱菊编选的《曹州历代诗词选注》,选有段云襄的三首怀古诗篇——“九日登凤咮山阅武台”、“卞忠贞壸”、“氾水”。作者简介称段云襄为清朝人,诸生,生平不详。郭允厚中进士,是在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修“四世一品”坊当在更晚的时候,大概在万历朝后期。从明万历到清顺治,中间相隔不过二十多年,所以,段云襄生逢两个历史朝代是完全可能的。一个前朝的知识分子,面对一个异族统治的新的历史朝代,难于接受的抗拒心理,使得他在诗文中发出“漫追戏马千年事,今古英雄只断肠”、“谁能执鄙吝,永使浮嚣革”、“怆然怀汉祖,崛起事龙争”这样伤情怀古的感叹也就是很自然的了。他的流传作品主要还是诗文。乾隆二十一年所修《曹州府志》列其诗六首,新修《菏泽市志》列其诗三首。虽然他的学历不是很高,只是秀才一级的诸生,也没有多么显赫的官位。但在地方文化方面,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在民间的流传中,他的一些故事,甚至充满着传奇的色彩。

村里世代流传,段云襄不仅字写得好,画也是神笔。说的是段云襄出嫁闺女,嫁到了邻村的一个土财主家。他没陪送嫁妆没陪送地,只陪送了几箱子字画。土财主大恼,命人在院子里当场把那些字画烧掉了。有一张画没等烧着,就被风吹到一边去了,让喂牛的长工捡起来贴到了牛屋的床头上。等割完麦子打完场,一个晴朗的早上,土财主命长工套车到场里摊晒麦子。长工说不行,今天可能下雨。土财主认为长工耍懒怠工,逼着把一大车麦子拉到了场里。麦子刚摊开,一阵乌云上来,瓢泼大雨把一场麦子淋了个透湿。过了两天,长工怕摊在家里的麦子发霉生芽,套车又去晒麦子。土财主看天色不好,犹豫着不让去晒。长工说没事,天一会儿就晴。果然赶上了一个烈日炎炎的响晴天。土财主对长工料事如神大加赞赏,长工指着牛屋床头那幅没烧掉的画说出了原委。原来上边画的是把伞,晴天伞就合上,下雨伞就撑开,比现在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还要准。土财主恍然大悟,原来儿媳妇带来的陪嫁是宝贝。土财主竟然厚着脸皮要儿媳妇恳求娘家把烧掉的字画再补上,他这种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愚蠢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拒绝。

对于段家是怎样没落的,村里老人们也有神奇的传说。我们北方人过去对南方人有偏见,既仇视又敬畏,把南方人称为南蛮子。说有的南蛮子懂风水,识龙脉。但是,如果谁给人家选了带有龙脉地气的阴宅(坟地)或阳宅(院子),人家出了皇帝贵人,他自己的眼睛也就瞎了,因为他泄露了天机,上帝惩罚他,眼睛瞎了,就再也不能吃这碗饭了。听人说段家祖茔是我们这一带的风水宝地,和曹州城外的护城堤一般高。黄河决口的时候,四面八方的难民都往这里躲避洪水,称这个地方为“避黄台”。段家不知怎么得罪了看风水的南蛮子,这位风水大师到段家祖茔走了一趟,发现莹地有一棵参天柏树,状如伞盖,烟笼雾绕,庇荫着段氏家族。风水先生便偷偷找人,在一个风高天黑的深夜,把那棵柏树给摸根锯断了,锯口上冒出的是鲜红的血水。风水既破,段家去北京赶考的儿子没走到京城,就因背上长恶疮死在了半道上。从此,段氏家族一蹶不振,人亡家败,几百年来只留下一串遥远而凄楚的传说。

附:段云襄存诗四首

1、《历山春雨》

欲访耕耘迹,苍茫失故山。

野人犹让畔,春鸟亦知还。

细雨柴荆静,轻风刍牧间。

悠然怀纳鹿,历试备储艰。

2、《雷泽秋风》

商飆一次至,无地不堪悲。

独有寻幽处,能深吊古思。

雁回雷泽渚,木落谷林祠。

惆怅龙梭化,鲛人罢钓丝。

3、《灉水荷花》

禹功何处是,一望无蒹葭。

剩水春来接,新荷夏自花。

色分溪女艳,香入野人家。

薄暮金堤上,行歌忆若耶。

4、《华驿归骑》

古驿今寥落,客程自往来。

秋风吹野水,迫照上荒台。

效树行人度,关门暮角哀。

遗径谁复问,驱马正氛埃。

明代天启帝两道褒奖圣旨

在张花园社区郭楼村郭氏祠堂,现保存有明代天启皇帝褒奖重臣郭允厚家人的两道圣旨。

郭允厚,字万舆,号默千,今郭楼村人,官居户部尚书。其父郭堵,曾做过户部主事。父子两人秉公为官,政绩显著。朝廷为褒奖其家族功业,钦赠四世一品官衔。

明代朝廷的两道褒奖圣旨,其一是天启七年(1627)九月十四日由天启帝朱由校封郭允厚妻子徐氏为孺人、一品夫人的圣旨。该道圣旨长约2米,宽0.33米,文字用毛笔楷体书写,工整秀丽,内容记载了郭允厚在朝历任的一些官职及显著功绩。另一道圣旨,是天启帝朱由校封郭允厚父亲为道台、母亲为孺人的圣旨,可惜后半部分已经缺失,存长约1米,宽0.33米,具体时间不详。这两道圣旨被郭氏后人当作传家宝珍藏,文革中破四旧,家住牡丹区都司镇吴庄村的郭全广把它装在猪水泡里匿于井底,才得以幸免。2011年郭氏家族建祠堂,续家谱,郭庄郭氏后人就把郭全广保存的圣旨复制到郭氏祠堂供奉。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菏泽市开发区史话-丹阳篇之五:郭家“四世一品”牌坊及传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