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几个危险信号提醒你:孩子已经积食严重了,父母别再乱喂了!

 桃子的图书馆zt 2019-10-09

和千万宝妈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说起育儿烦恼,最常见的就是宝宝积食,很多新手妈妈在遇到孩子积食问题不知所措。

谷妈的小宝一直以来食欲都挺好,每到饭点我都将孩子喂的饱饱的,但是这几天,突然发现孩子胃口变差了。即使是逼着孩子多吃一点,孩子的食欲怎么都提不起来了。

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朋友也发现了孩子食欲差的问题,作为医生的朋友检查了孩子的身体,发现了原来是孩子积食的问题

大部分宝宝对自己的饮食量控制不是很好,遇到想吃的东西就会猛吃,当宝宝吃太多的时候就会经常出现积食的状况,这时候就容易生病。

积食是中医的说法,是因为食物不能完全消化滞留在脾胃中,造成脾胃损伤的病症。

“小儿百病,积食为先”。很多宝妈觉得,我家孩子饭量不是很大,肯定不会有积食。但事实是,很多饭量一般甚至不爱吃饭的孩子,也会有积食。

宝宝为什么容易积食?

1. 孩子食物过多过杂,油腻难消化的东西吃太多

2.生病时或病刚好的时候大补,生病时脾胃功能相对也会变弱,这时给孩子大补是加重脾胃的负担,很容易造成孩子积食。

3.不恰当的喂养方式,比如追着跑着喂饭。

4.水果、冷饮吃太多,多数水果都偏寒凉,吃多了孩子容易脾虚,脾虚了便更容易积食。

5.孩子天生脾胃功能不足,脾胃的工作能力本来就不如大人。当孩子食量承受不住脾胃负荷时就会造成积食。

积食的后果

1. 精神不振,精神萎靡

脾主四肢、主肌肉,四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孩子会出现四肢消瘦、无力等问题。

2.挑食、厌食、拒食

脾虚导致食物无力被消化,孩子很容易腹胀,进而导致胃口变差,挑食、不爱吃饭。

3.不长个,身体瘦小

脾虚导致营养吸收变差,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会让孩子不长个,吃再多也不长肉。

4.体质差,容易感冒、咳嗽

脾虚后营养跟不上,体质会很差,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肺气虚,造成反复感冒、咳嗽等。

5.容易便秘或者腹泻

脾气虚,没办法把津液传送给大肠,大肠会变得干燥,孩子很容易便秘。孩子对食物不消化,还会导致一吃就拉。

积食的症状

1、 闻口气

宝宝积食了,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会有口气。

如果妈妈闻到宝宝的口腔有异味如臭臭或酸臭的气味,那么就可以表明孩子吃的过多,已经消化不良了。

除了闻口气,家长还要留意孩子打嗝时的味道。有的孩子虽然平时闻没有口气,但是打嗝发出的味道具有呕吐酸臭味,这个状况比平日有口气出现的更早,此时处理会更容易。

2、 看舌苔

孩子积食,就会出现舌苔厚而白,嘴唇很红。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

(舌苔黄厚)

3、 看孩子的鼻翼

孩子的鼻翼两侧隐约有青痕,类似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4、 看食欲和肚子

宝宝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宝妈们可以通过摸摸宝宝的肚子来进行判断,如果肚子鼓鼓的、硬硬的,这是积食出现的基本表现。

5、 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6、 晚上睡觉不踏实

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爱翻来滚去,满床翻滚,这头翻那头。

比较小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还哭闹,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7、 观察大便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

积食大便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也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如何缓解积食?

轻度积食还没有引起其他病症的孩子,宝妈通过控制饮食、推拿、适当运动,可以慢慢消除积食。

一、 饮食调节

1.控制饮食,三餐定量

给宝宝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2.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3. 晚上不要吃得太饱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点。

4. 睡醒1小时不进食

早上或中午宝宝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也不要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5. 哺乳妈妈进食要注意

对于处在吃奶期的婴幼儿的妈妈来说,也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二、推拿辅助

1. 清大肠经(3分钟)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2. 揉板门(5分钟)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3. 推四横纹(3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手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之一。

90%的孩子生病,都是因为积食,而大部分孩子积食都是吃出来的祸。

学会正确的判断积食,给孩子及时又正确的调理,才能真正解决积食问题。

-The End-

谷妈安琪

前互联网上市公司总监,辞职后专注陪伴两个孩子,在5年时间里阅读超过上千本儿童绘本和上百本育儿书籍,实战派科学育儿达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