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9-10-09

尽管脑血管,心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被认为是互相独立不联系的,但更确切地说,都是动脉血栓形成基本病理生理学的一部分。动脉血栓形成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特点。动脉粥样硬化是终生疾病,持续进展,可引起血管壁粥样斑块形成,斑块可随时突然糜烂/破溃,血小板激活和急性血栓形成并在不同的血管床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如缺血性脑卒中(影响脑动脉供血)或心梗(影响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缺血性脑卒中(IS)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表现。

脑卒中是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在欧洲,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死因:每年超过400万,脑卒中死亡的患者约占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的1/3。

何为脑卒中?脑卒中是指脑部供血停止引起快速的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缺失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或导致死亡。

由于发病基础不同,脑卒中分为两型:

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颅内出血)

缺血性脑卒中(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5%,其余为出血性脑卒中。

血管源性的急性发作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脑卒中十分相似,具有脑卒中所有的特点但症状可在24小时内恢复,不引起永久性脑组织损害。但TIA是脑卒中复发的高风险因素,应该按脑卒中进行治疗。

大脑是控制各种人体功能的复杂器官。脑卒中发作时,如果控制特定躯体功能的部位血供不足,则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受到影响。由于大脑一侧半球控制对侧肢体,一侧半球发生脑卒中后会引起对侧肢体的神经并发症,可引起以下病变:

瘫痪、发音/语言障碍、视觉障碍、行为异常

记忆丧失、页顶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如果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分开考虑, 脑卒中是美国和英国位于第三位的死亡原因,紧随心脏病和癌症之后。脑卒中也是引起成人残疾的第一位原因,在存活者中,90%有不同的功能缺失。无论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还是治疗费用,脑卒中都给西方国家带来很大的负担。在美国,关于脑卒中直接和间接的费用估计超过500亿。整个欧洲,脑卒中引起早起死亡的寿命年数近600万。在欧盟,超过1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超过1/4是死于脑卒中。在英国,12%的人死于脑卒中,一般都死于脑卒中发生后的三周内。性别和种族对脑卒中的发病率有影响。男性首次脑卒中的发病率可比女性高30-80%。美籍非裔男性的发病率比白人高50%,美籍非裔女性则比白人高130%。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第一位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卒中的病例,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而这些患者当中约70%为缺血性卒中患者,他们有相当的比例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是复发性卒中的高危个体。据2003年卫生部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卒中患者的直接住院费用达195.95亿元,加上门诊及自购药费用,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到374.52亿,占同期我国医疗总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6.52%和5.68%。从1993年至2003年间,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8.04%,超过同期GDP增长8.95%的幅度。

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

两种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有不同的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理认为是潜在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潜在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存在于缺血性脑卒的证据是,在最初的30天中,脑卒中患者更多死于心血管事件而不是脑血管事件。最近的研究表明,有近期IS或TIA和广泛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一月后39%是由于心脏疾病死亡, 18%死于IS。

因此,对于具有任一种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表现的患者,即有发生由这一共同疾病过程引起残疾或威胁生命的风险。

由于动脉血栓形成是全身性的,发生动脉血栓形成事件就意味着其他动脉也可能有相似的病理过程。在 CAPRIE 研究(氯吡格雷与ASA 治疗具缺血事件风险患者的对照研究)中的患者发现了这种现象,该研究人群中有26%的患者至少有两处血管床出现症状。

以下是一些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原

-50%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动脉血栓栓塞

-25%颅内小血管疾病

-20%心源性栓塞

-5%少见原

动脉血栓栓塞是动脉壁(尤其是为脑部供血的四条颈动脉中一条或更多条)斑块形成过程,随后斑块突然破裂,血小板激活,形成血栓。血栓可能脱落,形成栓子,到达另一条脑动脉,引起堵塞和部分或全部的缺血。

脑循环的栓塞可以引起脑组织梗死,其病理生理机制已十分清楚。且缺血合并血小板血栓的远端栓塞尤其对神经元组织有破坏性。

美国每年有20-30%的新发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疾病(CAD)引起。通过对颈动脉(特别是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层和中层厚度的测量,可以在无心血管病史的成人中确定血管壁厚度与患心梗和脑卒中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

出血性脑卒中不同病因,又分为两种类型-脑内出血(ICH)和蜘蛛膜下腔出血(SAH)。ICH是因脑血管破裂,血液漏入脑组织引起。SAH是因动脉瘤破裂,血液漏入脑膜而引起。

风险因素和症状

有许多可引起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的风险因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为既往卒中或TIA。有些因素无法改变,如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例如对于年龄超过55岁的人群,每十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一倍。脑卒中在男性中更常见,但是在老年时,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也有一些可以干预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心房颤动和缺乏运动。

除年龄以外,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风险因素。60-75%的脑卒中由高血压直接引起, 平均舒张期血压升高7.5 mmHg将使脑卒中风险增加46%。即使在血压正常人群中,风险程度也与高血压水平呈线性相关。

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相对危险性是健康人的1.5-3.0。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风险因素,也是脑卒中的独立风险因素。轻度吸烟者(20 只 /天)为4.1倍。风险度也因年龄和烟草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是IS风险的一个临床指证,将测量值相加可以精确估计IS的风险。

症状

脑卒中和TIA有相似的症状,可以包括以下的部分或全部:面部, 四肢尤其是一侧肢体的突然麻木和无力;突然的昏迷, 言语或理解障碍;单侧或双侧视物模糊;突然的行走困难,头昏,平衡或共济失调

突然无原因的剧烈头痛

这些症状属于急诊症状,应该立即住院治疗以获得最好的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