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

 哦456 2019-10-10
 ​好多人催,上周没空,今天有时间,把站桩的体会心得写了。

还是在声明下,发了两篇以后,一堆人劝快点去拜师的,还有一些上来就说你胡扯什么啊,练师傅教都没有,肯定是练不对的。这里说下,有合适老师肯定是最好的,不过每个人条件不一样,不一定能赶上好老师,所以看书,看帖子,自己体悟也是好老师。唯一的,太极这个东西确实得有人交流,以后有空还要多多学习交流,这个是必要的。

说站桩。小时候练过四五年武术,练的也很辛苦,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下课去老师傅家学拳,一开始都是要站桩的,俗称蹲马步,那个时候小,也不理解蹲马步是个啥意思,反正老师让蹲就蹲呗。一般情况蹲十几分钟就大汗淋漓了,老师傅也不教要领,大概就是多蹲慢慢功夫就出来了,反正是很疼的,后来长大了也不太清楚蹲的要领。

去年开始练太极,才知道蹲马步这个东西还这么多要求啊,再有一个,蹲马步原来的第一感受就是很累,很疼,原来蹲对了,还可以这么舒服。当然,太极里面不叫蹲马步,叫站桩。

先普及一下站桩,站桩其实不是太极里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站桩本身是一种气功形式,很多内家拳,或者古老健身气功里都内涵着站桩功夫,只不过桩功的要求细节不太一样,但是核心要求和大体逻辑都是一致的。所以站桩脱离开太极,本身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练习方法,如果有能力配合上呼吸和意念引导的话,就是很不错的内功,气功练习。

下面从我自己的理解,分几个维度来说下怎么站桩,只说基于浑圆桩的一些练法。

第一,无疑首先是修正身体结构。 像前面提到的,站桩不是往那一蹲不动了就叫站桩,是有一系列要求的,这些要求的结果就是修正身体结构,正常人一般运动锻炼少的话,全身筋骨,肌肉僵硬,就是我们去按摩的时候,师傅说你这个地方都结节了,影响气血供应。再有就是长期伏案工作,颈椎,腰椎变形,弯曲,本身就会带来大量的疾病隐患。最后一个,先天人生出来筋骨非常柔软和有弹性,后期基本一些不动的关节就僵硬了,没有弹性了。所以,站桩基本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解决问题的,当然整个太极的核心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好多不练太极,只练站桩的人或者是老师会讲上身挺直,膝盖不能过脚尖,眼睛平视,over,站着就行了,包括我看过一些网上关于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的一些视频讲解,其实都缺乏练习的标准要求。所以用太极的方法来练习站桩是非常有帮助的。太极拳十要里面,有小一半要求是修正身体结构的,即如何实现“立身中正”,中正是要求非常非常高的一个达成结果,需要好几个规范来尽可能完成。

主要是包括:修正上身结构的,咱们从中间倒着说:尾闾中正/松沉尾闾(敛臀)、含胸拔背、虚灵顶劲、顶头悬;修正下身结构的,松腰沉跨(开胯)、膝盖不过脚尖、松沉到脚底。往那一站的时候,把这些要求做到位是很难的。上半身核心是把整条脊椎调正了,大家知道脊椎整体包括三截,颈椎,胸椎,腰椎,最下头是尾巴骨即尾闾。颈椎前突,常低头伏案,胸椎后突,立不直,经常前向用力,腰椎前突,最后尾巴骨上翘,不理解的,从网上搜个图看看就明白了。所以,其中最核心的是最下头把翘起来的尾巴骨收回去,然后自然是腰椎后顶,胸椎向上向前挺直,大家立体感好的话,可以想象一下,一旦练习的背脊整条有弹性了,这种撑起感会很强,所以叫“拔背”,不是挺背,因为是从下往上拔起来的。虚灵顶劲,顶头悬,很简单,不懂的网上随便看下就明白了。

下身核心是松腰跨,或者是沉胯,胯往下一沉,或者是屁股一沉,说明胯沉了。从骨骼结构上看,主要是把骨盆和大腿连接的髋关节打开,俗称开胯,开胯的核心是增加了活动范围,开胯了腰才能松下来,不然腰肯定是绷着劲儿的。这个主要是解决站桩的什么作用呢,其实逻辑很简单,上半身中正了,松腰沉胯才能把上半身的全部力量卸到脚底下,这样身体才能整体松沉到地上,整个身体各个关节不受力了,包括常说的膝盖,站对了,膝盖是感觉不存在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没有力量作用。

第二,姿势站对了,然后心静、放松。好多人过多的追求在姿势上,身体放松和心静做不到,是没有意义的,我同步快练习了一年的正念冥想,冥想的核心就是让你学会放松,每个人正常的时候,一坐一站,脑袋里都是几千个念头跑来跑去,你要老是跟着念头想的话,就会沉浸其中,根本安静不下来,正面念头还好,负面念头的话,就是心理疾病的发病原理,焦虑症抑郁症都是这个原理,所以做到不管这些想法,这些想法自己就会有来有去,这个是很难的,我自己现在还是差很多,这个话题太专业了,等我有一定程度了也可以分享这块的体会和学习。回过头来,怎么做到心静,呼吸是非常好的办法,冥想和禅修都是通过呼吸来实现心静的,当你关注呼吸的时候,心会安静下来。然后就是跟随呼吸的放松,结合冥想的全身放松方法,从头到脚做一遍就可以了,在站桩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全身关注对象沿着关节走一遍,关注的时候自己就会送下来,这个说起来很复杂,一旦你掌握方法了,一站一坐就有了。

上面两点实现了,然后就是正常的练习和坚持,一开始肯定会很累,尤其是你按照上面的要求的做的话,会很累。在这个过程里,身体结构站对了,和身心结构还要放松是对立和矛盾的,解决了对立矛盾融合在一起,然后就是进步和成长。筋骨练习,身心练习也是这个道理。

第三,恢复身体弹性,这里我不提气血运行,一般这个时候气血运行上大家没什么直观感觉,最直观的感觉其实是关节的弹性的恢复,具体可以结合我上一篇说的“太极内劲”体会下,站桩练习本身就是练习筋骨的弹力,也就是内功的修炼的。因为又要求松,因此和西方锻炼肌肉的弹力和训练是不一样的。

这里说下浑圆桩的上身动作,除了前面提到的要求,这里要补一个手臂上动作要求,沉肩坠肘,因为双手作用力,一般情况下,大家肩膀都是紧张受力的,肩膀受力是颈椎病,肩颈病的核心因素。我之前这一点没啥感受,后来练了太极,有一天发现,尤其是是手力拿着东西的时候,肩膀是耸着的,当时我是吃了一惊,最常见的就是坐着,或者站着看手机,不信的话,你自己现在感受下肩膀,是不是松的。好多人问,肩膀怎么松下来,其实很简单,沉下去就行,而沉肩的核心其实是坠肘,肘坠了,肩自己就沉了。

浑圆桩手臂是一个双手向内抱球的动作,不知道的网上搜下图,很多,一看就明白,这个动作的核心其实不是抱球,而是坠肘,坠肘之后,肩膀就沉了,气血就到手上了,别管是筋骨弹力,还是内气就都通了。我一开始的时候也不太理解,就是按要求做着,后来发现肘往下坠的时候越来越重,尤其是练习八段锦的一个动作,双手下落的时候,能做到自有落地的感觉,肘是非常沉的,重到千斤往下压的感觉,这个不是夸张的。

最后,说下整体的弹性,如果你站对了,慢慢练习的话,身体关节的弹簧力就出来了,俗称内劲或者内气,是的。站桩也是可以站出来的,不是只有练内家功夫才能上身这个东西。另外,练习过程中可以辅助一些升降,开合动作,便于锻炼筋骨的弹力,找感觉,我们讲究动静结合,也是有这个道理。有一天你发现手脚自己会动了,说明你有功夫了,有这个内劲了,然后就有意思了。上次微博上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大妈练习八段锦,能感受到气血在全身运行的过程,我估计不一定是气血,多半是这种内劲推动的作用。

第四,再说下,站桩的最后结果。身体中正,放松,关节弹性支撑。这个时候,感受上,应该能感觉身体有四面八方的对拉作用,最直接的就是上下半身的对拉,下半身松沉入地,上半身挺拔高耸如云,有一种很威严,神圣的感觉,内心很放松,身体很舒服。浑圆桩的话,双手抱球气有充满的感觉,压不动也脱不开。所以很多人站桩可以站半小时,一小时,累的话,肯定坚持不了的。高低上均可,看个人身体状况,其实站到最后,高的时候感觉很低,低的时候感觉也很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