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酒歴史傳 仪狄是夏禹时代的造酒官,相传是我国最早的酿酒 人。秦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有『仪狄造 酒』。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帝女令 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 亡其国者』。也有仪狄发明酒醪,少康(即杜康)发明秫酒 的说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提到,仪狄作 酒醪,夏禹喝了觉得太好,怕沉迷于此,所以疏远仪狄。 《太平御览》引用《世本》『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 作秫酒』。『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 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有 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 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晋代江统的《酒诰》认为『酒之所 兴,乃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自上古三皇五帝的 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可能是仪狄 或杜康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