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标准化手册,就能把单店做好吗?这个问题转化另一个口吻,就是连锁企业都是靠标准化手册复制起来的,那就认知理解就可能出错了。因为正确的逻辑是,正因为我们发展了很多门店了,才需要规范起来,然后把多年的经验通过标准化手册作为载体进行总结和沉淀,以及文化的传承。 古往今来,很多文化有的是口口相传得以沉淀,有的是通过书籍(连锁企业称为标准化手册)得以文化传承。 这里就涉及到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特许经营复制的基础对象是单店,是否只需要将单店标准化成手册就可以了?“标准化”的问题存在和被需要于任何企业(包括连锁与非连锁的企业)。 绝非只是特许连锁企业,更绝非只是单店。 “标准化”的目的与意义在于沉淀、保留、规范、传承企业的“知识”,这才是最核心的。 第二个问题只靠手册,加盟的门店就能做好吗?做企业不可能只靠一些手册就能把企业做好,手册是规范和总结的经验,是提高复制的精准性。 如果只靠总部分配的手册,就能做好单店,确实是太过于天真了。 手册的标准,是连锁企业建立的标准,举例:跟我们平常公司制度一样,制度制定下来,就有人遵守吗?首先肯定要先宣传制度,贯彻制度和执行制度。 同理,那么标准化手册也是,企业总部在梳理标准化手册的时刻,是建立标准这一阶段,也就是“立国先立法”。 回到问题本身,只依靠总部分配到手的手册,单店不一定做好,有些总部除了给了相应的手册,还会给到相应的培训指导,以及日常管理方法。 有手册,单店不一定做好的几个点: (1)手册是总部经验,仅供参考手册不可能将单店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而难题全部罗列进来,也就是说,门店的是实际经营者不可能在手册之中寻找门店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的答案。 (2)手册不是一成不变,随时代不断需要优化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状况都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手册的内容也应及时进行更新升级,如果门店经营再所使用的手册一直不进行更新,那么这些手册所能够带给门店的帮助将会越来越少,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3)给了手册,还需要培训手册的类型有很多,有的手册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够进行真正的理解和应用,如果知识单纯地将手册直接移交给门店,很有可能导致门店实际经营人员按照自己对手册内容的理解进行操作,理解错了,复制就走形了。如此就可能出现总部的要求与门店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差距甚至巨大的差距现象。 (4)门店经营的好坏原因不一门店经营的好坏,原因有很多种,如经营者的问题,商圈和选址的问题等,而手册只是具备普遍意义的指导性手册,每家门店还需要根据自己实际内外情况进行量身定制的理解与执行。 《孙子兵法》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更何况手册呢?手册是有指导性作用,一味地认为手册是所有经营的关键,那跟古代的纸上谈兵的典故又有何区别呢? 今天就分享到这了。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连锁团长,普及更多连锁干货和见解,最符合中国国情的连锁课堂,打造连锁知识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