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福虚篇(1)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4

2019年5月4日,星期六,农历己亥年【猪年】三月三十

今日品读王充《论衡》之论衡卷第六——福虚篇第二十(1)

《论衡》│福虚篇(1)

【原文之一】

世论行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福祸之应,皆天也,人为之,天应之。阳恩,人君赏其行;阴惠,天地报其德。无贵贱贤愚,莫谓不然。徒见行事有其文传,又见善人时遇福,故遂信之,谓之实然。斯言或时贤圣欲劝人为善,著必然之语,以明德报;或福时适遇者以为然。如实论之,安得福祐乎?

【拙解】

世人谈论行善之人福运将至,为恶之人祸将到来。福与祸之应验,皆有天定,人所做所为,天将报应。公开所做好事者,君王会奖赏其所为;暗中施人以恩惠,天地将报应其德操。人无论贵贱贤愚,无不称之如此。世人曾见有文字记载某些行为事例,又见到行善之人时常会得到福运,故而相信,便以为就是如此。那些言论或许是其时圣贤者欲劝人为善,故而著书写出行善得福作恶得祸之类的必然应验说辞,用以表明德操必有报之论;或许是行善者正好遇福运到而使世人信以为然。如果以实而论,怎么会得天之福佑呢?

【小议】

善行善为,若为图“天应”福报,心会很累的。存善念,重德行,其实是为心安。心安,心畅,自然少有忧心烦恼,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圣贤著论劝人为善,有些“天应”事例或确实为虚,却无碍其为教人善行之道。受善化之教,则善者更专于善,善恶之念共存者将近善。与善相悖之人,或将弃恶从善,或仍冥顽不化。至于天应善恶,那都是虚言,只不过是世人的心愿而已,当不得真的。尽管如此,还是心存善念为好,毕竟善人方能善已,作恶总会令人唾弃。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