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衡》之碎语杂言(28)——问孔篇第二八(中)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15

读《论衡》之碎语杂言(28)——问孔篇第二八(中)

十、

《春秋》,据传原为鲁国史官所编,是对当时各国重大事件的记录。后来孔子对其加以整理修订,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

孔子说他原本是听人言便相信其品行,后来竟因为宰予,而改变了对人的认知态度,就是听其言还要观察其行为。感觉孔子原来的观点是有很大缺失的,是宰予的经常“难问”而使孔子意识到了一些问题。然而,孔子似乎并不是反思、找出自己的问题,而是一味强调他人之过,他的基本理念是师道尊严,学生是绝对不可以“难问”师尊的,所以才会认为颜回是最好的,子贡之类是需要经常给予警示的,而对于宰予这种好问的、思想活跃的学生,是很厌烦的,故而“于予予何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被世儒尊奉为圣人的孔子,确实有些过分了。“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说的,不知孔子对此言是如何看的呢?

十一、

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赠言:“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因宰我“昼寝”而生厌恶,并直言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此时的孔子是否早已忘记了老子的教诲?其实未必。《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将其曾经的言行收集编撰而成,其中有些言辞或许未必就是孔子曾经说过的话,不排除有杜撰的成份。为何?同样是出自《论语》中的话,还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之类的宽厚之言,以及“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样的谦逊之语。亦或是孔子在特定的场合下说过一些略显“直道”的话,但仅凭只言片语,实难想像孔子会因宰我“昼寝”便将其定为“毁行之人”,毕竟宰我是孔子位列四科并在子贡之上的高足,说明他是得到孔子的充分肯定的。由此看来,需当“问儒”,即质疑并讨论儒书文章的虚实真伪,而非“问孔”。

十二、

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孔子学说,着重推崇的是“仁”,“五常”兼备方为真贤良。可是,世上哪有“五常”兼备的完人呢?孔子本人尚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所以说,至善至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后世对孔子的崇拜,很大程度上是对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的认同和崇信,进而逐渐将孔子神化。人无完人,通常被理解为世间并无完美之人,其实亦或可理解为世人不应盲目崇信传说中的完美之人。人处世,应心禀诚信,当知书达理而获智,需谦恭而知礼,要待人以义,终归要体现出仁德品性。信者未必智,或有愚忠;智者未必礼,或陷算计;礼者未必义,或只是形式;义者未必仁,或是有前提的。具五常之一者,世间普遍;间或有之者,或是贤能,或虽是能者但非贤人;完备者,必是神圣,可惜世上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人!完全弃“五常”者,便是真恶,这样的人确实是有的。

十三、

儒家学说倡导的“中庸”之道,孔子运用自如,而“好学”的颜回则是孔子心目中最好的学生。“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优秀”的品质:从不“难问”老师!每日恭敬地聆听老师的教诲,将老师的一言一行均奉为至理。孔子对鲁哀公之问作答,那是与君王当面交流的机会,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以暗喻的方式“聪明”地了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孔子对季康子之问作答,那是一位鲁国大夫,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贪欲心很强的人,孔子既瞧不起他,却也不敢得罪他,因为当时的季氏族人多是权倾朝野的权贵。孔子的这种做法,在如今的职场中是否可以借鉴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职场中的事,从来就没有定律。

十四、

孔子见南子,正是其周游列国却不能得志用屡受非难之时。卫国当时有些混乱,身为卫灵公夫人的南子很强势,但世间对其声名颇有微词。或许孔子也是有些急了,为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竟欲接受南子之邀,受聘卫国。尽管后来孔子内心感受到了耻辱,离卫而去,并说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话,却也可以从此事中看出,圣人也是人,孔圣在推崇“五常”之道时,亦会因事而有失其中的某些“道”。不过,圣人纠错改过的能力是极强的,凡人可能早就失于迷茫了。

十五、

世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事,是解释不清的。为何?位置不同、视角不同,看到的东西是有差别的,有些差别还是巨大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人们常说“眼见为实”,眼睛所见就一定为“实”吗?未必吧!眼睛所见,如果是事情整个过程中的一部分,那么有可能会使大脑的认知出现偏差。借用文中的词,“行事”:曾经引起巨大轰动的公交车坠江事件,刚发生时,网上即刻流传出一张照片,在公交车坠江附近的道路上,有一辆私家车,有些人立刻浮想联翩,将公交车坠江归罪于私家车女司机,然后便是铺天盖地对女司机的谴责与谩骂。后来证实,那位女司机完全是无辜的,其身心却是受到极大的伤害,而曾经发出激烈谴责与谩骂的那些人隐身了。对于文中所说的孔子“誓子路以天厌之”一事,窃以为孔子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以“天厌之”立誓,更不必“誓子路”。子路不知其师品性?若当真因孔子见南子而生“不悦”,也只是凭传言而信南子所谓的“淫乱”名声,但那传言就一定是真的吗?南子是卫灵公时卫国的实际掌权人,孔子也只是在拜谒卫灵公时见过南子,就一定有问题吗?凭揣测便提出质疑,再推测被质疑者一定有问题,然后让被疑者自证清白,原来这种事情在春秋时期便有了,时至今日,类似的事情仍旧不少。

十六、

孔子欲“王”?请恕我的孤陋寡闻。“问孔”可以,说“夫子自伤不王”,用现代的语言形容,有些“高级黑”了吧?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诸侯多是有野心的,而且是对周天子的“不臣”之心,所以天下不太平。孔子周游列国,欲再推“礼乐”之道,复“周礼”以求天下太平。孔子感伤“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故而将全部身心放在了教育上,期盼其弟子能承继、推广他的儒家学说,并以儒道治国而得天下太平。王充此段“问孔”之论,实在是有失偏颇。

十七、

王充曾言孔子因为未能成王而感伤慨叹“吾已矣夫”。针对他人的说法,“孔子不自伤不得王也”,而是“伤时无明王”,王充直言孔子“不思其本而望其末也,不相其主而名其物”,再批“孔子所望,何其末也!”由此看来,王充对孔子的处世哲学是持批判观点的。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古时是否确曾出现过凤凰?起码至今也没有任何考古实例证实;那么“河图”,也就是在黄河出现的“黄龙负图”奇景,又如何呢?龙的实例证明尚且没有,又哪来的“黄龙负图”?如此说来,孔子何需“悲心自伤”?自古以来,有过“明王”,太平盛世也有过,而那些所谓的“瑞应”不过是世人美好的心愿,亦或是“明王”身边谄媚者的凭空杜撰,只为博那所谓的“明王”欢心而已。

十八、

孔子所创的儒学,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尽管在现代人看来,其中有一些东西确属糟粕,但仍不失为一套很完整的理论体系。孔子曾为了实践他的学说,历时数年,周游列国,受尽了磨难,却始终无法被列国诸侯接受,甚至众诸侯唯恐避之不及。孔子的儒道,在春秋时不受待见,是因其面对的是列国诸侯,显得很不合时宜;后世又被广为接受,尤其是汉代以后极受推崇,是因其面对的是统一大国的皇帝,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春秋时周天子治下的列国诸侯,都是有些野心的,是有不臣之心的,怎么会接受孔子的“复礼”学说呢?孔子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慨叹,又说出“欲居九夷”之言,或许也是真的无奈了,晚年便收心敛志,专心著书立说、培养学生。被后世尊奉为圣人的孔子也有其局限性,起码在对当时的时代大势的认知方面是有缺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