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了三九灸,扶阳健脾祛湿都有了

 灸针中医馆 2019-10-16

  冬天,万物闭合,人体的阳气也潜藏了起来。


  这个季节,格外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

  艾灸就是一个好方法,

  冬天艾灸有助于让人体阴阳达到平衡,对生发也有好处。

  而三九寒天是一年中阴寒之气最盛的时候,

  此时天寒地冻,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

     养生宜大补阳气以驱寒。

    我国自古就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中医认为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在三九天艾灸,可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

   做了三九灸有哪些好处:

     防寒邪。冬季气候寒冷,易引发突发性疾病如: 中风、脑出血、高血压、心肌梗塞、容易手脚冰凉、身体免疫力减弱、以及身体关节部位的疾病。此时艾灸能有效促进身体循环,温通经络。让您身体在寒冷的冬天保证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机能、避免突发疾病和关节问题。

  冬养肾!冬天寒冷,腰部容易受寒。腰为肾之府,又为阳气聚集地。肾为先天之本,所以三九极寒天气一定要温补肾阳、调和阴阳、扶阳固本。可有效预防肾脏疾病,同时治未病,全面提高抵抗力。

  “冬令进补”先祛湿。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气就容易入侵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湿是最容易渗透的,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则成为湿热,遇风则成为风湿,发展为很难根治的慢性疾病;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一个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脾脏主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

  在寒冷冬季,谨防湿寒交加致疾。艾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达到散寒除湿效果。

三九灸适用哪些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性呼吸道感染等症;

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虚寒型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症;

儿科疾病:
反复咳嗽、呼吸道感染、身体虚弱、体质差等症; 

妇科疾病:

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白带过多、卵巢功能萎缩等各种虚寒性妇科疾病; 

运动系统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肢体疼痛等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