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话里带肉字的俗语

 好办法 2019-10-16

肉字俚语 来自畸笔叟 00:00 09:24

最近一次体检报告出来后,我又被医生“较路子”,叫我少吃肉。

一个“肉师傅”要忍痛割爱,我太难了。

哪能办?也只有做做自我心理建设了,比方讲,就算这次肉涨价涨得太结棍了,我吃不起了,总可以了吧。

这样的自我安慰,毕竟苍白无力,于是转而又想,我不吃肉,我可以来写肉啊,也算过过瘾头了。

讲起上海话里带肉字的俗语,最先能想到的,大概就是“肉痛”和“肉麻”了。

“肉痛”,是刻骨铭心的,一般性的伤害不能随随便便叫“肉痛”。

所以,就引出其他带肉字的俗语来。

比方讲,股票“割肉”了,当然“肉痛”;搓麻将坏到了“肉里分”(私房钱),当然“肉痛”。

至于“肉麻”,在上海话里,至少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言词举止太过亲热,不避旁人,上海人要讲,“哟,哪能吤肉麻嗰啦!”

比方讲,戏文里唱唱,像越剧《碧玉簪》里的老太婆,唱什么“手心肉、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还有“心肝肉、宝贝肉”,也就算了。戏剧毕竟是夸张的。

生活当中,大庭广众之间,大叫一声“心肝肉”就太“肉麻”了。据考证,江南地方最最肉麻的叫法,是“肉肉肝肝”。你听了是不是有点“肉飞肉跳”?不过,只要是背地里,随便你怎么叫,都不管我事。反之,做不出这种情状的,又叫我“肉麻不出”呀。

还有一种是不舍得的意思。

比方讲,今朝只卖一眼眼肉(一眼眼肉,又叫“苍蝇肉”,极言其少)么,是因为肉实在太贵了。“肉麻”两个铜钿呀。

还有,落雨天穿旧皮鞋出门,“肉麻那双新皮鞋呀”。

又比方讲,“吤小小囡送得去‘全托’,‘肉麻’嗰呀。”

别人用手来碰碰你家小囡,你就去拦,也会被讲,“哟,侬算肉麻煞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肉麻”也有欢喜及宝贝(此处动词)的意思。

“肉痛”、“肉麻”,都是抽象的讲法与用法。当年是如何从具象引申到抽象的,比方讲,肉自己怎么个痛法,怎么个麻法?“肉麻”是不是起鸡皮疙瘩?已不可考。

不过,有一些用法还是可以看到引申的轨迹的。

比如“肉头厚”。它的本来意思很好理解。后来被引申为有实力、有铜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过,上海人讲“侬肉头厚呀”,多半是歇后语,下半句是“经(得起)斩”。

又比如“肉膈气”。它的本来意思就是肉里有怪味。所以讲一个人有“肉膈气”,也是指他有点怪。

再比如“奶脯肉”。本来是固定部位,后来,凡是松扑扑的,都叫“奶脯肉”。比如:“侬看伊一身奶脯肉”。想想也蛮吓人的。

还有“贴肉”。贴,就是到位。英文叫“to the point”。例:“喏,侬这两句话讲得“贴肉”嗰。”反之,“一眼也弗贴肉”。

至于“肉骨头敲铜鼓,昏咚咚”,也可以算作是引申义。但它好像并无本意。

因为有“皮肉生意”的讲法,所以,很多时候,带肉的词语会被歪看歪想。比如“肉馒头”曾经被用来比作“胸器”。还有“咸肉庄”,则用来比作妓院,还特指为外国烂水手服务的那种。据说,因为广东话里,专为外国烂水手服务的,被叫做“咸水妹”。莫非因为海水咸?

严格地讲,“肉嘟嘟”不是吴语,是北语。老早吴语里倒是有“肉裹裹”、“肉巍巍”的讲法,多见于明清言情小说。

“肉眼”,也就是里脊肉,好像也是粤菜里的叫法。现在超市里也这么标。

“做肉”、“不做肉”,最早是宁波话,后来上海人也这样讲。不过现在流行“瘦成一道闪电”,你再骂她“侬这个人吃下去不做肉嗰”,她要开心煞忒了。

“老壮肉”现在也不大讲了。80后、90后小囡都讲“太肥了”,“我肥肉弗吃”了。“摇肉”现在也不大讲了,虽然这个词的历史本来就不长。不过,在上海人眼里,“摇肉”不是“肉酱”,是“肉糜”。“肉酱”是用濮刀斩出来的。

“肉痒”倒是地道的上海话。“我怕肉痒嗰”,就是经不起“嚯痒兮兮”吧。

“肉百脚”,是指皮肤创口缝针后的疤痕。老早讲一个人曾经剖腹产,就讲,“伊肚皮上有只‘肉百脚’。”

“肉里眼”是一种长相,单眼皮,而且眼皮厚。有时并不难看。

最后来讲一句切口,叫“吃肉”。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但却是一句很老的切口。现在的讲法就是一个“爽”字。

我曾经问我一个插兄朋友,为啥小辰光吤欢喜“打相打”?“捣皮蛋”,(也就是请人家吃拳头,而且基本指打脸,因为只有打脸才会打出乌青块,状如“皮蛋”)有啥开心啦。他神秘地告诉我,侬弗懂的,一拳揎上去,“吃肉”啊。

原来,释放恶,是有快感的。

向善者,不宜慎乎。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