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习录精讲:动情亦是正心时

 向青骏风生水起 2019-10-17

《传习录》44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学:我读这一段,不太明白。人的悲痛,是自然的事情,情感是自然而然的,王阳明在这里讲了一个要“得其正”,怎么才能“得其正”呢?如果控制自己的感情,还要符合什么标准,那就不自然了呀!恐怕不能这么学习吧?所以不太明白。

学:我也有这个问题。陆澄的儿子病危,因此他忧郁焦虑,王阳明则批评他说这是“私意”,这明明是他的真实情感,怎么会是私意呢?如果是私意,难道也要克除吗?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程:陆澄是王阳明的学生,也是一个做官的人。他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因此“心甚忧闷不能堪”,他很难过,甚至过不去了。

你们说,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如果是你,你怎么帮助他呢?或者是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觉得别人能怎么帮助你?想过没有?所以先不要评判这件事,先进来体会一下。

王阳明说:“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这不仅仅是在给他讲道理,是在帮助他从这种情绪里解脱出来。如果太痛苦了,过不去了,他就跟着去了。所以王阳明讲“此时正宜用功”,是给他提供一个机会。的确,平时学的东西,用在哪呢?不就用在有事的时候吗?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父母爱孩子,这是自然的情感,但自然是有度的,这就是“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这个“中和处”就是度。如果过度了,就偏执了,所以说“过即是私意”。王阳明说的“私意”,就是加了自己的私心。

爱孩子是天性,因为有此天性,所以孩子病了,心自然就会动情。但在动情的时候,加了私意,就越想越动情,这就会过度。就像水面自然会有涌动,但是一有风吹,浪就越来越高。波涌就好像是自然情动,“私意”就好像是起风推浪。

“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人们认为情感是自然的,“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所以再痛苦也不觉得这是私意,而且觉得再痛苦都是应该的,于是就纵容自己的情感,任其泛滥。“一向忧苦”,就是一味忧苦,沉溺在痛苦的情感中。这个时候,就掉进去了。

“有所忧患,不得其正”,这是《大学》里的一句话。《大学》里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说的是什么呢?是说心感知到有了,比如自己的情绪之动,但是不跟着它走,跟着它走,就掉进去了,就有所偏失了,就不得其正了。

《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正心”是关键。修身首先在正心,怎么正心呢?就要在心有所动时,自觉而不从,这就是“心不在焉”。如果心在焉,就是私意,情绪就会裹挟你,你就不能作自己的主了,心也就失其正了。

“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王阳明讲人的情绪,都容易过度,因为不易被察觉。所以掉进去容易,出来不容易。

“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但是一过,就失了正心,这就是“便非心之本体”。所以有过儒学功底的人,做过功夫的人,此处应有自觉,要能在心中“调停”,使心“适中”,才能复归于正。

“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父母去世,做子女的会悲痛欲绝,甚至不想再活下去。这就是在悲伤的情绪上放纵自己,但纵情也是私意,故不得其正。

“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毁不灭性”是《礼记·丧服四制》中的话,这是讲丧礼的。其中讲父亲去世,服丧之礼要“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这是说服丧要有度,以死伤生就是不好了。其中还讲:“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礼就是度,合度才是自然的,才是合天理的。这不是圣人强制人们这么做,而是要让人们知道天理之自然。

“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天理就是节度,这就是“自有分限”,比如“不以死伤生”就是这个“分限”,所以不可纵情过度。因此在动情的时候,要体察自心,“识得心体”,此时本心明了,天理自在,就不会过度纵情,因为“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我们从王阳明讲的道理上,可以看到什么呢?看到他与常人在这件事的看法上不同。常人看事,而王阳明看心。如果你只知看事,就会越看越苦,越看越痛,自然就会纵情,就会过度;但是王阳明告诉你,那件事是让你痛苦,但是痛苦发自你的内心,所以你还要看心。只要你能看心,你就会感到变化,你的情绪就处于自然之中,自然就不会过度。这时你的心就不会处在情绪的激流中了,而是处于正。

一个人太伤心了,他就把自己也伤了,这个人就垮了。情是最动心的,因此也是最伤人的,切不可过度。王阳明说“此时正宜用功”,就是要让人在这时保持理智,不要乱了方寸。王阳明用这种方式拉陆澄一把,一念醒悟,他就过来了。人都不能失了主,这才是“主一之功”。有主一之功的人,不管碰到什么事,本心都是定的,风浪再大,船都在锚定之中,不会随风浪飘泊。

王阳明是在提醒他,人的正偏,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迷了,就毁灭了;一念醒了,就得救了。有人会问:这个度在哪呢?怎么把握呢?没有外在的标准,度在自己的心里。

学:这一念很重要。人在悲伤的时候,在快乐的时候,甚至在一件小事上,其实都是这一念。所以要在这一念上磨炼,而且需要长期的磨炼。

学: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自杀了,他也不想活了,劝了好久都劝不过来。他就说:我活着的意义已经完全没有了。

程:是啊,人就活在心上,就活在一念上。我们要早点明白自己的心,也要早点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心。不然,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事,会有很多坎过不去。孩子在事上过不去,你在孩子上过不去。不管是什么让你过不去,都是你在心上过不去。所以王阳明讲“此时正宜用功”,没有错,这不是不近人情。因为讲心学,就是要帮助你遇事能过去。如果遇事过不去,那还有什么用呢?所以他说:“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

不要把学问与遇事分开,真正的学问,就要在遇事时讲。《传习录》的这一段,正好就记录了王阳明是如何在学生遇事时讲学的。

你可能觉得王阳明不近人情,人家遇到这么痛苦的事,你还跟他讲什么学问,岂非不合时宜?如果你觉得这是不近人情,你就把学问与遇事分开了,学是学,事是事,那学问也就没有用了,还学它干什么呢?还讲它干什么呢?

心学是要有用的,不然王阳明也不会讲了,也没有人会去学它了。

学:老师讲的这些,我感觉都理解了,很有道理。但我还是想问:我的情感是自然产生的,情绪来的时候,我也控制不住,怎么才能合度呢?老师刚才说,度没有外在标准,度在自己心里,可是我怎么把握呢?

程:对,度没有外在标准,度在心里。所以真正的度,就是正心。怎么把握呢?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呢?我给大家讲一个办法,就是观照。

你说的对,情感是自然产生的,不要压抑,压抑了就不自然了。但是也不要助长,助长了也就不自然了。你知道不要压抑,还要知道不要助长,因为压抑和助长,都是私意。不动私意,那我该怎么办呢?只需观照。

怎么观照呢?在动情的时候,觉察自己的情感,看着动,看着它发生,看着它激动,看着它平静,看着它平息。

你在看着它时,你就不动私意了。什么时候才会动私意呢?就是你看着事,而不是看着心。你想着那件事,越想越难过,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痛苦,越想越悲伤,你就在动私意了。而你在看着心动,看着情绪,而不是看着事,你的心就不动了。所以你能观照情绪,就是正心。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正心。我现在讲的,就是正心的方法。

心为天理所生,所以正心就是天理所在,观照就是天理所用。天理是不生不灭的,而天理之动是自然的,自然感应,自然作息,没有私意。

我的心在感应外事外物时,自然而动,自然生情,这是天理之动;而我观照其动,不动私意,这是天理之在。

《大学》里讲格物、致知,然后就讲诚意、正心。什么是“诚意”?自然动情,不加私意,这就是诚意。什么是“正心”?观照情动,我本不动,这就是正心。


作者程东:现代心学创立者。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潭柘书院大先生。出版《真性论》《明心讲谈》《觉自在》《金刚经谛鉴》《坛经谛义》《心经揭谛》《传习录精讲》《解老子第一章》等专著。

现代心学:是立心为学、认识自己的学问。我是真实存在,我的存在是可以认识的。现代心学是一门新学,通过理解与实证的方式,开启心门,把握规律,悟证本来,解决自我认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破解大惑,真正自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