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软、2晕、3多 脑梗来临的信号别忽视

 地龙889 2019-10-18

脑梗,别再认为这是仅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日前,湖北武汉30岁的唐先生就在4年内遭遇了第2次脑梗,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却留下了肢体无力和吞咽障碍的后遗症。那么,如何有效预防脑梗发生呢?

新闻背景

30岁男子4年两次脑梗

30岁的唐先生是湖北武汉人,是名销售员,平日里喜欢喝各种饮料,几乎不怎么喝白开水。26岁时唐先生就查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医生建议他服药控制,并改变生活习惯,可他认为自己年纪轻,不会有太大问题。没多久,他外出时晕倒在地,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大面积脑梗,因抢救及时,才捡回了一条命。

出院后,唐先生很快忘记了医生的叮嘱,仍高油高盐饮食,喝冰可乐,经常熬夜。日前,唐先生突然感觉左手无力,喝水都无法吞咽,家人发现后,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唐先生是突发脑梗,处于脑干部位的血管堵塞,引起左侧身体无力及吞咽功能障碍。经过及时救治,虽然再次脱离危险,却留下了肢体无力和吞咽障碍的后遗症。

3大行为加速血管堵塞诱发脑梗

“很多人认为脑梗都是老年人的疾病,其实临床上像唐先生这样的年轻患者并不少见。”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蔡志友说,以下三大行为会加速血管堵塞,诱发脑梗。

1.大量吸烟

长期大量吸烟,会加速脑梗的发生。调查显示,吸烟的脑梗患者,比不吸烟的患者,高出了2.5倍。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粥硬化的进程,还会使心跳加快,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增加脑梗风险。

2.长期喝酒

长期大量喝酒,会导致增加脑梗的风险。酒精可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弹性,加速动脉硬化,易造成脑血栓的形成,从而诱发脑梗。并且,酒精可促进脑动脉平滑肌收缩,从而降低脑血流量,增加了脑梗塞的发生率。此外,喝酒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诱发脑梗塞。

3.经常熬夜

长期熬夜,缺少睡眠,也会增加脑梗风险。睡眠少,大脑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导致反应变得迟缓,情绪变得不稳定,不利于预防脑梗。并且,熬夜,还会导致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激素。而激素又会让血管收缩,会阻碍血液流动,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管堵塞,进而诱发脑梗等。

脑梗来临前会“1软2晕3多”

同时,蔡主任指出,脑梗来临前会表现出“1软2晕3多”的症状,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1.软:肢体发软

发软:突然走不动路,拿不住东西,单侧手脚麻木等。这些'变软'的 症状,俗称'偏瘫',是脑梗最常见的前兆表现。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及时就医检查,切莫拖延。

2.晕:头晕、眼晕

头晕:突然间头晕,一过性的,或者是持续头晕,都要高度警惕脑梗。一旦脑部血管堵塞发生脑梗,会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加重的现象。

眼晕:突然间视力模糊,或者一过性的眼前发黑,一般突然发作,持续几分钟,可自行恢复。

3.多:哈欠多、口水多、肢体麻木多

哈欠多:经常哈欠不断,嗜睡,一定要警惕脑梗,临床上约八成脑梗,发病前5-10天,会出现此类情况。 口水多:白天嗜睡,睡觉时还多流口水,查一下脑血管。脑部组织,是调节身体各项机能的,如果脑部细胞受损,肌肉的协调性也会受到影响。一般会表现为,在睡觉的时候单侧

流口水,并且,还会伴随着例如拿东西拿不住,喝水容易呛水等情况。

肢体麻木多:比如脸麻、舌头麻、手脚麻木等,甚至一侧肢体都麻木。手脚无力,提不起重物、或走路没劲等异常现象。

坚持一个好习惯能稳血压

“高血压,不稳定的血压,是导致脑梗的主要因素之一。”蔡主任说,想要稳定血压,首先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慢起床,晚晨练。

清晨,人体的血压易升高,在起床时,更要格外注意。一旦起床过猛,体位瞬间变化过大,则十分容易引起头晕等血压升高。起床时,慢一点,先活动一下手脚,然后在慢慢起身,坐在床边1分钟,然后慢慢起身下床。

清晨,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一个“魔鬼时间”,此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有晨练习惯的人,要注意等到太阳升起后,再外出锻炼,切莫过早晨练。

经常做一组动作强健血管

1.空手抓,可促进血液的循环,促进大脑运动,增加血管的弹性,预防脑血管堵塞。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做30-50下。

2.踝泵练习,可以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3.转动头部,头前俯时,脖子尽量前伸,左右转时,幅度不宜过大,做30个循环即可。

4.活动手腕,刺激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对于通血管、活经络,十分有益。

5.久坐后踮踮脚,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血栓,还可锻炼身体平衡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