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他从而立之年进入不惑之年,工作岗位一再调动,但爱心从未间断。吴江地税的“好先生”于立峰,从十年 前的一次相遇开始,投身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帮助困难群众——
一诺十年 助学至今
作者 蔡铭越
![]() 于立峰今年41岁,盛泽人,现任吴江地方税务局第七税务分局风险 评估一股股长。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在同事的眼里是一个勤勉敬业的好股长,在纳税人眼里是一个真诚、公正
的“服务员”,而生活中的他,还是一个重诺守信、助人为乐的热心人。
“这只是普通人做的普通事”
2007 年的春天,于立峰还是吴江地方税务局第五税务分局的一名管理员,时逢分局参与“春蕾”助学活动。“分局当时挑选了两名最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我就和同事商量,想
借此契机挑选因名额有限尚未在助学计划中的贫困学生,作为个人资助对象,尽一份绵薄之力。”于立峰说,两人为此找到了震泽实验小学的校长,校长得知他们的来意后,欣然应允,并带着两人去了震泽勤幸村小学走访。
那是一个煦暖的午后,于立峰来到了勤幸村小学。学校的教导主任将一名二年级学生带到了于立峰的面前,对这次见面,于立峰记忆犹新:小男孩怯生生地站在老师身后,胖嘟嘟的脸蛋上挂着黑黑的泥痕,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透着一股可爱劲儿。于立峰蹲下身子,拉起了小男孩的手,小男孩的手胖乎乎的,但指甲里全是泥。于立峰把红包塞到小男孩手里,小男孩却连忙把手背到身后,摇了摇头,说:“爷爷说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教导主任笑着帮忙接下了资助款,于立峰被小男孩的纯真所感动,勉励他要好好学习,改变命运。
从那时起,于立峰承诺,男孩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都由他资助。然而,在小男孩结束义务教育继续求学时,于立峰却依旧坚持每年资助他1000元,如今已整整10年。“这只是普通人做的普通事,在他毕业找到工作前,我还会资助下去。”于立峰说。 “只有社会进步,人们才能真 正摆脱贫困”
在于立峰见到小男孩的一个月后, 一位老人带着小男孩来到了吴江地税震泽分局的纳税大厅。由于那天于立峰没有留下姓名和电话,老人也只知道他是税务局的干部,就带着孩子一路从国税找到地税,终于找到了他。老人坐在办公桌旁,和于立峰唠起了家常。原来小
男孩叫金金,老人是金金的爷爷,是个复员军人,在家务农。金金的奶奶卧病在床,爸爸又患有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每个星期都要做透析来维持生命。一家人靠务农和金金的母亲打零工来维持生计,生活很是艰难。
于立峰细细地听着,抚摸着孩子的头,安慰老人说:“别担心,困难总会过去的。您以前参军保家卫国,现在有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手来。”此后每年春节,于立峰都会前往金金家中,送上助学金,关心一家人的生活和金金的学习情况。 2016 年的春节,老人告诉于立峰,近年来,村里的补助很多,复员军人也有补贴,金金的爸爸看病做透析可以去平望的惠民医院,费用很低,日子越来越好过,以后不用再资助他们了。
金金的爷爷虽然这么说,但于立峰却没有停下资助金金的脚步。 “前些年金金的奶奶生了重病,他们一家都没告诉我,还是村里组织捐款,我才知道,捐了些钱。如今金金读完中专要去苏州继续求学,我还会继续资助下去。”于立峰说。 面对一家人的生活变化,于立峰感慨,个人的资助总是微不足道,只有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才能真正摆脱贫困,奔向幸福。“作为一名税务干部,为税收、民生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分内的事,如今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带来了变化和进步,第一次体会到了职业价值,我为自己是吴江地税人而感到骄傲。”于立峰笑着说。
“遵守法律是最大的信用”
说起自己的工作,于立峰正色道:“税务工作要尊重事实,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遵守法律就是最大的信用。” 于立峰主要负责税源管理和纳税评估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在电脑前忙碌。而面对纳税人的咨询,他总是真诚而有耐心地解读纳税条款,全面地告知纳税人享
有的优惠政策和需要履行的纳税义务。 在纳税评估工作中,于立峰不辞辛苦走到基层,一一核对土地房产面积和账目,眼见为实,以法律为准绳,兢兢业业做事。10 年来,于立峰在税务岗位上恪尽职守,在公务员考核中达优秀等次,曾获评“金税三期工程先进个人”,他所在的岗位还连续三年获评 “苏州市税收执法示范岗”。 今年,于立峰因信守诺言、十年不变的爱心助学义举,被评为“吴江好人”。于立峰做事重诺守时,结交了很多热心公益的朋友。 除了一直不忘初心资助金金外,他还参与了“腾讯公益”等公益项目,为贫困孩童、老人捐款; 在一位好友的带领下,于立峰还曾多次参与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的公益活动,并收到了该组织寄来的格桑花种子。“这个种子是一种爱心的传递,就像我资助金金一样,不需要回报,只希望他健康成长,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未来可以继续把爱心传递下去。”于立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