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重点,冠状动脉疾病中的隐匿型心脏病

 明醫 2019-10-22

对于冠状动脉疾病中的隐匿型心脏病,了解这3个重点就够了!


隐匿型冠心病,又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顾名思义,即为无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

Griffiths等[1]研究认为此类患者无心绞痛症状,可能与缺血程度低、未达到引起心绞痛感的阈值、β-内啡肽分泌增加及对缺血的耐受性增强等原因相关。因其发病隐匿、缺乏相应的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察觉,在检查时容易被漏诊,绝大多数患者未能及时得到临床诊断和治疗。

此类患者一旦过度劳累、暴饮暴食、遇寒冷刺激,或是太兴奋,极易让冠心病发作,可致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增加心血管病死亡率,因此被称为最危险的冠心病[2]

现在临床上用于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方法有如心电图(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血清心肌标志物、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静息或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CTA等,但部分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关临床研究样本量亦较少,且目前暂无隐匿型冠心病的相关指南及临床路径,易使隐匿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筛查不够规范标准。

而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9年会上出台的《2019年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为无症状冠心病患者的筛查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下。

1

一般而言,推荐使用SCORE(Systematic COronary Risk Evaluation)等风险评估系统

2

评估是否具有早发CVD家族史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3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踝肱指数(ABI)及颈动脉彩超

4

冠脉CTA、功能成像及运动心电图

5

不推荐使用的检测

学习完毕,接下来就为大家划重点啦!

在隐匿型冠心病的筛查中,

第一要义为风险评估。

如指南推荐的SCORE评分,为心血管危险评估方法之一。它根据年龄、性别、吸烟、收缩压和总胆固醇水平5个因素评估患者未来10年内发生首次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将个体心血管风险分为极高危(10年内心血管死亡危险>10%)、高危(5%-10%)、中危(1%-5%)和低危(<1%)。此外亦可参考以下危险因素:

年龄(>40岁)、性别(男性>女性)、职业(长期从事脑力劳动且缺乏体育锻炼者)、饮食、血脂、血压、血糖、肥胖、吸烟史、家族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

第二,在进行风险评估后,指南建议只有具事故高风险的患者才应考虑进行进一步的非侵入性或侵入性检测,如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踝肱指数(ABI)、颈动脉彩超、冠脉CTA、功能成像及运动心电图等。

其中对于高风险患者推荐使用冠脉CTA或功能成像,对于计划运动但平素缺乏锻炼的患者推荐使用运动心电图。不推荐使用颈动脉超声IMT及循环生物标记物。而对于具有诊断局限性的常规心电图和血清心肌标志物等检查,指南并未提及。

第三,对于患癌或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需行更密集的风险筛查。

专家简介

徐丹苹 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心脏中心,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方向,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首届中国优秀青年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 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心脏康复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 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学技术专项等各级别课题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中文核心,科技核心等文章近40多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5篇,累计影响因子34.8658。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出版学术专著6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2部。执笔完成行业标准或指南专家共识4项,其中主要执笔完成1项行业标准,2项指南专家共识。

参考文献:

[1]Griffiths ME, Malan L, van Rooyen JM, et al. Silent ischemia is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African males: the sympathetic activity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Africans study[J]. Clin Exp Hypertens, 2012,34(5):363-369.

[2]宜华.警惕隐匿型冠心病[J].江苏卫生保健,2016(05):12.

[3]叶海容.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分析与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23):3-6.

[4]吴少麟,王名南,黄德秋,李维星.IMA和cTnI联合检测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3):138-141.

[5]冯少仁,邹卫兵,肖琼,付海洪,王水珠,刘国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隐匿型冠心病与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9):3435-3438.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徐丹苹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