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人会告诉你,喝酒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危害,甚至会让人短命。 但是,事实上,喝酒的人也有长寿的,不喝酒的也有短命的,咋回事?到底喝酒的人和不喝酒的人,谁的寿命更长?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长期喝酒,即便是长期少量的饮酒,对身体也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各种疾病。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喝酒的人就一定会寿命很短。从宏观的角度讲,影响了健康,自然会影响寿命,但凡事都有例外,一些喝酒的人也很长寿,只能说他很幸运,自身的身体条件也很强大,仅此而已。 人的寿命长短,受很多因素影响,单单只是喝酒这一项,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寿命,但不得不承认,喝酒的确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尤其对我们的肝脏损伤巨大。 长期大量饮酒对肝肯定是不好的:长期饮酒指的是每天喝酒,折合酒精量大于40克,超过五年,极易导致酒精肝。大量饮酒是说,两周内摄入酒精量每天大于80克,也能导致酒精肝。 喝酒是怎么损害肝脏健康的呢? 一、勾搭载脂蛋白 肝细胞是合成脂肪的化工车间。合成好的脂肪堆在车间里,载脂蛋白负责把它们搬运到血液小火车上,运往脂肪细胞存贮。 你一喝酒,肝里到处都是乙醛,很快把载脂蛋白结合成乙醛蛋白加合物,就没人把合成的脂肪搬到血液小火车上了。 脂肪积压在肝细胞内,酒精性脂肪肝就形成了。 二、陷害肝细胞 肝细胞膜上也有很多蛋白质,乙醛这货,连肝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不放过,强行和人家结合,又搞出乙醛蛋白加合物。 这下把大白惊着了,“什么鬼,肯定是坏人,干它!”对着这个新变态的乙醛蛋白加合物,大白一阵猛烈攻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好好的肝细胞在战争中死伤无数,肝就这么发炎了,医学上称之为酒精性肝炎。 三、加速肝纤维化 皮肤要是破了个口子,身体会生成纤维组织去进行修复,留下的就是疤痕。疤痕就是纤维组织,结疤的过程就叫纤维化。 肝脏有损伤时,也会造成肝纤维化。乙醛蛋白加合物能加快肝纤维化的进程。 如果肝纤维化继续发展,那结局就是可怕的肝硬化啦。 四、提升肝癌发病率 超过半数的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 日本的研究表明,日本肝癌患者差不多六成是因喝酒诱发的; 我国的统计研究表明:58%的肝癌是喝酒喝出来的。 注意:3种喝酒方式易“短命”,尽量避免 一:左手烟、右手酒 “左手烟、右手酒”已是见怪不怪的事情,虽然这种情况在聚餐上常见,但要知道喝酒时,最好避免吸烟。 因为酒精会扩张血管,吸烟会收缩血管,且溶于酒精的焦油会吸附在消化器官粘膜上,起到双重损害。 二:混着喝 经常有人喝酒,要“全宴”,啤酒、白酒、红酒,甚至洋酒一起来,这样不同酒混在一起喝,虽在表面丰富了,但这样混搭后会增加身体危害。 研究显示,酒精与肝癌关系密切,饮混合酒患肝癌的机会比饮单一酒或不饮酒的几率更高。 各种酒混在一起喝,很容易过量,且很容易产生宿醉。 三:一口闷 很多人在餐桌上喝酒,相互敬酒时都会习惯性的一口一杯,或者对瓶吹,这种喝酒方式会导致酒精快速流入血液中,导致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很容易出现醉酒情况。 喝酒宜慢不宜快,慢慢喝酒,体内有充分的时间将酒精分解掉,也会将肝损伤降到最低。 提醒:喝酒者,谨记“四个多”,肝好人长寿 一:多吃苦 很多苦味食物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秋冬季,常喝酒的人容易肝火旺盛、肝毒淤积,不妨多吃吃苦味食物。 除了苦瓜等食物外,奶汁草根茶、金蓝菊根茶等苦味茶饮,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奶汁草根和金蓝菊根,都是比较苦的,但炒制成茶后,就没那么难入口了,反而有些苦后回甘的茶香。 奶汁草根入肝经,擅长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现代科学证实,奶汁草根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 金蓝菊根对肝脏细胞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明显,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研究表明,金蓝菊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二:多吃酸 多吃酸味有助于养肝。 研究表明,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尤其是酸味的水果。 水果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脂肪在血管壁内的沉积,帮助消化系统消化多余的脂肪,从而减低了肝脏的负担,减少患脂肪肝的概率。 我们常见的酸味水果有橘子、山楂、葡萄等,肝脏不好的人群可以多食用这类水果。 三:多吃绿 中医说:“青色入肝经”,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 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菠菜、蒲公英、青苹果等。 西兰花有护肝的特性,其中含有的植物营养素、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萝卜硫素和吲哚,能综合帮助肝脏化解各类化学毒素和致癌物。 四:多运动 多锻炼也能养肝。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护肝养肝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锻炼可以保持人体肝脏的基本活性,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同时还能促进身体各个器官、部位的相互协调。
|
|